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再闹笑话啦!使用数据要敬畏常识 避免歧义

来源: 单学刚 作者: 单学刚 编辑:redcloud 2019-06-20 10:07:48
时刻新闻
—分享—

  2019年高考第一天,河南大河网一篇《中牟一考生忘带身份证 交警“飞车”往返70公里帮取回》的报道引起关注。文中提到“这位考生的家距离约35公里”“当考生拿到身份证时离开考仅有15分钟”“一路警笛长鸣,仅用5分钟就走完高速路程,提前5分钟将考生送回”等信息,被网民总结为“5分钟跑35公里,速度超过高铁”。

  无独有偶,在今年5月的某晚报《民警3分钟跑两公里抓获嫌疑人》成了头条标题,2018年某杂志还有《“音响哥”半小时竟能狂奔16公里》的标题,速度也都超过了“世界纪录”。在全民围观的时代,因报道中数据使用而导致的争议屡屡出现,需要引起重视。


  源头把关 敬畏常识

  我们处在一个与数据密切相关的时代,数据能简明地凸显信息的核心内容,在新闻报道和信息通报中恰当引用数据,如时间、人数、价格、速度、高度等,无疑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准确、重要的关键数字的作用甚至能超过大段的文字描述。

  然而,在新闻报道和信息通报中数据一旦出问题,也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与文字可以有多种解释相比,数据问题更加没有辩解的余地,不仅给受众带来困扰,严重的还会直接损害到行政机关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交流分享更加便捷,而且网民对数据类内容高度敏感,一旦数据方面的问题被发现,其往往不会选择直接向发布者反馈,而是利用公共网络平台进行质疑或批评,其他网民随后也会以对公权力或媒体的“放大镜”视角和娱乐化心态进行快速的转发分享,从而造成更加迅速的传播和更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行政机关和新闻媒体在对外报道中使用数据时,要充分意识到这种风险的存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审核把关工作机制,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三审三校”的流程,从源头上尽量防范问题的出现。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不能违背基本常识。对于一些在直观感受上可能存在问题但又无法直接判断真伪的数据,一定要做到“眼勤手勤”,在使用前利用好包括搜索引擎在内的各种工具进行查证。

  事实上,在高度发达的资讯社会,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如前文提到的一些数据,经过简单的搜索就可以发现,2000米的世界纪录是4分44秒,还是在塑胶跑道上,3分钟即使跑完1500米都已经能够超过了世界纪录(3分26秒);而10公里路跑世界纪录是26分钟,如果半个小时能跑16公里,那参加任何世界大赛都能轻松夺冠。所以,根本问题还是发布者有没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


  清晰表达 避免歧义

  还有一些因数据使用引发争议的案例,本质上主要是表达不清晰造成偏差或歧义,从而引发误解。信息发布者不必去苛责读者“吹毛求疵”,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吸取教训,把表述做得更为清晰周全,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

  前文提到的中牟考生忘带身份证一事的报道中,仔细阅读后会发现,原文并非说5分钟跑完35公里全程,而是5分钟走完高速路程,但是,高速路到底是多少公里并没有明确给出,而且文中数据线索过多,很难让读者一下子厘清。当然,拿到身份证时还有15分钟,最后提前5分钟送到,意味着全程35公里只用了10分钟,仍然是非正常的速度,要赢得公众理解仍需要进一步解释。

  这类情况并不罕见。2013年2月,山东潍坊市环保局针对网曝许多企业将污水压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层,直接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回应称“在2月15日至17日的两天内已排查715家企业,暂未发现爆料所称问题”,数据一经公布便引发质疑。其后,针对“两日排查700多家企业”的质疑点,潍坊环保局又称排查活动于12日已经开始,只是到15日才通过文书形式大范围检查。

  面对问题及时回应,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挽回影响,然而回复解释的声音往往没有质疑之声传播更广。形象损耗一旦形成,绝非一下子可以修复,还是要提前防范,慎之又慎才行。

来源: 单学刚

作者: 单学刚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