当前位置:

舆评丨高效处置舆情事件,“苏超”作出了正确示范

来源:红网 作者:张瑜 编辑:夏熊飞 2025-07-07 21:10:21
时刻新闻
—分享—

杨笑天.png


文丨张瑜

间隔不到24小时,“苏超”便给出了“罚单”。

7月5日晚19:30,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焦点战——南京队主场迎战苏州队在南京奥体中心火爆开赛。然而,球场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南京队队员杨笑天作出了肘击对手喉部的动作。就在次日下午六点半左右,“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联赛纪律委员会的决定:根据《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纪律准则》第五十六条之规定,对杨笑天处以停赛1场的处罚。

“兵贵神速”,舆情处置亦然。一日之内即通报处罚结果,“苏超”的动作不可谓不迅速。不过,“苏超”对舆情的回应,并不是一直都如此之快。今年5月18日,镇江队19号球员刘丹实施暴力行为,使用过分力量推倒淮安5号球员,而被裁判员出示红牌将其罚令出场。5月21日,“苏超”发布通报,对刘丹作出停赛2场的追加处罚。算下来,耗时至少接近3天。两相对比,不难看出,“苏超”应对舆情的节奏正在加快。

究其原因,恐怕与“苏超”热度持续攀升有关。万众瞩目往往意味着更多打量与压力。赛场上的一个小插曲,如今可能迅速发酵为网络热议的公共事件;官方的一次处置延迟,现在也可能引发舆论的集中放大,甚至演变成对整个联赛公信力的考验。所以,“苏超”方面对待球场风波、舆情关注,势必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主动。

应看到,没有哪个品牌能够完全避免舆情风波的发生。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成熟的应对机制。快速有力的处置不仅能够止损止争,甚至有可能在危机中逆转局面,化险为夷、转危为机。许多时候,起初的不利事件,只要应对得当,反而有机会赢得更多理解与支持,塑造更稳固的品牌形象。此次“苏超”对球员暴力行为的回应与处置,就赢得了网友与媒体的广泛认可,甚至有声音认为,“苏超”不光没有“失分”,反而获得了“加分”。

相反,面对舆情选择回避问题、拖延回应,在被舆论“逼出场”后,又表现出态度暧昧、处理不公、力度不足,只会让原本可控的争议迅速升级、持续发酵。许多舆情之所以最终演变为危机,并非因为事件本身有多严重、无法挽回,而是因为相关方在应对上的迟缓与失措,使公众的不满和质疑不断累积,最终对自身形象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说到底,一个品牌是不是成熟,看的不是出没出问题,而是出了问题以后,怎么应对、怎么回应、怎么修复。在这点上,“苏超”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也作出了一个正确的示范。

来源:红网

作者:张瑜

编辑:夏熊飞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646941/99/151070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