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银行舆情
(一)总体舆情评估
据红网舆情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7月5日——7月11日期间,长沙银行整体舆情平稳,网媒报道持续上一周期的主题进行宣传,主要有:便民服务、理财产品等,其中《长沙银行助推首届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银行卡收藏升温30岁“金珠海”身价30万》、《全民一分购掌钱掀起百分百惠用户高潮》备受网友关注,负面话题本周期内较少,未出现较大负面舆情。监测周期内,涉及长沙银行的报道还有:《湘乡金融业再添生力军:长沙银行湘乡支行开业》、《长沙银行2014年金芙蓉人民币理财产品“长鑫32号”A款预期收益率5.5%》、《娄底市第三届社区文化节走进新化“大汉龙城”专场协调会召开》。本监测周期内信息总量及关注度有个较大幅度的降幅,论坛、微博、博客、境外信息总量变化不大。
(媒体关注度对比分析图表单位/条)
(二)热点舆情事件
本监测周期内,国内民众的关注焦点在中行“洗钱门”事件上,截止目前,此话题已被网络媒体报道转载1190次,微博转发评论48918条。
事件概要
7月9日,央视一则长达20分钟的专题新闻报导将中国银行助客户洗钱的内幕公之于众,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报道中提到,中行通过一项名为“优汇通”的业务,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为由头,绕开国家外管局监管,协助客户洗钱,进行境外投资移民,相关做法涉嫌造假洗黑钱。
官方回应
第一次回应:7月9日16时50分左右,中国银行通过官网和微博对上述报道进行回应。中国银行坚称,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
不过,半小时后,将原发布的说明从中行官网撤出,相关微博也被删除。
第二次回应:7月9日晚21时左右,中国银行官网和微博再次发布新的“关于优汇通业务的说明”。在此则说明中,中国银行做了三处改动,闭口不谈中央电视台和监管部门。
第三次回应:在央视新闻中出镜的两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二人均表示央视播出的视频对其观点断章取义,并附带声明。
第四次回应:7月10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昨天刚刚发生,时间不够,需要花点时间弄清楚事情,所以今天做不了太多回答”。
评论员观点
1.《中国反洗钱为何这么难?》来源:新浪专栏
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处罚都是因为发生了洗钱案件,也不是合法的业务不能被作为洗钱工具。换言之,所有的金融产品都能被作为洗钱工具,但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会明目张胆的开展洗钱的业务。作为一家有份量的媒体,不应该给普通民众造成这样的误解。
其次,作为一家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金融机构,事件发生后尚不能认清业务中确实存有漏洞与风险,全盘否认,认为自己无过错,洗钱风险只字未提,以业务经过批准就一笔带过,置反洗钱工作要求于何地?
反洗钱工作是金融机构最难做的工作之一,难度超过风险管理工作。其原因主要为三点:一、所有金融产品都可能被作为洗钱工具,越是创新型业务越是如此;二、反洗钱工作是一项纯粹的增加成本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创造利润;三、反洗钱工作需要极专业的人力与极丰富的经验。
2.《央视中行“洗钱”报道错在哪里?》来源:财新网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孰先孰后的争议一直存在。甚至连人民币资本项下是否要自由兑换,也始终存在不同意见,但这大多是认识水平不同、分析问题角度不同造成的,有弥合和达成共识的空间。人民币可兑换的努力其实现在已经做了至少60%。最后还有两关需要过,一是允许外国资本投资国内资本市场;二是允许个人跨境投资。前者需配合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这里暂不展开分析;对于后者而言,于中国居民是好事,与制度建设也是进步,优汇通正是这样的一个产品,推进了人民币跨境流动“由公到私”的进程,服务于国民的正常需求,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合理。
网友态度
1.愤怒
网友“sxb11185”:我还把中国银行看成是祖国的一扇大门,没想到这扇门早就坏了!我还纳闷成千上百万甚至上亿的黑金是怎么就轻易流走了,明白了,有汉奸啊。
网友“菩萨三只眼”:强烈要求严查央行!完全不能忍!
网友“szyjxie”:目前国内的反洗钱很多情况都是在做表面文章,企业为了短期利润不把风控当回事,监管部门只想坐办公室等下班,这样的反洗钱无非就是表面纸上太平,实际暗涌不断。
2.调侃
网易广东省中山市网友:哈哈!钱原来就是这样进进出出的,黑钱一洗就白了,中国银行你太厉害了……普通百姓对你只有仰视的份。
网友“高天上流云”:一个国有大行半公开地干着洗钱的勾当,无语啊无语。
3.质问
网友“LY49943788”:是胆太大,还是灯下黑?
网易河南省新乡市网友:中国现在咋这样啊!大银行都这样搞了……胆子谁给的呢???
4.理性看待
网友“爱尚SAFARI”:‘做人不要太CCTV’!无冕之王的专业水平向来为人诟病,而通过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歪曲观点来证实自己臆断的娴熟手法则反映了央视新闻操作规范的缺失,对媒体公信力的漠视,只因早已习惯了挟央字之威肆意棒喝捧杀。《央视中行“洗钱”报道错在哪里?》这篇文章推荐阅读!
(三)重点舆情
这一监测周期内,金融反腐初有成效,先后被媒体曝光下马的有广东省金融办原副主任李若虹、内蒙古银行原董事长杨成林、平安银行宁波分行营业部原总经理陈渊等,据坊间猜测,目前热门的中行“洗钱门”事件也有可能是查中行高管腐败释放的信号,预计今后金融业界的规则实施及监管会越来越严苛。
支行长密集“出事”(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期,支行长们密集“出事”。
6月15日,原北京农商行平谷支行行长韩立峰,因多次收受房地产公司贿赂共1300多万元,被北京二中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
6月13日,建行浙江绍兴城西支行行长陈惠君,涉嫌非法集资3亿元被警方“控制”。建行称其在被捕前的5月13日已提交辞呈,并获批准。
6月11日,安徽阜阳银行一支行副行长坠楼身亡,警方认定自杀但原因尚在调查中。
更早前,原工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长吴越,曾收受温州商人林春平的好处,帮林贷款“方便”,搭干股分红32万元。后因林春平“收购美国大西洋[1.44%资金研报]银行”谎言被拆穿,东窗事发,吴越被判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各大商业银行长沙分行这一周期内的主要动态有:《光大银行长沙分行零售宣传走进社区》、《建行长沙天心支行加强联动改进作风提升素质》、《华融湘江银行长沙分行助力浏阳花炮产业发展》、《民生银行长沙芙蓉广场支行开展“乐享世界杯”社区活动》等。
二、业内热点舆情
1.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坐火箭”:13年间最高涨20倍
时间:7月5日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转载:6次
摘要:从1991年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发展A,到刚刚披露招股书申报稿的11家城商行、农商行,银行业规模越来越大,银行高管们的薪水也随之水涨船高。....【详细】
2.平安银行原营业部总经理涉违法圈钱高达数亿
时间:7月7日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转载:13次
摘要:宁波市江东区江东北路金融大厦9楼是平安银行[0.10%资金研报]宁波分行营业部的办公地。其中的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正处于一起诈骗案的漩涡之中,据债权人称,该办公室现在已被平安银行关闭。过去三四年以来,在这间办公室里,平安银行宁波分行营业部原总经理陈渊与许多人签下了借款、担保合同或出具借条。她以个人名义向自然人和企业借高利贷,然后再借给一些企业或个人..【详细】
3.民资扎堆申办银行现恶性竞争炒作概念短视逐利
时间:7月8日来源:人民网海南-财经消费转载:44次
摘要:《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个参股企业和相关试点银行了解到,“民字号”银行目前已初现多元化发展方向、路径广受民营资本认可。但与此同时,短期利率上行、资本概念炒作及市场化“兜底”不完善等新风险也在加剧。“尝试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新政落地中,风险保障机制先行、建立差异化监管体系已成多方呼声.....【详细】
4.葡萄牙最大上市银行爆财务危机引欧洲市场恐慌
时间:7月10日来源:华尔街见闻转载:7次
摘要:周四,出于对葡萄牙最大银行之一BancoEspíritoSanto财务状况的担忧,欧洲股市惊现抛售潮,欧元区外围国家市场波动。受避险需求影响,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17%,创历史新低..【详细】
5.上海银行高管“钱多人少”业务曾阶段性停滞
时间:7月11日来源:中国经济网转载:24次
摘要:已经四度延迟A股上市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银行”)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于近期披露了招股说明书。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高管薪酬这一关键数据并没有详细说明,颇让人不解。另外,也有媒体质疑总行多个部门人才紧缺的问题。对此,中国经济网致电上海银行,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详细】
来源:朱梦洁
作者:朱梦洁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