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结合湖湘文化,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赛事。”
“各市州球队属性标签要鲜明,不盲目追求市场化,商业化,走出‘文化+足球’的特色路线。”
“最重要的是回归足球的本质,让球员和观众都感受到球赛带来的激情与快乐。”
“要结合本地元素,打造民众有归属感的球队,发动球迷参与建立湘超各球队的球迷会,积累丰富球迷基础。”
还有网友呼吁“门票价格便宜点”“请高水平的裁判,确保公平,公正”“创新宣传方式,社会化、娱乐化一点,不要搞得太正式了”等。
在“时刻微民意”“湘超”主题微调查中,受访者们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增添“湘超”魅力各抒己见。
“苏超”爆火“出圈”后,属于湖南人自己的足球联赛“湘超”马上就要打响啦,将在九月火热开赛!各市州的“株队友”“岳家军”等已集结完毕,正“蓄势待发”!
调查显示:
超七成受访者期待“湘超”,其中超半数受访者非常期待,表示会时刻关注、主动追踪。近两成受访者不期待“湘超”。
超半数受访者选择支持自己老家或所在城市的球队,28.41%的人没有特别支持的,以欣赏为主。
关于如何增加“湘超”魅力?
深度结合本地景点、美食、非遗文化等特色元素,邀请文体明星、湘籍名人或足球明星等代表性人物助阵,开展征集类、互动类、竞猜类有奖预热活动,策划开展球员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等线下活动,创新赛事项目,增加趣味、降低参与门槛,都是增加“湘超”魅力的好主意。其中选择“深度结合本地特色元素”和“邀请名人助阵”的较多,分别有69.32%和65.91%的受访者。
23.86%受访者认为要策划热点话题、捕捉好故事,加大宣传造势;5.68%的人认为要获得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政策、资源上的大力支持;4.55%的人认为要吸引更多各方资金的支持(商业赞助、专项扶持、社会资本等);9.09%认为要建立政府高度重视、企业支持、市场配合的高效协同闭环;5.68%的人认为要拥有专业、高效、有创意的承办方、赛事运营团队,认为以上都重要、缺一不可的最多,超受访者一半。
智库微建议:
“抄作业”与创新“两手抓”,巧作多元结合“大文章”
要出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尤为重要。“湘超”想要出圈,必须系统性创新。“苏超”吃了城市联赛的螃蟹,“村超”“村BA”则定位于广大乡村,甚至株洲“厂BA”定位于企业之间的赛事。
那么“湘超”则可以注入更多地方元素、湖湘文化,激发本地人的情感共鸣,创新赛事形式,增加趣味竞技与观众互动环节,降低门槛提升参与度,赛前赛中多举行竞猜抽奖等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还可以邀请文体明星、大咖、湘籍名宿等现场助力。
多个爆火的文旅话题背后均有个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尔滨出圈,赶上“冰雪经济”的风;淄博烧烤,与疫情正能量宣传、发展夜经济等有关;“村BA”关联乡村振兴;“苏超”爆火,则契合了全民健康与提振消费的背景。大的主题就像势能,越契合、势能越大,央媒才下场助力。
今年国家大力号召全民运动、健康减肥,也可结合此大主题进行策划宣传,把健康与足球绑定,呼吁更多人参与到足球运动、健康运动中来,与当地文旅、美食、特色习俗等做好结合文章,达到宣传景点、促进消费的效果。
也可以适当制造话题对立、玩梗等来带动线上气氛,策划开展球员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助力线上热度不断上升。
当然赛事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也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有效协同,选择一支高效、专业的团队进行赛事运营,都是赛事成功举办的关键和基础。同时,可以多方寻求资金、政策的扶持,也将助力“湘超”更有“底气”。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智库 实习生 陈虹希
编辑:刘炜翔
本文为红网舆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646942/83/1517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