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概述
2月1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称,湖南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信息因密码破解在网上曝光,人们惊讶地发现,公务员工资最高不过4000元,最低只有2000多元,与传说中“高工资”大相径庭,引发一轮舆论高潮,公务员工资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其后,媒体一再紧追不放,社会上关于公务员高工资、高福利的说法越来越多,试图为公务员正名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2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一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文章《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从“公务员工资”、“公考热”、“隐性福利”、“工作能力”等十个方面梳理备受舆论热议的问题,在辨析说理中辅以个人经历。文章经光明网和众多网站转载,在社会各界再次引起热烈反响,引发新一轮舆情。
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如下:
序号 | 问题 | 摘要 |
1 | 过去10年公务员工资没涨过 | 从2003到2013,公务员工资原地踏步,物价大幅上涨。目前,一线城市一些基层公务员的收入已经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仅仅够糊口而已。 |
2 | 关于公务员热高烧不退 | 其实跟公务员工资关系不大,主要是就业难。一是大多数人看重的还是工作稳定,二是考公务员是一条相对公平的路径。 |
3 | 关于公务员隐性福利 | 这与部门及个人实权大小有关,也与部门领导作风和地方经济水平有关。公务员不等于领导干部,不等于腐败。 |
4 | 关于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工资比较 | 不能简单进行个体比较或者群体比较,要与同等学历、同等职位、同等工作年限的职工进行比较。 |
5 | 关于公务员养老金 | 公务员养老金确实比企业退休人员稍高,不少国家都采取这样的做法:让公务员在职时工资较低、退休时养老金较高。事实上,公务员退休金高的相当有限。 |
6 | 关于公务员可以分房或低价购买经济适用房 | 这确实是最大的福利,但不是所有地方所有部门都享受,很多地方已经实行住房改革了,这一块早已取消。 |
7 | 关于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公务员工资相对本地区居民比较高 | 一是学历原因;二是腐败,腐败才是群众不满的根本原因。 |
8 | 关于公务员“不创造价值”。 | 公务员是社会管理者,没有他们,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他们的工作是整个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必要保障。 |
9 | 关于公务员工作就是“喝茶看报” | 这个误解实在比较深,不能否认,有的部门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公务员加班加点还没有加班费的情况普遍存在 |
10 | 关于公务员工作能力问题 | 公务员也是一个职业,和任何职业、任何单位一样,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各有不同。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都有不少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很高的专家学者型的公务员。 |
二、舆情观察
1、关注度走势
以“公务员工资”作为搜索关键词,在红网舆情中心监测系统中,对近半个月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发现,此话题出现两次舆论高峰,一是由湖南冷水江公务员工资“被公开”事件所引发的舆情,在2月13日达到高潮,其后相关舆情有所平息;二是由近期《光明日报》刊发的《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文章引发的网络舆情,在2月18日达到高峰,虽舆情在慢慢平息,但关于公务员的话题已涉及到各个方面,已成为网民关注的敏感话题,舆论不断。
2、《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在五大网站的参与评论情况
(数据统计截止2014年2月19日17:30)
光明网在首页头条位置对本文进行了重点推荐,《光明日报》的微博、微信,光明网微博、微信,光明网客户端等也进行了转载。人民网、新华网、腾讯、新浪、红网等110余家新闻网站,以及求是理论网、观察者网等理论网站对本文进行了转载,优酷网、搜狐视频、新浪视频等视频网站则进行了转播。
截至2月19日9时,文章仅在光明网的点击量就超过了15万次,红网舆情中心对五大门户网站转载相关新闻后的点击量与评论量进行统计,截止19日17:30时,凤凰网的点击量达2334590次,其他网站也紧跟其后。该话题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三、网友观点
红网舆情中心随机抽取200条网民观点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59%的网民认为这是一篇客观公正的报道,说出了多数公务员的真实情况,内容很实在;9%的网民认为公务员还是存在隐性收入,但相比前一段时间,这一部分的比例有所下降,还有6%的网民认为公众对公务员这个群体存在误解。在这些讨论中,公务员工资话题仍旧是网民讨论的焦点,11%的网民认为精简队伍、提高效率是公务员涨工资的前提,很多网友表达了公务员队伍要更加精简的愿望。还有6%的网民认为涨工资应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
综合各方面的反馈看,网民对《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提出的应该把腐败和公务员工资作为两个问题处理表示赞同:反腐,不能让基层、普通公务员为腐败分子背黑锅,应建立合理的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
观点一:认为这是一篇客观公正的报道
网友“老狼”:客观公正、冷静、调理清晰、说话真实朴素、分析透彻,这才是一个好样的报道。
网友“淡泊明志”:公务员的心声!谢谢扶正、理解!希望大家多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公务员,别让这个群体付出了很多,但心却委屈了!
网友“ly5805”:文章分析得客观、真实!社会尤其媒体要对官员和公务员的本质概念有所区别,不能为了博眼球,说昧良心的话、以偏概全,引导社会误读。
网友“美淳”:终于听到客观公正的主流声音了,本人24年工龄,在职正科,工资3200元,从未享受过所谓的超国民待遇,住商品房,挤公共车,吃穿无忧,房贷按揭,羡慕白领却青春已逝,梦想跳槽却无路可逃,不敢奢谈贡献但问心无愧。但求社会别把公务员的诉求和官员的作秀混为一谈,腐败是贪官的事,真的与公务员无关!
观点二:公务员工资高是公众对这个群体的误解
网友“木秀于邻大干部”:公务员工资不是公众想象中的那么高,只不过一些腐败分子造成的反面影响太严重,造成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误解。
网友“必相依”:说得好,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希望社会对公务员有个正确的看法。
网友“纸墨飞香”:关于公务员工作就是“喝茶看报”。这个误解实在比较深,不能否认,有的部门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观点三:精简队伍,提高效率,从而提高公务员工资
网友“漂泊筑此”:我家有公务员,工资确实不高,但确不愿离开队伍,原因她在乎那份工作的荣耀。公务员给人感觉工资高,我觉得除了少数人的腐败外,还是机制造成的隐权利,解决公务员的工资问题,个人觉得不是简单的涨,而是从国家制度层面解决公平,减少人员队伍,提高效率。
网友“CoyoteFC”:坚决支持给公务员高薪,但是前提是先缩编,精简机构,明明一个人能干的事情非要五个人干,那你还能抱怨低薪吗?高薪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质量,你的服务质量一定要高,效率要高,态度要好,要让公众满意,否则你就要下岗。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不管你的目的是好是坏,你就要被追责,退休金就没了,就变成失业人员了,没有什么铁饭碗,高薪必须高效,高质。
网友“天马行空20120626”:应该对公务员队伍来次大清洗,换换新鲜血液,精兵减政,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公务员人数这么多,平均18个国民养一个公务员,人浮于事。我有个邻居在市政府当驾驶员,减少公车后领导为了照顾他安排到办公室工作,每天没什么事干,还叫他读什么书,说以后想办法转正。要知道人民群众要负担这些人。
观点四:调整公务员工资要看实际情况
网友“龙不飞凤不舞1987”:公务员工资涨还不涨,关键还是要看实际情况,这其中包括经济、物价等等,不能一刀切。
网友:调整工资标准、也要关注全民工资收入。在同一消费环境、各行各业各职工资标准不同、相差太大。用长远眼光看待问题、每个岗位都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和体力的。现在社会有钱好赚钱、有权好赚钱。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对于社会发展也起到阻碍的作用。有钱人都移民了、把中国钱带到外国消费了、养老了。
网友:看公务员工资水平的高低,首先应看当地普通劳苦大众的工资有多高。就冷水江公务员实发工资3000至4000元的水平己经让人羡慕了,作为当地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员工每月有3000元左右己经感恩戴德了,常面临经济不好时减薪的压力。不像公务员衣食无忧,特别是有一官半职的公务员工资基本不动,喝的是名酒、抽的是名烟。试问他们的工资还低吗?他们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是为己服务。清除这些害群之马!
观点五:公务员工资除外还有各种隐性补贴
网友:公务员除工资外,每月还有各种固定津贴、补助。这也是工资性质的收入,还是比企业员工收入高。另外大多公务员上班工作轻松,有的基层单位每周去一两次、点个名就行。
网友“蓝紫倪66”:不要老是讨论工资了,福利和灰色收入怎么算,你们拿的还少吗?应该先彻底查查公务员家的资产再说!即使去年赶收黑钱的不也大有人在啊。
网友:当官的在某种场合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都会给自己身边的人带来利益,所谓晒得工资那都是阳光下的,见不得光的不知道有多少呢。为什么都叫贪官污吏而没有贪百姓污农民。
观点六:其他
网友“瑞士快车_73399”:说到尊重,公务员在国内地位不低。就算是去到政务大厅办找正规程序办事的,绝大部分态度非常好,至少比对待其他服务行业的要好得多。我觉得理解,更多来源于透明,一下子都透明很难,但是如果这么持续下去,没办法赢得民众真正的尊重和理解,我估计随着资历的提高和职位的提升,大家见得更多,体会会更深,再想想自身的职责和操守,心里会更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大家还是从自身一点一滴做起吧。
网友“把你还给我”:真正的问题在于消除公务员队伍中的腐败,部分公务员中的领导干部才是问题所在,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讲,就是一干活的!
网友“心安勿忘”:不少公务员的确很辛苦,经常加班加点给领导些材料和汇报,尽管基本上无用,但不能不做。国家的确需要大调整和改革,那么多年轻有为的人才,就这样为了高福利,尤其是大家梦寐以求的福利房,整天在做无用功,或者学习如何能够圆滑和世故,浪费!实在浪费!
四、“大V”观点(摘录部分)
@大卫为春V:中央颁布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后,一些身为某些大学教授所谓社会学砖家们撰写了一些所谓“公务员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文章,真是很不负责!其实,官和员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群体,要分清看待。请好好看一看【光明日报刊文解答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吧!
@铭师道V:《驳斥《光明日报刊文解答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的荒唐言论》今天,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解答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的一文,其中一段话这样写着:"什么才是真相?公务员工资究竟有多高?下面10个问题帮你来回答。"我本一介普通公民,不是什么砖家学...畅读版【http://t.cn/8FYTVmL】
@宾语的廉政空间V:#刘植荣:"公务员工资10年没涨"是谎言#2014年2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署名“雪萍”的文章,题目是《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继续为公务员哭穷,称公务员工资低、福利差。我要问的问题是:事实是这样吗?
@张红樱V:很客观,谁都不容易——光明日报刊文《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
五、媒体声音
【质疑之声】
发展论坛:十评“光明日报刊文解答公务员工资的十个问题”有失公充和偏坦!
导读:作为全国党报知名度很高的《光明日报》,原本在公众心目中还是可读信很强的大报。然而令人痛心和遗憾的是,今天早上竟不顾新闻真实报道的宗旨和报业职业道徳标准。竟令利智昏而抛弃一篇“刊文解答关于公务员工资的十个问题”的不负责任的不真实报道,迅速立即引起不同反响的非论和争论。
链接: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30943610/1.html
东方早报:“公务员十年未涨工资”之疑
导读:春节前在一些媒体上开启的一轮关于公务员收入问题的争论,还没有收场的意思,益发紧锣密鼓了。2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作者署名为“雪萍”,题为《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的文章,其中不仅为之前湖南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系统意外曝光的所谓公务员“低工资”背书,还称:公务员工资已经十年未涨,“一线城市一些基层公务员的收入已经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仅仅够糊口而已”,不能让公务员“再做社会舆论的受害者”。
摘要: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4/2/19/1119151.shtml
大河网:辞职公务员谈“公务员工资10个问题”的问题
导读:《光明日报》18日发表标题为《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的评论文章,以回答公务员工资真相。不过,作为一名因个人原因而辞职的乡镇公务员,以笔者自己辞职前的工资状况来说,对该文的一些结论不敢苟同。
链接:http://opinion.dahe.cn/2014/02-20/102642874.html
凤凰网:评“公务员10个问题”:小偷不会承认自己是小偷
导读:中国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对体制外的人来说是个秘密,甚至有的单位对有人要求公示公务员工资的请求,公开发函回复说是“机密”。普通工人涨薪,媒体几乎都是头版头条铺天盖地地宣传报道,可公务员涨薪,媒体几乎都鸦雀无声,具体涨多少,怎么涨,百姓根本不知情。
链接:http://news.yesky.com/hot/22/36114522_2.shtml
红网:公务员10年工资没涨,还应有另外的声音
导读:这篇为公务员叫屈或者辩诬的文章,虽然澄清了一些误解,讨还了一些公道,却也有有违公平的观点,有的说法有悖事实。就像“2003到2013,公务员工资原地踏步”,就和媒体报道不相吻合。《广州日报》今天刊登广州市人社局局长杨秦访谈录,其中谈到公务员工资时,杨局长说:“要说公务员完全没有正常的工资激励机制这个话有点绝对,两年调一档,五年调一级,当然一级就几十元钱,很低。
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220/11698821_0.shtml
【支持之声】
羊城晚报:猜疑公务员工资真相源于社会焦虑
导读:公务员工资在公众看来早不是什么单纯的薪酬待遇问题,看“乌”的同时还有“屋”的问题。所以,外界对于公务员工资的看法除了收入分配缺少透明度,雾里看花的猜疑之外,还有因保障、权力制约、工作价值等体制弊端而投射在公务员身上的质疑。
链接:http://views.ce.cn/view/ent/201402/20/t20140220_2337822.shtml
信息时报:应当正视“公务员诉苦”
导读:“公务员诉苦风”从蛇年刮到了马年,类似“工资10年未涨”、“5年未涨一分”的标题,一如既往地收获了一片质疑。但客观看,公务员也是人,要靠薪金生活,待遇过低且有其他选择时,公务员跳槽也是正常现象。然而公众对于公务员工资的“偏见”,绝非工资的多寡所能涵盖,说不清的隐性福利,才是引发争议的根源。
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4-02-20/162316986.html?from=rss
【中立态度】
光明网:打破公务员的刻板印象,要靠改革
导读:这样的行文和语气让人有熟悉感,如同亲戚闲话,朋友谈天。在中国,公务员和广义的体制内职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哪怕最严厉的公务员批评者,恐怕也会有三五个“衙门内”的亲友。在家常闲话中能够平和沟通的问题,一旦进入社会论战就会变得剑拔弩张;而伦理生活中的亲人、朋友一旦进入网络舆论就会被符号化,此间差别颇为耐人寻味。
链接: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4_02/18/33923713_0.shtml
七一网:群众对公务员的质疑源于干群沟通不足
导读:日前,光明日报刊文解答了关于公务员工资的是个问题,文章由一位国家机关公务员根据自身经历而写,全文就群众最关心、争议最多的“公务员工资”、“公务员热”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文中指出,媒体、专家、群众对公务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如公务员工资在10年中并未增长,但群众认为公务员工资经常都在涨。
链接:http://www.12371.gov.cn/html/hypl/df/2014/02/19/153334306087.html
人民财评:公务员收入不该是个“迷”
导读:一直以来,公务员收入都饱受争议,在民众眼里,公务员工资高、福利多、压力小,且除去制度保障的收入外,还有各种“隐性收入”,再加上社会上“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的渲染,一谈起公务员就恨得“牙痒痒”。
摘要: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219/c1004-24397966.html
五、舆情总结
近期,公务员话题引发的舆情持续不断,红网舆情中心就此话题做了三期相关舆情分析报告。从舆情总结上来看,针对公务员话题,舆情焦点从公务员群体的“有苦不能诉”发展到公务员的工资、隐性福利、灰色收入等具体内容。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下,公务员的相关细节方面出现在网民的视线中,备受网民争议。冷水江公务员工资“被公开”引发舆情刚刚平息,光明日报紧接着刊发《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再一次引发舆论高潮。
《光明日报》作为党报,刊文答公务员工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务员群体正名,引导了舆论方向,对平息之前网民对公务员群体的质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网民观点收集分析中,有59%的网民认为此篇报道客观公正,是对公务员的真实反映。在五大网站中网民跟帖中,“说的非常好”这条评论排第一位,但也存在反对和质疑之声,主要体现在媒体评论中。笔者对媒体评论进行相关统计,诸多评论对“公务员工资10个问题表示质疑,更有评论称“小偷不会承认自己是小偷”,公务员十年未涨工资说法遭质疑。在微博舆论场中,大V们也各抒己见,争议不断,红网舆情监测中心认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相关话题的舆情可能还会持续。
除此之外,在对《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的众多评论中,很多网友表达了公务员队伍要更加精简的愿望。网友“小兵张嘎”评论道“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深化对公务员的管控,继续强化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职能,既有利于对在职公务员进行管理,又可引导人才合理流动,降低求职者不当的心理预期。要形成可进可出的双向选择机制,强化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进出机制,强化公务员队伍不是养闲人的职业理念。”精简队伍、提高效率、规范透明已成为网民和公务员的共同心声。
来源:彭梦汝
作者:彭梦汝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