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近年全国性侵儿童事件舆情专项报告

来源:周旭 作者:周旭 编辑:redcloud 2013-06-05 15:12:28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多起儿童遭性侵的案件,个别地区的性侵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强调,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五月份作为性侵儿童事件的突发月份,引起了相关媒体和网友的热烈讨论,舆情态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酵后爆发出来,大部分网友对于这类事件感到愤怒。

  一、事件详情

  2013年5月29日,桐柏县黄岗镇村级小学教师杨士付自2012年春天以来,杨士付在任教期间,借课间检查作业之机,先后对多名女生实施猥亵。

  2013年5月27日,深圳市南山区弘基学校二年级老师吴某曾利用午休时间或周五放学后对学生进行猥亵。

  2013年5月27日,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南岗镇河西希望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被刑拘,并承认性侵犯罪事实。

  2013年5月26日,湖南嘉禾县普满中心小学一数学老师先后对6名学生进行猥亵,年龄最大的9岁,最小的仅7岁。

  2013年5月22日,广东雷州某小学校长郑某以辅导课程等为借口,将该校六年级两名女生多次诱骗至学校宿舍实施强奸。

  2013年5月21日,泉州5岁女童工地内玩耍遭强奸。

  2013年5月16日,安徽潜山县某小学的校长杨某,在长达12年的时间中先后对9名女童实施性侵。

  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一起当地小学校长和房管局工作人员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

  2013年5月,四川渠县档案局办公室主任易晓刚对一名7岁女孩进行性侵。

  2013年4月,甘肃原兰州城关分局某派出所副所长胡某,通过一女皮条客嫖宿数10名幼女,年龄最小12岁;

  2013年3月,广西全州县原东山乡派出所所长吕宏,以“破处”的名义涉嫌强奸13岁中学生;

  2012年6月,甘肃省陇西县乡村教师刘军红,从2011年9月开始先后多次强奸、猥亵小学生数量多达8名,其中5名女学生被强奸,3名女学生遭到猥亵,年龄最小的仅10岁,年龄最大的也只有13岁。

  2012年8月,福建霞浦县松城街道办事处原党政办主任游某,涉嫌强奸13岁中学学生;

  2012年5月,河南永城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李新功,涉嫌强奸未成年女性10余名;

  2011年11月,陕西略阳县4名村镇干部酒后轮奸12岁女生。

  2009年4月,浙江丽水官方涉嫌强奸19名初中生,

  2008年8月,贵州遵义习水县5名公职人员涉嫌嫖宿幼女。

  2007年11月,贵州两教师强迫18中小学生“卖处”。

  二、特点分析

  在性侵女童案屡屡被曝光的背景下,保护儿童的话题引发关注。新京报联合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发起“全国儿童性安全知识教育状况调查”。调查显示,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教育仍有很大缺位,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

  特点:

  1、儿童性侵案呈上升趋势

  朝阳法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审结猥亵儿童案件47件,2007年为3件,占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案件比例为4.1%,而到了2012年这个比例升为14.5%。10岁以下儿童受猥亵侵害几率明显较高,占80.9%。其中最小的被害人仅3岁。两成被害人受2次以上侵害。丰台法院从2009年至2011年,该院共审理28件案件涉及被害人42名,虽然年龄都集中在10-13岁之间,但3-5岁的儿童也多达8名。调查中,仅有42.8%的家长表示,如果孩子遭受性侵会选择报警。18.2%的家长选择带孩子远离现在的朋友圈,不让人知道。

  2、被害人年龄呈现低龄化

  2010年以来,西城检察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案件22件,被害人27名。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被害人总数的62.9%,其中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共11名。被强奸或猥亵两次以上的未成年人10名,占被害人总数的37%。

  3、受害次数高频化的特点

  在这些性侵儿童案件中,施暴人或者为儿童的邻居,或者为儿童的亲戚,因为是熟人,无论是家长和儿童,对这些人的防范意识都很薄弱,使得这些人很容易对儿童进行伤害。而除了熟人作案,发案长是性侵儿童案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一些性侵儿童案中,最长的揭发时间用时20年,揭发用时超过10年的就有4起。这些揭发时间较长的案件中,有些被害人一直都没有报案,直至案件被其他人发现告发。

  4、作案人员呈现出高龄化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曾经对2006年至2008年的340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时得出的结论与此比较相近。在340个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占到了68%。《法制晚报》调查发现,性侵案中8成为熟人作案,其中公职人员占45%,年龄超43岁者近7成,施暴者的双重人格现象严重。统计2005年以来有影响的40起儿童性侵害案件时,发现国家公职人员(包括政府官员、司法干部、教师以及县人大代表等)参与的案件有18件,约占到统计案件总量的45%。

  5、留守儿童成为主要对象

  农村强奸案件被侵害对象多半为未成年学生和留守儿童。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法院通过对今年审理的强奸、猥亵妇女案件梳理分析发现,强奸案件高发地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并且多为熟人之间作案,其中有超过一半的被侵害对象为留守儿童。2012年1月至10月,在泗洪县法院审理的42件强奸、猥亵妇女案件中,发生在农村的共25起,占总数的59.5%,其中,受害人为农村留守儿童的22件,占总数的52.3%。

  三、相关评论

  熊丙奇认为,类似案件一旦发生就应移交司法处理,这是原则问题。但目前很多都是行政处理,也就是说当成内部问题来解决。而目前很多类似丑闻都是不了了之,并没有走到法律程序。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落实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完善法规。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游伟认为,提高防范意识,增加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率和惩罚率,远远要比单纯的重刑威慑成效要更为显著,我们更应该在这些方面多进行研究,寻求更为有效的控制犯罪的对策。

  《晶报》评论指出,固然,我们需要从法律、从权力的角度,去审视那许多公职人员施暴的事件,但除此之外,我们同样应当正视那些公职人员真实的动机,以及它所体现的某种“糟粕文化”。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反思,这样一种文化的沉渣泛起,到底源于一种什么样的现实机制,什么样的客观环境,什么样的迷信心理。

  @暖暖的春天: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早就应该提倡防止儿童性侵害,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关注儿童健康。

媒体评论列表

  四、官方回应

  习近平同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强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习近平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老师、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责任。少先队组织要更好地为少年儿童服务。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详情]

  

教育部:坚决清除性侵学生教师

  针对最近海南等地出现数起教师强奸猥亵学生的恶性犯罪案件,教育部昨日表示,有关案件发生后,教育部第一时间要求有关地方教育部门立即查清事实,坚决果断把违法犯罪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并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打击,绝不手软姑息。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受害学生的安抚工作,保护好受害学生的隐私。[详情]

  

最高法院公布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典型案例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29日公布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典型案例,以打击震慑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与防范保护意识。

  这三起典型案例分别是:鲍某某利用教师身份强奸、猥亵儿童案、李艳勤借“教育”之名打骂虐待继女故意伤害案和邓家文组织指使未成年人入户盗窃案。[详情]

  五、舆情点评

  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校长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事件开始,短短的20天时间内爆出8起相关事件,形成了一场舆论的漩涡。舆论除了谴责施害者的无德以外,还把相关监管执法部门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而使得官方部门面临着重大的舆论压力。虽然最高法院、教育部对于这类事件表示严厉的审判和制裁,但是仍然免除不了积压在民众心中的怒火。

  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大量孩子遭到性侵害,在一些国家,这一比例更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国内再而三的爆出相关问题,一部分在于司法制度的不健全,大部分问题还存在于社会当中。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使得我国的女性一直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对于性观念的隐蔽性使得性侵问题出现后部分家长保持沉默状态,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使得他们不会把这类事情上升为法律途径,以免对于自己和孩子的名声造成更大的伤害。此外,权力的滥用和法律意识的淡漠,也导致性侵未成年人丑闻不时发生。

  这一系列的事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思想的转变。未成年儿童从小都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者,也应该从小告诉孩子学会自我保护,面对于陌生人的诱惑应该提高警惕性。另外,从性侵儿童事件的相关事件中可以发现施害者大多数为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因此要警惕身体道德品行低的人进入儿童的生活圈子。法律意识的缺失以及司法体制的不健全导致部分的施害者有机可乘,在面对舆论压力下,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特别是对于公职人员犯罪应该给予更加严厉的制裁。

  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往的悲剧一再证明:再严密的法律也可能百密一疏,再完整的教育也无法面面俱到,只有各行各业都从细微处入手,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才能为他们构筑一堵安全的防护墙。让天真无邪的儿童受到侵害,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更是全人类的耻辱。面对性侵儿童这一公害,我们需时时保持高度警惕,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惩防结合,让天下的儿童都拥有一个充满欢乐的童年。

来源:周旭

作者:周旭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