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舆评 | 每一份官方通报都应画好“句号”

来源:红网 作者:张瑜 编辑:夏熊飞 2025-08-28 18:14:3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舆情中心(红网智库)出品

文 | 张瑜 

话题“襄阳贩卖出生证调查两年无果”,昨日登上了微博热搜。

微博热搜.png

热搜数据。

2023年11月6日,民间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举报襄阳健桥医院贩卖出生证等问题。今年8月26日,上官正义在微博上发出追问:“快两年了,请问有结果了吗?”

微博截图2.png

上官正义微博截图。

翻看襄阳市卫健委官网,至今仍能看到当时的情况通报。

襄阳通报.png

情况通报。

算一算,的确,时间已经过去了快2年,但从公开信息渠道中,大众无法获知最终结果。

或许,该案较为复杂,工作量相当巨大。但耗时近2年仍未画上句号,恐怕也很难说得过去。特别是,通报中早已作出“从严从快”的承诺。

类似情况不是个例。复盘舆论场上的热点事件,可以看到,“大火烧身”之时,有些地方回应积极,一纸官方通报中,该有的态度全都有,但对于最终的追责问责结果,却是“失语”“失声”的。

极目.png

媒体评论截图。

两年前,“鼠头鸭脖”事件曾引发广泛关注。按照官方通报,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及其责任人,也被列入了“下一步”严肃处理的对象。然而,当时“指鼠为鸭”的江局长是否被处分,公众一直不得而知。今年4月,“江局长”因疑似升职再度引发关注。官方虽然就此进行了辟谣,但“江局长”到底受到了什么处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答案。为此,有媒体呼吁:“说开了才敞亮。”

还有一些可查的公开案例。去年7月,辽宁丹东元宝区市监局工作人员未到午休时间已集体离岗。8月,鲅鱼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又被发现上班时间集体午休。两地在发布通报表示“启动问责”后,均再无“后文”“详文”。

倒不是说问责追责工作压根没有展开。很可能,一些地方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不再通报最终结果。然而,必须看到,追责问责结果一旦缺位,留给大众的印象就是消极回避。不公开,就是拒绝接受社会监督和检验,如此遮遮掩掩,极易被怀疑存在暗箱操作。事实上,倘若工作是依法依规开展的,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又有什么信息不能公开的呢?

热点虽然在不断更替,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大众也是有记忆的。一份有始无终的通报,本质上就是一颗“地雷”,随时可能因某个契机爆炸,引发更为沉重的二次舆情,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二次伤害。届时,即便相关部门补交“答卷”,即便拿出的结果并无问题,但消极被动的形象恐怕也已难以修复。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始无终的通报无法通向人心。虎头蛇尾乃至“无尾”,不是舆情回应和处置的理性选择。期待每一份官方通报,都能画好圆满“句号”。

来源:红网

作者:张瑜

编辑:夏熊飞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646942/62/152352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