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类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探索

来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作者: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编辑:redcloud 2019-03-18 09:31:50
时刻新闻
—分享—
阅读背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做好科技工作做了系统阐述,引发代表委员的关注,科技工作成为舆论瞩目的热点领域之一。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2018年涉及科技部的相关报道总量达1329245篇,较2017年增加33%,特别是10月后,人工智能、“双创周”、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等,使科技舆情持续升温,建立并完善科技类舆情风险评估(舆评)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No.01

  科技舆情的主要风险来源

  涉及科技工作的舆情热点中,可能出现风险的类别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政策出台引发的误解误读。2018年以来,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等。这类政策文件对科技工作人员和相关从业者而言非常重要,一旦出现被误解误读和片面领会的情况,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其二,科技领域重大会议活动聚焦引发的话题。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等国家级重大会议外,全国各地与科技相关的活动也日趋增多,如北京的世界机器人大会、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上海的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浦江创新论坛,天津的世界智能大会,重庆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等。这些会议涉及的专家、企业和产品多,会期媒体聚焦度高,容易因各类突发的事件或细节问题而引发关注和争议,甚至炒成热点,需要时时留心。

  其三,科研活动本身的争议。近年来,我国科研事业稳步发展,科研活动和成果引发关注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争议。如2018年11月,贺建奎团队的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出生就引发了关于科学伦理的巨大争议,成为全国性舆论热点。2018年10月,科技部对华大基因(华大科技)等单位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做出处罚,这是首度公开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行政处罚,该文件引发关于基因大数据安全性的忧虑。此外,外媒传中国天宫一号将失控撞地球,科学网发布报道《气象学家实名批“天河工程”不顾质疑仓促上马》等也引起热议。此类话题虽始于专业性很强的科技问题,但往往在传播中容易被演绎成社会问题,从而引来更广泛的参与。

  其四,关于科研人员的相关问题,主要涉及待遇和学术不端等话题。2018年曾有报道说贵州“中国天眼”10万元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引发关于科研人员待遇的讨论。关于学术作假,违背科学精神、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问题也时有出现,这方面话题容易和道德问题捆绑,从而激起比较强烈的反弹,并有出现连锁反应和次生舆情的可能性。


  No.02

  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步骤和难点

  从几类话题归纳可以看出,涉及科技领域的舆情风险来源非常多元,开展好舆评工作,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关切,把握民意走向,评估相关工作所面临的舆情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化解方案,在源头上加强管理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做好科技类舆评工作,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

  应该结合各个部门自身和外部力量组建核心工作团队和外围专家团队,为舆情工作开展做好人力准备;

  随时根据工作需要对各类可能存在风险的内容进行事前的风险测量,就如同体检一样,及早捕捉到苗头和动向,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制定分级分类的预警和响应标准,以及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和预案口径集。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各类网络舆情的监测,提高处置和引导技能,强化正面宣传和引导能力,讲好故事,引领议题,整合媒体和网络资源,有效传播,消除或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转变只重视事后“灭火”而轻视事前“防火”的传统工作思维,要运用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立运算模型,推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化,这样才能使得舆情体系真正具备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来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作者: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