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昆明恶霸”孙小果案舆情研究

来源: 赵思宇 周容 作者: 赵思宇 周容 编辑:redcloud 2019-05-29 16:25:4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近期,媒体曝光云南昆明打掉孙小果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引发关注。孙小果被判死刑却能多次减刑、“离奇”出狱摇身一变成为夜场老板等经历,引发舆论对其“家庭背景”、背后“保护伞”的猜测。官方初期对舆论猜测和追问保持缄默,舆情随后降温。5月12日,媒体起底更多减刑细节,使得该事件彻底引爆舆论。日前,昆明市扫黑办作出回应称已对相关问题开展调查和审查工作。舆论普遍认为,该案已成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标志性案件,官方必须一查到底,依法严惩,方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通过梳理事件经过,分析舆情发酵原因、总结舆情应对经验,并研判后续风险,以供参考。


  舆情事件

  1. 首次爆发:“昆明恶霸”孙小果“被判死刑却未死”等经历引发关注

  4月24日,《昆明日报》报道称,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于4月1日进驻云南以来,昆明市打掉了孙小果、涂力军等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当日,网民“大石头”在云南本地社区网站“彩龙社区”发文起底“中国十大恶人榜首”“昆明恶霸”孙小果人生经历及背景,称其“20年前被判死刑却没死”,成为此次舆情爆发关键。文中称,1994年10月,孙小果因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在监外执行);1998年2月,孙小果因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等数罪被昆明市中院判处死刑,但却没有执行死刑。

  4月26日,《新京报》介入报道该事件。其中提及,网传云南省高院多次改判孙小果,经减刑后孙小果于2012年刑满释放,出狱后成为昆明多家夜店股东。孙小果“离奇”经历使舆论哗然,网民纷纷猜测其背后势力强大,“保护伞”问题严重。澎湃新闻网关联此前昆明政法系统多名官员落马的消息,猜测相关人员接受调查与孙小果案有所牵连。

  另外,孙小果家庭背景也引发舆论诸多揣测。《新京报》援引《南方周末》1998年报道称,孙小果母亲曾在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刑侦队供职,父亲为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有网民猜测孙小果是云南省省委前副书记孙雨亭的孙子。针对这一说法,孙雨亭后代致函云南省委网信办予以澄清。

  此后,由于没有官方信息披露,也没有更多细节曝光,孙小果案相关舆情热度逐渐走低,仅有少数网民仍发布消息追问孙小果案处理情况。

  2. 再度爆发:媒体深挖孙小果减刑依据及背后“保护伞” 舆情热度达到顶峰

  5月12日,《新京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剥洋葱”发布追踪文章,称孙小果多次服刑、减刑经历存在“疑点”,通过公开渠道无法检索到其判决及改判、减刑、出狱文书。有知情人士表示,早在2010年,孙小果就以“李林宸”之名在狱外活动。该报道再次将孙小果案拉入公众视线,多数网民呼吁严查体制内腐败。

  5月15日,澎湃新闻调查了孙小果获减刑原因,称其疑似通过发明一项的名为“联动锁紧式防盗窖井盖”的专利获得减刑,该专利材料由其母亲提供。《南方周末》等文章认为,孙小果生父是其隐秘“后台”,为其提供保护。

  “专利减刑”“保护伞”“神秘背景”等话题推动舆情再度升温,媒体集中展开追问。“#死刑强奸犯狱外变身夜场老总#”“#孙小果疑因发明专利获减刑#”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网民纷纷猜测法院、监狱等部门在服刑人员减刑方面存在黑幕,呼吁严查孙小果的家庭背景。

  3. 官方回应:昆明市扫黑办、全国扫黑办对孙小果案作出回应 舆情总体降温

  5月17日,昆明市扫黑办通过“掌上春城”客户端、微博账号“@昆明发布”等多个渠道,就孙小果案作出回应称,相关部门已对孙小果所涉犯罪、相关判决及刑罚执行等问题开展调查和审查工作,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相关情况将适时向社会公布。通报一定程度上安抚了网民愤怒情绪,多数网民持续呼吁严惩涉案人员以及深挖其背后“保护伞”;部分网民对该回应表示不满,认为通报发布不及时、且无实质内容,追问何时公布调查结果。

  官方回应后,舆情总体呈降温趋势,《新京报》、澎湃新闻、《南方人物周刊》等媒体继续挖掘孙小果家庭背景及生父身份。23日,《云南法制报》1997年刊发的《孙小果父母访谈录》引起热传,舆情出现“翘尾”现象(见下图)。



  (舆情趋势图)


  5月24日,全国扫黑办已将云南昆明孙小果涉黑案列为重点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要求云南省委组织精干力量,依法严惩、深挖彻查到位,把该案办成铁案,中央督导组将适时组织“回头看”。云南省委表示,省市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入调查,依法彻查。对在该案中为孙小果提供保护的国家公职人员,无论涉及到谁,坚决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依纪依规依法严肃处理。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舆论观察

  1. 疑问:减刑依据、家庭背景、背后“保护伞”等问题待解

  舆论对孙小果本人经历、家庭背景等存有诸多疑问,如“@侠岛客”发布微博“十问孙小果案”,围绕其年龄、减刑、家庭以及背后“保护伞”等热点话题提出疑问。梳理舆论对于孙小果案的主要关切,发现热度较高的疑问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孙小果减刑问题之专利是否为“狱外代劳”?多家媒体结合孙小果个人经历、其母代办专利申请等细节分析认为,其发明可能系他人“代劳”。二是孙小果家庭背景如何?是否为其保外就医、改判减刑提供便利?媒体曝光孙小果母亲、继父均为公安系统人员等细节,引发舆论持续追问孙小果父母身份以及是否为其提供便利,当地多名公职人员也被自媒体文章谣传为孙小果生父。三是云南政法系统多名官员落马是否与孙小果案有关?此前云南省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系统多名官员“落马”,舆论对此现象表示关注,《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猜测可能与孙小果案有关。四是孙小果是否通过修改年龄逃避法律惩罚?质疑点在于“孙小果是1975年出生,还是1977年出生”“是否存在轮奸案中更改年龄为‘未成年’而获轻判的情况”等。

  2. 反思:法律滞后、司法瑕疵等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

  孙小果案严重冲击了我国司法公平性,也引发一些媒体的反思和讨论,如聚焦我国在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方面的漏洞以及需要完善的部分。专利减刑制度受到舆论较多批评,有媒体调查显示,确有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有偿为服刑人员提供“专利减刑”服务,且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长江日报》反思专利减刑等规定的现行意义,建议相关部门应当科学研究服刑犯人有条件、能够做成什么,相关政策应立足于呈现出来的现实之上。光明网评论称,查清孙小果案的目的,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此案发现法律和司法过程中的设计瑕疵,检讨容易产生纰漏的关节和节点,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贯彻到每一个个案。

  3. 期待:严查孙小果案是众望所归 应将其办成标志性案件

  昆明扫黑办的回应给舆论服下一剂“定心丸”,舆论对于官方表态表示肯定,但同时对后续调查程序及结果也升起更高期待。《南方都市报》评论认为,昆明扫黑办的回应意味着要揭开盖子的,不仅是“孙小果所涉犯罪、相关判决及刑罚执行等问题”,还有“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另外,舆论普遍认为孙小果案并非个例,而是中央扫黑除恶工作在全国开展过程中的“缩影”。对此,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文称,孙小果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审查,势必打造一个扫黑除恶的“样板间”,成为各地专项斗争开展的对照和参考。


  舆情解析

  孙小果的名字初次曝光于《昆明日报》扫黑除恶工作的正面宣传文章中,因为网民爆料和媒体追踪而引发了负面舆情。初次发酵时虽有许多质疑,但并未大规模扩散,且后续已出现降温态势。但该案性质恶劣、牵扯出多层面的社会问题,加之媒体的再挖掘、再曝光,导致相关舆情在时隔半月后二次爆发,并迅速发酵成全国关注的热点事件。

  01、孙小果案恶劣情节冲击公众认知底线

  孙小果案之所以引起关注,与公众对自身安全和社会安全的担忧不无关系。随着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各类涉黑涉恶犯罪问题陆续被查处,公众对此拍手称快。而此时孙小果的“离奇”经历、恶劣行径及神秘背景经过媒体曝光,不但与主流趋势产生鲜明对比,也屡屡戳中舆论痛点,冲击公众的认知底线。加之该案件历时久远,波及范围广泛,涉及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多个政法部门,一定程度上也动摇了公众对扫黑除恶工作乃至法治建设的信任,社会影响极其严重。

  02、舆情爆发初期疑问未解为二次发酵埋下隐患

  爆料帖文以及媒体报道从一开始就提供诸如孙小果“罪行累累”、“司法程序有问题”等敏感细节,引起了舆论密切关注,但官方未予及时回应和解释。该事件后续再无新信息和细节曝光,舆情热度表面上看是“自我降温”了,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此期间,孙小果相关网络爆料帖仍陆续出现,关于其家庭背景和父母身份的猜测流传较广。可见舆情危机并未得到真正缓解,而是潜伏起来,累积情绪等待再次爆发的时机。半月后,媒体再次披露更多细节,直接催生了更大规模的舆情发酵。

  03、媒体轮番挖掘“爆点”助推舆情高热

  在第二次舆情爆发过程中,发挥主力作用的媒体多为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都市类媒体,例如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媒体的报道手法主要有:一是发布有理有据有“爆点”的内容。针对舆论各类猜测,《新京报》专挖孙小果更换姓名经商等细节,采访专业法律人士分析孙小果刑期,得出其本应在服刑期间却出狱经商等“劲爆”内容;澎湃新闻深挖孙小果减刑话题,查询到其服刑期间发明专利的信息记录,推高“专利减刑”的话题热度。两篇报道获得舆论高度关注和大范围的扩散。二是多渠道集中推送。《新京报》通过其旗下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报道,澎湃新闻在网站发布报道同时在微博设置“#死刑强奸犯狱外变身夜场老总#”等热门话题,多平台集中推送相关信息,形成“信息轰炸”,引发网民讨论,助推舆情热度登顶。三是用贴标签等方式直接刺激公众心理。部分媒体在涉及孙小果的报道标题中使用“死刑强奸犯”“狱中‘发明家’”“夜场‘大李总’”等极具对比性和标签化的称呼,博人眼球同时也冲击了公众朴素的正义观。


  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

  孙小果案已成为当前扫黑除恶的标志性案件,官方回应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公众负面情绪,但后续调查程序涉及政法系统多部门,仍有诸多疑问待解,出现衍生舆情的风险较高。此外,该案引爆舆情有其特质,也为各地政法机关开展相关工作提供警示和借鉴。

  1. 官方声音缺位引发舆论失真 及时表态以正视听

  公众对于案件的获知依赖信息的公开,一旦信息公开不足,公众对事件的“想象认定”就会补位上来。他们通过广泛的评论传播,使得“想象认定”具有更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导致舆论出现失真。孙小果案相关消息自4月被曝光后就引发了舆论高度关注,针对舆论关切,官方最初的“失语”丧失了话语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滋生出许多真假难辨的网络爆料和猜测信息,不但影响着舆论对事件的认知,还对政法系统形象和扫黑除恶效果造成侵蚀。在此类形势严峻的舆情事件中,官方第一时间的发声表态尤为重要,及时介入可以保证官方声音引导主流舆论,破除网络信息占主导的不利局面。此外,直面问题的态度也能为后续工作赢得更多主动性。

  2. 涉及多主体舆情需建立统一的工作机制

  与孙小果案相关的案件前后跨度20余年,涉及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系统多个部门,舆论关注点也相对分散,此时不宜由涉事部门自主回应,“单兵作战”反而会使自身深陷舆情。在众声鼎沸之时,昆明市扫黑办作为统筹扫黑除恶工作的主体,承担起孙小果案的舆情处置主体职责,这有利于统筹舆情工作力量,向关注分散的舆论场作出针对性回应。但公众的高期待也给后续舆情回应和舆论引导等工作带来更大压力。因此,昆明市扫黑办等相关处置部门还需针对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点,围绕“说什么、怎么说、何时说”制定引导方案,及时发布调查进展,稳定舆论情绪。

  3. “旧病灶”遗留隐患 扭转处置态度凸显主动

  正如舆论指出的,孙小果案并非个例,随着各地扫黑除恶工作的展开,一些过去未得到公正处理、甚至存在司法腐败的旧案可能被舆论曝光,对整个政法部门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政法机关如果能够扭转畏缩、多虑的处置态度,一方面在事关自身职责的时候积极介入、主动调查,不因“烫手山芋”畏缩不前,另一方面,秉持依法办理原则,对公众关切的问题深入调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也能将负面舆情转变为凸显政法机关主动作为的正面案例。

  4. 警惕扫黑除恶工作正面宣传 触发负面舆情

  孙小果案最初曝光本是昆明当地作为扫黑除恶工作成果来宣传,但却因媒体的再挖掘而使得舆论风向快速扭转,对政法机关形象造成损耗。在各地扫黑除恶工作进入全面、深入开展阶段,各地宣传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但针对宣传方面可能存在的这类共性问题,各地政法机关还需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风险预判。比如由省级政法机关对基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进行指导规划,结合地方工作特点开展议程设置,扩充宣传渠道,保障主流舆论的话语权;同时完善对宣传内容的审核机制、加强风险预判,对于风险系数较高的案例或者可能引发舆情的报道,提前规划好引导方案,同步宣传工作开展舆论疏解、以案释法等工作,避免正面宣传再次触发负面舆情。

来源: 赵思宇 周容

作者: 赵思宇 周容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