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5G时代媒体该如何抓住机遇?

来源:九纬元 作者:九纬元 编辑:redcloud 2019-04-30 14:31:45
时刻新闻
—分享—

  纵览近十年的媒介技术发展史,可以发现,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媒介形态的演进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通信技术的进步必然促进新媒介形态的产生和勃兴,进而重塑媒体生态格局。1G解决语音和短信,2G解决了语音文字和WAP上网,3G实现了图文网页浏览和视频通话,4G时期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常态,而即将到来的5G时代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高密度等特点,能支持更高效的信息传输、更快速的信号响应以及海量的终端接入。5G还有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新技术手段降低数据成本,这有助数据流量消费不断增加。业界人士认为,5G是第一个为各类传感器、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虚拟现实等智能设备服务的网络,它将重新定义信息技术相关行业,从零售到教育,从交通运输到远程医疗,从基础设施到工业制造……5G技术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颠覆性变革,它产生的影响将不亚于电力和汽车。

  4G时代,无线信息服务、高质量视频图像逐渐流行,使视频一跃成为继文字、图片之后的第三大社交载体。[1]随着5G技术的逐渐商业化和5G智能移动设备的问世普及,其网络速度更快、时延更低、连接数更多的优势使之市场前景、生产产出值得期待。5G将带来人类信息技术与生活方式翻天覆地的巨变,对新闻传播生产方式及其传播理念而言,它的冲击力或许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不可逆的。对此,我国报业应当做出如何的应对,才能把这种颠覆转化为机遇?


  一、 报业与广电将同步跨入5G融媒阶段

  据新华社报道,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考察5G新媒体实验平台。他指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实验平台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要充分应用信息革命成果重要指示的创新举措。要着眼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建设好运用好新媒体新平台,牢牢掌握媒体发展变革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主动。[2]

  2019年3月28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将根据终端成熟情况适时发放5G牌照,估计是今年某个恰当的时间点。[3]早在今年1月就透露:“今年将在若干个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使大规模的组网能够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同时加快推进终端的产业化进程和网络建设,下半年还将用上诸如5G手机、5G iPad等商业产品。”[4]

  由于目前中美欧日韩等各国开始在5G技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我国各地政府和企业对快速部署5G网络与应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基本确定了第一批5G试点城市。据了解,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基本完成,5G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已达到预商用要求。[5]在2月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9)上,华为、小米等多家手机厂商都展示或发布了5G手机和终端,对各国手机用户产生强大吸引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海南等20余省市开始了5G的组网测试。由此来看,2019年将成为5G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终端硬件和应用加快布局和推出的重要一年。

  5G技术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普及应用正加速到来。5G相对于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来说,是更高纬度的技术,能够涵盖以往图文声像等各类传播形态。此外,5G技术还与超高清、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更多元的新技术相互伴生和融合发展,必将带来一个无限丰富的智能化、全息化的万物互联的传播场景时代的到来。4G时代,我国报业在新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大量传统报刊纷纷开设融媒体栏目,从传统的图文走向视音频等多元化的传播,特别是在网络舆论场中锐意进取。而在5G时代,更会进一步消弭平面媒体和视音频媒体的界限,整体进入新型媒体。


  二、中央和地方媒体5G应用迎来窗口期

  5G技术对于超高清视频、沉浸式传播和大数据流量具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春节、地方和全国两会已经成为5G融媒体应用百花齐放的舞台。据报道,2019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5G直播,通过5G网络实现了实时4K高清直播和视频内容回传。利用5G网络从摄像机视频源回传到转播车的视频画面稳定度高,端到端时延平均低于40毫秒,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6]2019年3月9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国资委记者会上设置了4K超高清摄像机机位,在4K超高清频道直播两会记者会;3月10日,总台4K超高清频道实现5G集成直播三场两会记者会,总台5G+4K、5G+VR等新技术探索与重大活动直播的充分结合,在中国广播电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7]

  在2019年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全景报道两会盛况。在两会现场采访中,人民日报的记者手中也增加了5G客户终端设备(CPE)和VR全景相机,可以将大会现场的超高清视频等信息,几乎同步传递给互联网用户。人民日报通过“5G+VR全景”技术,用更快的传输速度和互动性更强的画面内容,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3月10日,新华社实现了5G手机全链条直播。3月12日,实现5G+VR实时直播,新华社开启了两会报道5G模式。10日,新华社成功对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进行了首次5G手机全链条直播报道,由5G手机拍摄,借助5G网络实时传输,5G手机即时呈现,是抢先部署5G应用的初次实战。[8]据新华社技术部门介绍,5G将为媒体行业实现新的飞跃提供重大发展契机。同时,新华网运用MR智能演播厅先进技术推出《全息交互看报告》,为网友带去沉浸式的时空体验。

  同时,四川、河南、山东、北京等很多地方主流媒体开始联合运营商等大规模开展5G直播和融媒体实验性传播。2018年12月31日,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合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在全国首次启用5G+卫星交互式技术,在“40 我在成都”大型跨年直播中为广大观众呈现最炫的跨年资讯。[9]成都春熙路IFS、东郊记忆、位于二环高架的全国第一辆5G公交车上,三位演员通过5G技术和卫星连线,成功实现三地同台完美演绎歌曲《成都》,默契得如同面对面,开启跨年精彩大幕,多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共有70多万网民在线观看。此外,成都又在全国率先实现对两会的全媒体5G直播,成都日报锦观首页上也首次打上了“5G直播”图标。据不完全统计,在两个多小时的直播中,就有上万名读者通过成都日报锦观APP同步收看了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盛况。

  据河南鹤壁日报报道,2月20日,正月十六,有“中国式狂欢节”之称的浚县正月古庙会以“5G+智慧旅游”为触点,鹤壁联通联合大河报等媒体,对浚县古庙会进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5G全景高清直播,满足了全世界网友的心愿。据不完全统计,网上庙会直播观看量超过1300万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其中855万网友通过手机APP“云端逛庙会”。[10]人民日报新媒体部、中央政法委官方网站中国长安网、舟山广电、仪陇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转发,提升了影响力。

  截至3月15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国两会5G全媒体报道北京演播室共进行了20场5G直播连线访谈,录播访谈25场;济南演播室共进行12场5G直播连线访谈,录播访谈3场,赢得各界“点赞”,其中济南移动公司提供的技术保障。15日,济南报业集团与济南移动公司再次携手,联合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成立“5G新媒体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将重点探索5G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应用,主要在媒体传播与文化产业领域,开展视频直播、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业务的课题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共同推进省市技术创新、媒体融合发展。[11]


  三、报业应抢抓生态布局筑牢技术基础

  5G 时代,数据传输的进步,将会带来数据传输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的大变革,其引发的信息技术进步也会为传媒业带来完全不同的创新产品形态、带来充满各种可能的用户体验。云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联网无人机、无线家庭娱乐、社交网络、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 5G 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与传媒业关系密切的同时,也将会改变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未来如何增强用户体验,加大用户粘性,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技术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传统媒体的短腿。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少,对技术把握和应用转化不强。科技人才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12]

  打造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平台,是我国报业进入5G时代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对于在4G技术应用较好的报业机构来说,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顺理成章。而对于不少传统媒体来说,应该把5G技术布局未来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此,报业机构应当积极寻求技术进步,在市场洗牌之际,积极发展自身技术,结合5G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新闻生产相结合,通过发挥自身的政策优势、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大力弥补技术和人才短板,加速转型和构建新型主流媒体。

  当然,目前5G技术具有高门槛,报业机构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可以与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和通信技术企业等积极寻求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比如2019年人民日报、新华社、济南日报、成都日报等不少机构已经通过与运营商等开展5G项目合作。早在4G应用阶段,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中国网等 30 多家权威媒体,与互联网企业深化合作关系,进行视频直播、原创报道,共同研发媒体人工智能平台等,提供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功能。[13]这些也是未来5G时代,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四、报业需要扎根本地场景和深度体验

  5G 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将组成一个连接矩阵,形成真正的“万物互联”。这个大的数据网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媒体新闻智能感知和信息采集更加快速、多样和便捷。原有的新闻内容生产模式必将收到冲击。但同时,报业媒体因传统的党政资源和数据服务优势,也具有了强大的拓展“互联网+”“大数据+”“舆情+”“政务+”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在“中央厨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面也占有先机和政策红利。

  有专家认为,5G时代,世界的资源分配权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社会的“线下”生活向着“线上”转移,因此,需要更具专业分工的“在地性”资源与力量的协同和参与,仅仅靠互联网公司的“连接力”已经难以承担起“线上”社会生活“加宽”“加细”和“加厚”的任务和要求。传统媒介转型发展的成功与关键就在于: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在技术逻辑的导引下和“线上”新世界的建构中去影响主流、影响主流人群、影响主流人群的决策。传统媒体只要善用“在地性”的优势,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发展机遇。[14]

  如果报纸不能深化和细化新闻接触场景,将会在5G时代被边缘化。道琼斯公司曾提出过“波纹理论”,是指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首发的通讯社提供第一次报道服务,然后跟进的是新闻网站,接下来是电视台,第四个参与的是广播电台,然后才是报纸和专业期刊等出场展开更详细的深度报道。最后,进入商业资讯数据库里,供收费用户检索。[15]“波纹理论”产生于4G时代,对报业在5G时代具有启发。例如,视频新闻直播和沉浸式传播将更受欢迎。有观点认为,大力发展VR新闻,提供更多的定制化VR 新闻直播,让用户能够置身新闻现场,多维度地感受新闻内容。让VR直播的受众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甚至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中心”。[16]

  通讯技术的突破将促使新闻的呈现方式从图文更多的向视频和虚拟现实发展。相信在5G时代,随时直播、随时观看的媒体才会是人们最需要的的新闻获取来源。未来面对5G时代的新闻发展趋势,报业机构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场景优先”等发展策略,紧密跟进新技术发展形态,加快媒体融合深化改革发展步伐,改革新闻生产方式,开发蓝海般广阔的新场景应用,进而探索和实现新的商业生态和盈利模式。


  五、报业发展5G融媒体的优势与机遇

  借由多年积累营造的公信力、渠道影响力、政治资源等建构起更为合适的传播路径。报纸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渠道,拓展党政、高校、社区、酒店等传播场景。全媒体编辑记者更多的运用图片、影像、视频等直观可见的方式来进行新闻呈现。

  5G 时代,受众将进一步细分。新闻采编模式发生改变之时,报业机构应当抓住这次时机,优化改革内容生产模式,立足自身优势,深耕细分群体领域、打造差异化品牌,实现从渠道到内容的“私人订制”。5G普及后,自媒体内容制作将更加简单快捷,互动性更强,视频评论和话题讨论将成为常态。专业与业余的界限被打破,报业机构如何加强新闻报道的编辑策划力度,对采集来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度挖掘和处理加工,以更专业的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提供高质量内容,在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上形成优势,也将成为未来新闻竞争中的关键决定因素。

  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爆炸增长所带来信息泛滥无法避免,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精准获取所需信息变得日益困难,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劣质内容、低俗内容、垃圾信息充斥其中,提供信息内容将仅仅是一个基础,提供优质、精品内容将成为一种额外服务。不仅如此,同一新闻事件在网络上也可能呈现多种描述和观点,甚至产生“罗生门”现象。数据爆炸也可能带来新的社会风险和隐患。

  此时,报业机构就应当发挥其多年形成的公信力和专业性,在参与报道事实真相的同时,应当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内容把关能力,对纷繁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筛选。简而言之,5G时代,报业机构不仅要充当一个新的优质内容供给的角色,更要做好“把关人”,担当好辅助党委政府和企业决策的角色。


  结语

  对于媒体融合来说,从长期看,技术为王;从中期看,渠道为王;从短期看,内容为王。面对5G时代的临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重构新闻生产,重构消息传递将成为必然。这场技术变革,是冲击也是机遇。报业媒体机构应正视挑战,做好前瞻判断,把握机遇,与时俱进更新传播理念,与技术融合发展,改变新闻生产模式,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再造核心竞争力,在5G时代再现辉煌。

来源:九纬元

作者:九纬元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