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饶男童被杀:奇怪的共情与舆论的狂欢

来源:雨壳儿 作者:雨壳儿 编辑:redcloud 2019-05-14 10:28:21
时刻新闻
—分享—

  又是一次血腥的杀人事件,又是一次集体的舆论狂欢。

  5月10号上午,江西上饶第五小学的一名男童刘某宸被女同桌的父亲持刀杀害。案发当时,刘某宸所在的三年一班正在上语文课,女童何某璇的父亲王某建冲进班级,刺向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男孩。刘某宸在身中数刀后,不治身亡。

  5月11号,刘某宸的父亲接受了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媒体的采访。根据男童家长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与经过。

  

  5月10号晚

  王某建(何某璇爸爸,女儿随母亲姓)在班群中发送信息,称“女儿从开学到现在每日都被同桌打骂。”




  男童家长(刘某宸爸爸)称是第一次知道此事,并希望第二天在校方的见证下与对方家长见面,解决矛盾。




  班主任当晚打来电话,称何某璇的父亲没办法沟通,存在暴力倾向,劝阻双方家长见面协商。并叮嘱男孩父亲要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

  5月11号上午

  男童父亲送孩子进教室后离校。女童父亲王某建在前往教师办公室后,随即从后门进入教室,将男童杀害。

  事件发展到现在,即便有警方、媒体、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但依旧是疑点重重的罗生门。男孩父亲首先发声,媒体对女孩家长及涉事老师方面的报道语焉不详。在男孩“霸凌”程度未确认、女童父亲精神情况未确定,班主任行为原因未公布的情况下,网民对该事件的评论与“想象”使人惊异。

  冒着被404的风险,知著君想谈谈在网民的舆论狂欢背后,存在着怎样的社会症结?


  1、共情背后的朴素正义感

  先来看一些网民对此事的评论。




  从评论中不难看出,网民对上饶男童被杀事件拥有多样的情绪:恼怒、嘲讽、同情……鲜明的立场隐藏在情绪背后,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对抗。不仅如此,大多表述充满了“画面感”,部分网友将个人生活的经历代入到事件中,自行“补齐”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部分人体现出了这样奇怪的共情能力。他们将自我代入事件中,主动成为了“杀人犯”或“受害者”,因自己与其有类似的经历而“感同身受”。男童被杀,子女曾被霸凌的父母“支持”和理解杀人者。在高材生吴谢宇弑母的案件中,母亲的家庭教育也首当其冲,被认作是儿子犯案的理由。




  这样的共情当然谈不上理性,但却不能由此指责网民道德水平已然全面滑坡。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的朴素正义感,反映的恰好是大家心底朴实而纯真的良善底线与共识。人们对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深恶痛绝,因此会在事件真相还未证实的情况下,就放大男孩刘某宸可能不存在的“恶”。

  还有在江歌案中,江歌生前好友刘鑫反锁房门,阻断了江歌逃生的机会。事后,基于江母苦苦求证的经过和刘鑫回避的态度,人们普遍谴责冷漠的刘鑫。这样的声讨正是因为多数人相信“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正是由于“人心”的主观性,人们看问题当然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客观公正。新闻媒体采访不同群体和个人做出的报道,也自然是带“局限性”的。而媒体的一部分作用是,通过多方报道,使民众了解到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从而帮助民众判断事件真相。不过,在许多类似上饶男童被杀,具有多方博弈的案件中,部分人仍依据主管臆测着急地做出判断。客观报道如此,更不用提那些只追求“10w+”的无良媒体所做的煽情报道,对民众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朴素的正义感背后,极有可能是不自知的“网络暴力”。正如新闻传播学者孙英春所说的那样:“一个不具备约束力的虚拟环境,正在向网络中的道德意识和价值体系发起挑战。”

  2、被忽视的校园霸凌

  在上文中,知著君也提到过,女孩父亲对男孩霸凌的控诉没有被确认。因此,本文不做事实性的推理与评判,只是依据网友的态度,探究民众心理背后社会层面的症结。

  在上饶男童被杀案情被曝光后,舆论短暂地呈现了支持女童父亲一边倒的态势。也有不少人对家长群中“和稀泥”的家长发表了猛烈的攻击。




  人们不可抑制的愤怒正是因为对校园霸凌的恐惧。校园霸凌作为一种暴力事件,不易确认却极易发生。旁观者“重劝说轻解决”“重原因轻后果”,人们普遍存在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漠视心态,严重加剧了校园霸凌对孩子与家长的伤害,使校园暴力迅速蔓延……

  另外,人们的恐惧常常来自于部分教师对校园霸凌的忽视。教师离可能发生的霸凌现场最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愿或不想面对孩子们的”恶“,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家长普遍将教师”神化“,认为其会尽量承担孩子的一切教育责任。


  

  (男童家长怀疑杀人者对儿子的控诉,认为如果孩子存在长时间的矛盾,自己会更早知情)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十个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学生,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在世界范围内,调查显示,每年全球有2.43亿的学生,遭受过校园霸凌,大约占学生总数的32.5%,然而30%的学生都选择了沉默。

  不仅如此,当校园霸凌遇上网络暴力,起步于校园的暴力事件会被迅速传播,对受害者的“恶”也随之而来。校园霸凌的受害者王晶晶在脱口秀《和陌生人说话》中,还原了自己高中时被霸凌的经历,以及自己十几年来纠结、惊慌与无奈的心路历程。

  霸凌的恐怖之处在于营造了一个暴力的氛围,让受害者生活在备受歧视的世界中。人们对霸凌事件冷眼旁观的纵容使歧视加倍,使受害者将过错归咎于自身,让他们寻找不到自我救赎的路。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建立防霸凌体系。其中,日本在学校内部建有“Peer Support”(同伴支持)和“CAP”(预防学生攻击计划)。

  而聚焦到上饶男童被杀案件,正是国内普遍存在对校园霸凌的无力感,导致了“受害者有罪”论的放大。



  (事发后,上饶五小加强了安保)


  当热点事件发生,利益各方的抗衡、复杂曲折的真相,媒体参差不齐的报道都在混淆人们的视听。而社会问题的症结,一定隐藏在纷乱的信息背后。为此,需要理性的你我,去对抗杂乱,共同找寻。

来源:雨壳儿

作者:雨壳儿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