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槟榔行业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来源:红网舆情 作者:红网舆情 编辑:redcloud 2014-07-15 11:29:5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湖南省槟榔行业迅速发展,槟榔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全省的槟榔销售额更是从2003年的13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超过80亿,预计2016年,我省的槟榔产业产值将达到150亿元。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槟榔生产、食用却没有任何说明和标准,而这导致了槟榔产业争论频发,发展受阻的现状。特别是2013年7月份的“槟榔致癌”风波,更是给该产业带了沉重的打击。以此为拐点,槟榔行业正式进入了舆情危机高发行业。如何有效引导与应对舆情危机,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该行业产业链上下企业主体需要重视的问题。

  针对此,红网舆情中心以一年为周期,对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槟榔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行业舆情热度、舆论环境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参考建议:

  一、转变思维,槟榔行业需做好长期“舆论战”的准备

  二、强化宣传,槟榔行业需抱团成立宣传联盟

  三、改变策略,变“单个硬性传播”为“行业软性宣传”

  四、“曝光”优点,强化舆情对冲机制

  五、增加透明,由“堵”变“疏”一劳永逸

 

  一、舆情热度

  据红网舆情中心监测到的最近一年的数据显示,槟榔及槟榔行业关注度高,“槟榔致癌”话题关注非常高。但具体到各知名槟榔品牌,其网络关注度则不尽人意,非常低。

  (一)总关注度高

  图1 近一年的“槟榔”百度搜索指数

 

  据统计数据,最近一年,以“槟榔”为关键词的搜索量非常高,最高时段7月14日~7月20日的日平均搜索指数达到20333,其它时段的日平均搜索指数也达到3000左右。

  (二)“槟榔致癌”话题受关注

  与此同时,“槟榔致癌”话题在最近一年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其中,相关新闻约1010篇,微博讨论数约29万,论坛、贴吧等发帖41108条,微信信息35986条。从图2“话题热度”看,微博、论坛以及微信等民间舆论场的关注度尤其高。相关新闻信息虽然较少,但其传播力却十分巨大。

  

  图2 近一年的“槟榔致癌”话题热度

 

  下面的关注走势图显示,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网站新闻和微博对“槟榔致癌”的关注走势情况大体一致。2013年7月份,两者都处在关注的最高峰,随后的8月份,关注情况迅速下滑,但仍有较高的关注。此后关注度一致处于平稳的状态。两者走势较为一致的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13年7月份,央视曝光了槟榔含致癌物,网络新闻迅速大规模转载,一时之间引爆网络。随后,微博等民间舆论场才开始展开讨论,且其热烈程度迅速盖过新闻网站的报道。8月份,新闻报道逐渐冷却,微博关注也随之下降。

  

  图3 近一年“槟榔致癌”话题的新闻、微博关注走势

 

  (三)单个品牌热度低

  虽然槟榔及槟榔产业总体关注度高,但具体到各个槟榔品牌,关注度却非常低,如下图4。

  

  图4 近一年各槟榔品牌新闻报道情况

  该图显示了湖南省十大槟榔品牌近一年的新闻报道情况(包括仅提及该品牌名称的新闻),新闻热度最高的皇爷槟榔有75条,最低的仅1条。这种网络新闻热度低的态势不符合遭遇“槟榔致癌”风波后的行业传播要求。同时,这种低热度状况也充分说明了槟榔行业面临的并不是单个的品牌危机,而是遭遇“横扫式”的产业危机。

  自去年央视曝光“槟榔致癌”风波后,槟榔行业遭遇行业危机、诚信危机,仅靠传统的硬广告轰炸式传播品牌已不可取。硬广告作为信度较低的传播形式,在行业诚信危机下,对于品牌美誉度并无益处,知名度越高,口碑或愈加下降。因此,在目前的形式下,整个行业以及各品牌宜选用信度较高的传播形式。新闻报道、科普、公关活动以及公益活动等成为可选之项。

 

  二、舆论环境

  (一)“致癌风波”将槟榔产业拖入舆论漩涡

  早在2003年,人民网就报道了《槟榔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称IARC(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8月7日特别刊物第85卷中,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以后,围绕“槟榔致癌”的新闻报道一直没有停过,但曝光率也相对较低。

  直到2013年,汉森四磨汤被曝光含一级致癌物,使得汉森四磨汤陷入危机,同时也令“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观点广为传播。汉森四磨汤危机以5月31日“两院院士驳‘槟榔入药致癌说’”而告终,认为咀嚼槟榔和药用槟榔应该区别对待,槟榔入药和致癌之间没有关联,以槟榔入药的四磨汤没有违规,应该正常的使用。于是,舆论把枪头瞄向了槟榔。

  2013年7月14日,央视《新闻30分》报道了《湖南:一级致癌物 槟榔被列入黑名单》,并引爆了舆论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仅以“槟榔致癌”为题的相关新闻报道就有300多条,标题中词频最高的为“一级致癌物”。微博舆论场更是讨论热烈,仅7月份,相关讨论就接近20万。@央视新闻 于当天连发的3条微博,转发达到几万条。这些曝光与讨论,以负面为主,使得槟榔产业陷入舆论漩涡。

 

  

  

  图5 2013年7月14日@央视新闻连发三条“槟榔致癌”的微博

 

  (二)舆论战中槟榔行业“败北”

  负面危机爆发后,槟榔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舆情主体显得措手无策,并没有很好的应对和反击。下图显示,7月份,有关槟榔的报道中,负面信息达到了96%,而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各占3%和1%,这些信息以反驳“致癌说”为主,但声音过于微弱,被湮没在新闻媒体和网民的口诛笔伐之中。

  

  图6 2013年7月份有关槟榔的相关报道性质

 

  (三)致癌风波后,舆论修复加强,舆论战渐趋平衡

  舆论风波后,槟榔行业似乎才缓过神,逐步加强舆论修复。围绕行业新标准、槟榔种植农的损失以及“槟榔致癌”无科学依据等,大打“标准牌”、“苦情牌”、“科学牌”, “槟榔只要不和烟放在一起嚼,致癌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此前的舆情危机。但“槟榔致癌”的坚定支持者依然不断发出声音,舆论战双方攻守渐趋平衡。

  而这种“平衡”的状态仅仅是暂时的,一旦媒体放松或加强对槟榔业的“围剿”,则会出现或好或坏的局面。因此,强化舆论修复,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表1 舆论修复中的代表性新闻报道

 

  (四)后“致癌风波”期,舆情次生危机频现

  “致癌风波”后,槟榔行业对舆情危机进行了修复,致癌观点的正反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最终衍生出了次生危机。有媒体报道,槟榔行业面对危机,对媒体界、医学界的相关人进行了“公关”,并爆料如不接受“公关”,将会受到生命的威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加剧了槟榔行业的危机,声誉受到双重打击。另外,有媒体还围绕嚼槟榔的不文明行为等进行了报道曝光。

  自2003年以来,有关“槟榔致癌”的负面舆情就从没间断过,2013年7月仅仅是负面舆情的集中爆发,其后更是爆发了一些次生危机。如果槟榔行业无相关举措,这种负面舆情或将持续下去。

 

  三、舆情建议

  (一)转变思维,槟榔行业需做好长期“舆论战”的准备

  鉴于有关槟榔行业的负面舆情从没有间断过,而且一旦爆发较大的危机,损失非常大。槟榔行业需转变思维,重视舆情监测以及舆情引导和应对,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舆情危机,打好长期的舆论战。而对于此前出现的“买命”等过激行为和传统“公关”方法的传闻,并不利于危机的解决,反而会再生危机。

  (二)强化宣传,槟榔行业需抱团成立宣传联盟

  从2013年7月份的“致癌风波”以及其后的宣传力度来看,正面宣传仍然较弱,特别是网络民间舆论场关注度特别高的情况下,槟榔行业抱团,统一的宣传策划和指挥非常有必要。

  (三)改变策略,变“单个硬性传播”为“行业软性宣传”

  槟榔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竞争充分,各槟榔品牌多以电视广告等硬广告进行传播,在舆论环境较好的时期,这种策略确实很有效。但如今舆论风向已转变,整个槟榔行业面临舆情危机,各企业的策略应从单个的品牌传播转变为整个槟榔行业的舆情修复,以此来挽救行业,并最终挽救企业自身。

  (四)“曝光”优点,强化舆情对冲机制

  当舆情危机爆发后,由于确实“理短”,与其死磕,围堵“致癌”观点,还不如放大正面宣传,“曝光”槟榔的优点,并反复“轰炸”,形成舆情的正负对冲机制。

  (五)增加透明,由“堵”变“疏”一劳永逸

  公关和威胁只能睹一时的嘴,并不能永久性地将槟榔“洗白”,反而会带来更多质疑和真正的谣言,并产生次生危机。近年来,关于槟榔致癌的说法沉沉浮浮,而每次槟榔致癌的说法出现,都会造成槟榔产业的大量损失,“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与其遮遮掩掩,倒不如大大方方公布研究结果,堂堂正正承认。在此基础上,政府强化监管,行业制定“国标”,企业多参与公益活动并加强正面宣传。这样,行业才能一劳永逸,真正走势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红网舆情分析师   白杨波  袁思蕾    舆情编辑  戴必珍   实习生  蒋超

来源:红网舆情

作者:红网舆情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红网舆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2014/07/15/81984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