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难?贴钱实习?
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实习也变得越来越难,“早实习”“多实习”已成为大学生求职前的必经之路,“贴钱实习”逐渐成为不少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刻微民意”针对实习相关问题展开了微调查。
调查显示:
近一半受访者对“贴钱实习”持中立态度,认为实习能学到东西才值得,仅4.14%的受访者觉得是对自身的投资,45.52%则觉得“贴钱实习”不值得,不够合理和人性化。
“实习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实战经验,这是最宝贵的,但一定要秉承虚心认真的态度,多一些主动,眼光放长远,现在的积累都是为未来更好地铺路。”正在带实习生的刘老师认为实习能提升实战经验,不应过于着眼当下,也不应太过于在乎贴钱与否。
46.2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贴钱实习”的情况多,32.41%表示一般,认为不多的仅占9.66%。
“不仅要打车通勤,还需要租房、吃饭,实习后产生了不少额外开支。”家住外地的文同学说道。
关于对企业招聘时“有实习经历优先”的看法,超六成受访者持中立态度,认为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不应单独看重实习经历。17.24%的受访者赞成,认为有实习经历上手更快,19.31%的人不赞成。
在医药公司负责人事工作的陈女士坦言,民营企业十分看重实习经验,无实习经验的应聘者初试就不会考虑,另还要考虑实习经历与岗位的匹配度等因素。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实习经历对工作帮助大,另有37.93%的人认为实习经历对自身工作帮助不大。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个愿意‘传帮带’的老师格外重要。”在高校工作的李先生透露,实习时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关键。
对于实习系列问题还有哪些看法建议?
“学校方面应加强与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实习岗位。”
“不仅是学习和工作,经验传授也很重要。”
“对于没有薪资的实习岗位,应当给予相应补贴。”
“没有学校推荐的话很难找到实习,不少单位把实习生当正式工用,不仅没工资加班还很多。”这个暑假正在参加实习的王同学吐槽实习单位不但难找,实习过程中也困难重重。
“实习一般要求5天稳定出勤,对于还有课程安排且以课业为重的大学生不太合理,学业、实习、考证等多重任务下,让其分身乏术。”张同学建议可以弹性安排实习时间。
这些声音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实习过程中,仍面临岗位匹配度不高、培养机制不完善、劳动保障不足等多重现实问题,也折射出学生们对更科学合理的实习机制与更好的实习环境的期待。
智库微建议:
主管部门加大引导力度。人社等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细化相关专项政策,明确学校与企业责任,并适当给予一定激励或政策倾斜。同时,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打击违规行为,引导企业科学招聘以缓解“实习卷”“就业难”的现象,形成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有益局面。
学校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对接,精准拓展高质量实习岗位,进一步优化课程与实习时间安排,通过弹性模式平衡学生学业与实习。同时,可探索建立实习补贴基金减轻经济困难学生负担,与企业携手杜绝不合理用工行为,为学生实习提供坚强保障,不断提升实习的实效。
企业积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进一步规范实习薪酬与劳动保障等制度,践行社会责任,视情况主动承担一定基本开支,科学合理安排用工;建立系统化培养机制,为实习生配备指导老师、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其从事无技术含量或不匹配的工作,通过实习评价与考核来规范约束实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实习的价值回报。
实习生精准选择合适岗位。学生则要理性选择合适自己的、与自身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岗位,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调研工作,平衡好实习与学业间的关系,避免盲目选择、增添不必要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确保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也要了解相关权益知识,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文中部分姓氏为化姓)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智库 实习生 陈虹希
编辑:刘炜翔
本文为红网舆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