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这两天,“重庆保时捷女司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舆论纷纷要求深挖一记耳光背后的“猫腻”之际,四川“严书记”的最新消息来了。据央视新闻,8月2日,四川省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受贿案一审宣判,严书记获刑10年。
重庆保时捷女司机
“严书记女儿”事件中的“严书记”你还记得吗?其前妻在微信群里怒怼幼儿园老师:“通知你们集团领导来给我解释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观潮君当时针对舆论反响连发两篇文章《舆论探照下的“严书记女儿”何时杀青?》《严夫人上演“坑夫记”,给领导干部带来哪些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料,“重庆保时捷女司机”再次上演“人在屋中坐,锅从天上来”的“实力坑夫记”。
原四川广安市委副书记“严书记”严春风。
“重庆保时捷女司机”
实力坑夫再上演
7月30日,驾驶保时捷车的女司机李某在重庆渝北区龙盛街口斑马线掉头时,与驾驶奇瑞汽车的男司机杨某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保时捷女扇了杨某一记耳光,又被杨某回打了耳光。该过程被围观群众拍下并发布在网络上,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重庆保时捷女司机”事件于7月31日、8月1日分别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和第二。据红网舆情中心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15时,网上有关“重庆保时捷女司机”的信息共35.9万多条,其中微博30.9万条,新闻客户端25921条,微信9723条,论坛6703条,网站新闻6591条。@人民日报、半月谈、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国青年网、中新网、新京报、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梨视频等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关注。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舆论在声讨的同时,也开始对“保时捷女司机”身份进行追问。“何以如此嚣张?”“有什么背景?”买豪车的钱从何而来?“一记耳光背后有何猫腻?”于是,女车主丈夫的派出所所长身份浮出水面。
8月1日,新京报报道称,一名与保时捷女子李某相识多年的知情人说,其丈夫确为某派出所所长。当天晚上,@重庆发布 回应称,市公安局要求成立调查组,彻查保时捷女车主交通违法及相关情况,依纪依法调查处理。
这剧情,和去年的“严书记女儿”事件是不是非常相似?
从严夫人到童夫人
如有雷同,纯属必然
据重庆警方透露,保时捷女车主丈夫乃渝北区分局石船派出所所长童小华。该事件发生后,已有自媒体“鹤鸣村人”为其作传《童夫人传》,与此前的严夫人同列“坑夫”类人物传记。
两位夫人及其“坑夫事迹”都有何相似之处?
第一,都飞扬跋扈。
这也是引爆舆情的最直接原因。严夫人直接拿“严书记女儿”来恫吓幼儿园老师,童夫人则是开着保时捷车当街扇人耳光。只不过一个是用嘴,一个是动手。据媒体报道,童夫人的嚣张劣迹远不止如此。
澎湃新闻称,“李某脾气火爆,以前也打过人”“李某以前曾打过一名男司机和一名老妇”。红星新闻称,“3年来共计有29条交通违法记录”。
第二,身份普通背后的不普通。
两位夫人的身份都很普通,但其丈夫(前夫)的身份不普通,都是领导干部,都掌管一方权力。“严书记”因“有权任性”而落马,童所长是否有以权谋私、违纪违规行为,官方正在彻查,我们静待调查结果。
观潮君曾在《严夫人上演“坑夫记”,给领导干部带来哪些启示?》一文中写道,领导干部必须管好自己的老婆,管好自己的身边人,但更重要的是要“严以律己、严格用权”。网传童所长“对其老婆比较顺从”“怕她”,如何能管好身边人?
第三,都是在“仇官”“仇富”效应下引发的蝴蝶效应。
两个事件都有很明显的“标签化”话题,比如“严书记女儿”隐含的“官二代”标签,“保时捷女司机”象征着“有钱人”,女司机的嚣张跋扈则让隐藏背后的权力若隐若现、背后的财富为富不仁。在这种标签效应下,即使小如一次微信群里的争吵,一次马路上的争执,即使在涉事双方达成和解,舆论仍然让蝴蝶的娇翅轻微一扇就演变成太平洋上的巨大风暴。观潮君认为,且不论自身是否清白,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当谨言慎行,避免雷人雷语,引火上身。领导干部本质是人民的服务员,作为家属你就不能狐假虎威、任性而为。
第四,这两件事的发展轨迹相同:
当事人的不当言行—引起公愤—网民深扒甚至人肉当事人及其家人—发现背后的官员—官方积极介入调查。观潮君认为,偶然背后有必然,舆情是社会的皮肤,当下舆论场上频频出现的相似事件,必然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某些痼疾。
从“四大名爹”到“坑夫双姝”
有权不可任性
早年间出入互联网的人一定知道“网络四大名爹”,比如“我爸是李刚”曾经沸腾网络。这些事件都有着“官二代”“富二代”的标签,一时都引爆舆论。
进入2019年,历史的飞轮依然演绎着同样的故事,只不过已由“官二代”坑爹变为枕边人坑夫。
观潮君在想,近年来,互联网上类似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互联网的监督力量不容小视,但为何类似“坑爹”“坑夫”的事件却屡屡上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政治清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已经形成,但依然还是接连发生类似事件,值得各级党员干部重视警醒,你的社会关系、你的“朋友圈”都是可能给你带来伤害的重要舆源。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若干场合警示全党的谆谆告诫:
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的讲话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摘自习近平《之江新语》
“过好权力关、亲情关”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其家属,都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若过不了权力这一关,“坑爹”“坑夫”的事件就会不断上演。
不过,可喜的是,在屡次“坑爹”“坑夫”的事件中,我们都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制度的优势。正是网民锲而不舍地监督、追问,正是反腐制度的不断完善,纪委监察委的及时介入,这些“老虎”“苍蝇”立时现形,让民心顺、民众服。
这一次,童所长是否立得住、站得稳,是下一个“严书记”还是身正不怕影子歪,请让“帽子”飞一会儿!
红网时刻特邀作者:观潮的螃蟹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