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兆呈:“归来”的断层

来源:周兆呈 作者:周兆呈 编辑:redcloud 2014-06-16 13:26:28
时刻新闻
—分享—

  

    《归来》中记述过去的右派归来而人事皆非,试图用各种方法找寻妻子心因性失忆的原因和解救方法,看电影的观众却应该有着当下的警醒意识,即避免过去制度中那些剥夺个性、扭曲性格的力量“归来”而不自知。

  “在这里铁石心肠是正常的心肠”。

  这是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里的一句话,说的是1960年代的中国劳改农场。不过,在那个年代,这种形容并不局限在农场,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至上、政治高压围绕,随时可能举报别人,也随时可能被别人举报,铁石心肠既是伤害别人的锐器,也是自保求生的盔甲。

  那段记忆,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烙印在身体和心灵上的永恒伤疤。印痕犹在,直接的痛楚虽经时间打磨,终究难以磨灭。很多人讲起那个时代,心情平静、语气和缓,是一种坦然,一种个体已经抽离过去的欣然,“那个时候啊……”。因为现今的经济繁荣、个性解放,后辈们如何理解这段并不遥远、却反差极大的政治生活场景?

  张艺谋根据《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5月16日起在中国大陆及新加坡上映以来,影院里观众也给出了不一样的反应,有人不笑不哭,有人从头笑到尾,有人又哭又笑。在电影里看到的,只是一个三口之家在浩劫中的残酷境遇,以相当多的留白停驻在观影者内心,穿越历史,渗透记忆。面对咫尺天涯却再也记不起爱人熟悉面容的情何以堪,归来却“焉识”?片名、人名已然道尽怎么相识、如何相认的慨叹,放置在丰富而细致的时代底色里,尽是社会的悲怆与人生的苍凉。电影院里的怆然泪下,是许久不见的真实,“陆焉识”的家庭故事唤起的是体制对个人压迫最直接最令人痛苦的情感。

  当然,和严歌苓的原著相比,电影演绎的只是一个“生死离别,旷世之恋”的故事而已。影片抽掉了陆焉识之所以成为劳改20年右派知识分子的前半生传奇,只截取小说最后一部分,用浓缩的核心情节涵盖大背景的精简。这是张艺谋的聪明处,放弃直面文革的宏大主题,以一种有意识做减法的态度,从微末的生活细节里,提取得而复失、纠缠推进的情感要素,于隐忍而发的张力之中,提炼成一出制度弄人的家国悲剧。

  电影里一片接一片专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灰色调,构成了一个民族不堪回首的黑暗底色。在革命的名义或压力下,女儿告发父亲、母亲赶走女儿、夫妻相见不相认,强势对弱者的欺凌,欺人者终逃不过可悲下场。《归来》是一部花心思之作,从楼梯口脚踏车的排列到纺织女工的宿舍,从火车站到天桥上密集仓皇的人群,从音乐主旋律到芭蕾舞样板戏……在一切都被扭曲的时代,在所有正义的面孔和利益的说辞中,太多的恐惧、压抑、不自由、伤害,盘旋在每个中国家庭之上,久久不散。

  表面上电影着意呈现的是一出精心包装的情感悲剧,深掘制度之险、人性之恶、悲剧之源,看起来并不是电影的首要考量,但观后的震撼却直指时代操弄,达致影片的终极目的。以至于中共的《党建网》刊发批判文章,称《归来》以揭露的名义渲染丑恶摧毁主流价值,“可以确凿地说,《归来》就是中国版的《悔悟》,它的公映是西方吹响摧垮中共意识形态的结集号!”

  电影本身对未曾经历过的人来说或许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但还是有观众对比小说之后,发现电影赋予太多的美化或忽略时代的凶险,批评其避重就轻的意图和情节选取。这或许是编导对市场的考量及其对观众心理计算的结果,拍成电影,收获票房,将过去的苦难和记忆制造成为一种观赏和消费。与此同时也让人反思:所有关于时代的伤痛历史,如何去追溯,如何去表达,又如何让身处现实环境中的人苦笑、哭泣、理解和思考。

  对今日的中国80后、90后来说,郭敬明的《小时代》是他们的集体图腾;60后、70后在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找寻共同记忆,而《归来》可以算得上是40后、50后的沧桑回首。在某种程度上,电影一方面建构选择性记忆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反映出记忆缺失的年代断层。《归来》中记述过去的右派归来而人事皆非,试图用各种方法找寻妻子心因性失忆的原因和解救方法,看电影的观众却应该有着当下的警醒意识,即避免过去制度中那些剥夺个性、扭曲性格的力量“归来”而不自知。这种归来未必是集体性的回归,却可能因为成长背景、思维体系、话语灌输而延续在一批人的内心、甚至内化,或在不经意之间,或是习惯性采取过去的思维套路,直接影响了当下政策或社会行为。

  当下中国的故事一直都在不断书写之中。民众的言说平台、表达方式与空间,在获得空前拓展的时候却仍饱受束缚。人们对体制极度关注,因为体制力量仍然强大到足以摧毁个体的显现。人们无法忘记陆焉识们在文革年代、动荡格局下的表情和遭遇,那是一个时代一种制度的深沉注解,这是电影的平淡风格不能将之抹掉的。

  这样一部反思的电影,已经无法再引起中国全民族的集体震撼,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变迁、时间的磨蚀、思想的多元,另一方面的肇因则是记忆缺失,由于之前的知识体系和情感联系并未在年轻一代中建立完整的连接,难免出现有人以喜剧欢乐的方式看待过去荒诞的情节,无法产生感同身受的理解。

  这种在中国本国缺失的记忆,在外部世界却可能没有断层,一直存在于他人对中国形成的观感之中。由于中国自身并没有在制度和社会心理上进行整体的切割和反省,也就无法完全告别过去,并因此获得外界的充分理解和尊重,难免成为当下外界看待中国事务的包袱,因而一直影响着对中国的印象。而在看待和分析外部世界与中国的交往与关系时,除了现实的政治角力、经贸因素之外,此类在文化心理层面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来源:周兆呈

作者:周兆呈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