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基金启动难?公共收益未公开?服务水平跟不上······近年来,城市物业服务管理方面存在不少争议。
今年7月,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这些目标的提出,都对物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要探索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共治的模式,为当下物业管理提供了新参考和新思路。
物业管理作为现代城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水平、推动物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城市治理中的一道必答题。
近日,红网“时刻微民意”栏目聚焦物业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展开微调查,客观真实反映部分群众对物业问题的有关看法。
调查数据显示
仅7.14%受访者对小区物业表示“满意”,25.51%认为“一般”,认为“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分别占38.78%和28.57%,超六成受访者对物业服务持负面态度。
物业费方面,55.1%受访者认为物业费“不合理,太贵且与服务不对等”,仅13.27%认为收费合理。
对于小区维修基金是否公开,55.1%受访者选择“未公开,不清楚去向”,仅5.1%选择了“完全公开”,可见维修基金未公开的现象较为普遍。
小区公共收益公开情况更不乐观,63.26%受访者反映“从未公开过”,仅2.04%选择“都公开了”,另有20.41%选择“仅部分公开”,公共收益的不透明直接影响了业主对物业的态度。
对于启动维修基金的程序是否困难?47.96%受访者称不清楚维修基金启动程序,近4成受访者认为启动维修基金“难”或“很难”。
欣喜的是,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一些社区已在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上走出了新路子。
“今年开始采取‘社区+物业+党支部’共治的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社区主动开门纳谏,把问题抛出来,由社区和物业来逐一认领,并定责、定人、定时。”盛世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魏婷介绍,社区创新治理方式,通过三方联动协同发力,有效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近期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呈上升趋势,考虑到小区水系发达绿化好蚊虫多,物业向我们反映后,即向有关部门申请惠民资金,为小区安装了27盏太阳能灭蚊灯,有效防控了蚊虫。”这是近期社区为民办事的一次生动实践,得到了广大业主的一致好评。
世纪金源物业经理王娟说道:“物业管理工作说白了就是为广大业主做好服务,我们现在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业主们在群内反映的问题,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逐一回应解决,对于解决不好的我们也会及时向社区报告争取支持。”
“接下来,我们还将搭建社区、物业、业主三方议事平台,定期召开座谈会,三方坐下来面对面开诚布公地交流,针对问题现场商讨解决方案。同时,未来我们还将开展更多贴近民生的社区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小区硬件设施等。”
红网智库分析认为,当前物业矛盾根源在于监管缺位、信息壁垒与业主话语权不足。前期不少物业多缺乏招投标竞争,导致服务提升动力弱,且当前业委会组建率低,业主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加之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均导致资金公开、服务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积弊。
对此,建议多方协同破局。一是加快推动业委会组建,明确其监督权责;二是建立物业考核与退出机制,通过竞聘引入优质物业;三是明确要求物业定期公示维修基金、公共收益明细,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核查;四是简化维修基金启动流程,拓宽业主知情渠道。
唯有形成“业主监督、企业竞争、部门监管” 的良性闭环,才能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更好服务业主安居生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智库 实习生 陈虹希
编辑:刘炜翔
本文为红网舆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646943/95/1525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