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究竟是什么心态?

来源:杨蓝 作者:杨蓝 编辑:redcloud 2019-06-24 11:47:5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篇披露年轻人“假精致”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假精致”反映的是年轻人怎样的消费观和人生追求,成为热议的焦点。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6月17日,已有相关网络新闻2237条,APP文章1588篇,微信公众号文章8607篇。


  舆情脉络

  6月8日,微信公众号“半月谈”发布的一篇题为《岁月静好还是一地鸡毛?假精致掩盖下的“分裂人生”》的文章在网络呈刷屏之势。文章指出,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顾自身实际情况,过度追逐所谓的“品质生活”。小家电,非名牌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最终导致钱包被透支,身心被掏空。




  文章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6月9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以《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为题转载该文,再次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随后,《中国青年报》、环球网、《北京日报》等媒体纷纷加入讨论。

  6月11日,《中国教育报》发文指出,“假精致”暴露青少年教育真课题;6月12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精致不是消费主义大潮裹挟下的物质攀比,而是体现在举手投足、气质涵养和内心充盈的一种生活方式。精致首先要真实,才有裨益、才能长久。

  《北京日报》指出,当社交圈子愈发让我们异化为“双面人”,更需自警“真实自我”的价值;当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愈发催生出“月光族”,更需审视“简约适度”的真谛。

  6月13日,《钱江晚报》刊发题为《租江景房、办7张信用卡 装出来的“假精致”暴露虚荣》,通过采访几个认为自己“假精致”的人,呈现他们陷入“假精致”的原因和焦虑。有受访者表示,平时的常态是,一到每月10号的还款日,就东拼西凑地把钱还上,实在不行就换着APP借钱,拆东墙补西墙。下个月,同样的剧情再上演一遍。




  每天,一边在“朋友圈”享受赞美,过着看上去精致的生活,一边又和不断增长的透支数字作斗争。


  舆情反馈

  澎湃新闻:符号消费正改变着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从某种层面上说,为了“精致”而消费,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高的一种表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也高度发达,这使得人们的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多元。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断升级。但很多人透支生活消费,根本上追逐的是只是面子上“精致”。

  消费社会的语境通过赋予商品和消费新的内涵,始终在不断怂恿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换言之,人们对物的消费并不止于“对物的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更多的是在物的象征价值层面,进入“对符号的消费”(品牌、技术为商品带来的价值经常远高于它的真实价值)。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勿被“假精致”掏空自己走进消费误区

  许多人在建构精致的自我形象时,容易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仿佛在告诉人们,开怎样的车才有格调、住怎样的酒店才算轻奢、拎怎样的包包才叫高雅,这样的渲染无疑将所有的“面子”都与“票子”挂了钩。

  但消费水平高能否跟精致划上等号,答案并非如此。有学者指出,文化比收入更能体现阶层的差异。我们对社交、尊严、自我实现的需求,归根结底都是对阶层文化的需求,这或许比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更为重要。被“假精致”掏空自己、祸及家庭、透支未来,事实上是对身份、阶层的刻板印象,是对消费的错误认知。

  桂声时评:“假精致”掏空的不只是年轻人的“钱包”

  “假精致”还掏空了年轻人乃至社会整体对“金钱”的正确理性认识。可是,难道只有年轻人要为“假精致”的生活方式“背锅”吗?恐怕不是这样。个别金融机构不深入调查信用卡申请者的个人财务状况,轻易放行,甚至为了完成业绩还片面宣传诱导年轻人办信用卡;部分中学和大学只注重学业而不重视价值观的培育;部分家长打着“富养”的名义纵容孩子奢侈性消费等。

  对“假精致”的治理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无动于衷。诸如针对金融机构,要通过法律加强监管,迫使他们不能再为了追求业绩而盲目给年轻人发放信用卡。对于学校和家长,则可呼吁他们在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必须尽力引导年轻人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网民观点摘编

  抽取2365条网民评论,通过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观点挖掘系统解析发现,网民关注地最多的地区是北京、上海、广州,关注关键词为“假精致”“贷款”“年轻人”。

  @里见:“假精致”实则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盲目精致,不如先让自己精神世界做到足够精致,外在气质自然也就跟着精致起来了,而不是依靠某些物品为自己增添徒有其表的精致。

  @萱草悠悠:微信“朋友圈”被“假精致”刷屏了,暴露出一些年轻人正陷入盲目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怪圈”。

  @凯旋高歌:“假精致”久了,自我定位容易迷失,找不准人生的方向。

  @涵混路:物质追求也是一种追求,但一定要在能力范围内。

  @又见炊烟起:消费主义盛行,加上一些贷款产品把年轻人当作目标,也是导致他们总是轻易被“种草”,又容易“吃土”的原因。

  @LPC:也应该看到,一些年轻人没有被“假精致”掏空,佛系在年轻人那里也很流行,东西凑合着用,吃饭随便点份外卖就好了。


  舆情点评

  近来,社交媒体上兴起一股“朋友圈”的你和现实中的你之间的照片做对比的游戏,激发了网民众的参与热情。有人指出,过去一些被层层滤镜叠加、精心挑选角度的照片总是让自己焦虑,仿佛全世界的人都过着精致的生活,只有自己最穷。“半月谈”的这篇文章在网络刷屏,再次印证了网络舆论对“假精致”的争议。

  当然,追求有质感的生活十分正常,实现跨越式的消费升级是个人权利,将生活品质跟“精致”对标也无可厚非。从媒体的评论中可以看到,舆论并不是指摘所有的精致都是虚荣,而是批评一些年轻人为了展现个人的某一种形象,超越自我的消费能力,刻意营造出的一种假象。这样的假像一方面可能会让沉溺其中的年轻人陷入消费主义误区,被物欲以及贷款账单所绑架;另一方面还会助推这样的社会风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曾说过,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是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因此,精致不应依靠高消费来实现,而是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是一种严要求、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从媒体的采访中可以看出,那些沉迷“假精致”的年轻人也不是不明白过度消费面临的后果,然而,内心对某种形象的强烈渴望已经压制住了理性,吸引着他们心甘情愿地当一些“种草”博主的“信徒”,不断为一些商业营销所定义的“精致”埋单。

  也有人指出,不能一味地批评年轻人的消费观。他们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大,刚步入社会,收入不足以购买大件商品,比如房子、车子等,因此,购买口红、包包、电子产品等相对低价的非必需品,可以满足强烈的消费欲望,以起到一种安抚作用。与此同时,一些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给年轻人贷款提供了便利,也为消费主义盛行推波助澜。

  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愿意展露出来的面貌也各有不同。但是,被互联网信息环绕的人们也要明白,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惹人艳羡的精美照片,也许只是他人生活的一个切面,背后的故事无人知晓。无需横加指责,更不用因此平添焦虑。精致,没有量化的物质标准,不受限于外部的世俗眼光,而映照着一个人对人生姿态的深刻理解。

来源:杨蓝

作者:杨蓝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