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官方通报如何增强说服力?

来源:于施洋 作者:于施洋 编辑:redcloud 2018-12-03 15:58:32
时刻新闻
—分享—


  官方通报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决定舆情应对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说服力取决于公信力,既来自于平时的舆论影响与声誉,也受舆情应对表现的直接影响。那么在舆情事件中,该如何提高应对能力,增强通报说服力呢?

  聚焦核心关切,安抚舆论情绪

  把握核心关切是平息舆论、凝聚民心的核心要素。舆情回应时,应紧紧围绕舆论关心的核心议题精准释疑,避免陷入“自说自话”“无效回应”的怪圈,延误舆论引导时机。11月4日,福建泉州泉港区发生碳九泄漏事件,然而在当日的官方通报中,并未提及舆论高度关注的造成的损失和污染风险提示等内容。在官方信息缺位和民众需求强烈的共同作用下,自媒体平台上有关附近海域污染、渔民损失等图文信息大肆传播,其中不乏夸大、不实成分,导致后续官方通报清污情况时,又引发部分网民质疑不实,舆情热度持续。

  而在“北京丰台抢孩子”事件中,舆论对丰台区公安分局“不予立案”的决定提出质疑后,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双微”平台两度回应,通报复核结果、详细阐述事件经过与警方工作,就舆论关注的“是否为错认”“为何会错认”“警方处罚的法理依据”等问题进行了充分回应,使舆论情绪得到有效平缓,事件热度大幅下降。

  官方权威发声,彰显社会公信

  面对舆论场上的各种猜测、质疑、传闻,网民期待权威、真实的声音来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此时仅依靠个别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在回应力度、准确性、严肃性上均容易出现纰漏,可能出现不周之处。11月初,网传重庆高考需“政审”的消息,受到舆论关注。重庆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称此事“是媒体记者写错了”,引发质疑“推卸责任”的次生舆情。随后,该部门官网发布通报,承认此前关于“政审”的信息内容不规范、不准确,工作人员答复也是不准确的,向公众澄清并致歉。此番官方正式回应,传达了权威、准确的声音,澄清了误读,并坦诚工作失误,有利于修复公信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各级行政机关高度重视政务官微建设,这既是主动展现工作内容、拓宽与民意沟通渠道的新形式,也应当作为权威发布官方声音、回应舆论关切的新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政务官微更应当起到权威发声、促进共识的积极作用。

  建立审核机制,避免不当发声

  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建立问责机制,解决政务舆情回应处置不得力、回应不妥当等问题。而从风险前置的角度,应当加强舆情会商研判,并建立必要的发布内容审核机制,尤其需要规避感情色彩、用词规范、隐私保护、行文结构等文字方面的失误,防止词不达意。

  9月,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检察院官方微博通报一起未成年人强奸案,其中“冰释前嫌”等不当用词受到广泛批评;10月,南昌铁路公安局官微通报调查一起疑似猥亵女童事件结果,称已查明两人“系父女关系,男子行为不够成猥亵违法”,不仅出现错别字,而且因行文过于简略,也引起了“是父女就不构成猥亵”等不实联想。就内容质量而言,两则回应都存在明显的不当,而这些措辞上的问题,应当通过建章立制、提高工作人员水平、建立内容审核机制来规避。

  抢占新型平台,扩散权威之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传播平台不断涌现,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契机。北京市公安局在对“双井桥一男子殴打他人”事件进行通报时,将案发现场、警方办案经过和嫌疑人供述等情况制成短视频,同时加以“一时冲动、一拳伤人、一生后悔”的警示语,在抖音平台推出,发布后播放量超过1300万次,获得网民点赞近20万次。而在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平安重庆”等政务账号在抖音平台发布行车记录画面、现场打捞进展等,配合主流媒体、政务“双微”矩阵传播,更广覆盖面地回应公众关切、扩散权威解读、稳定舆论情绪。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 于施洋、舆情分析师强明阳)

来源:于施洋

作者:于施洋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