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概述
相比去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独立成段,并继续坚持将湘西自治州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无疑,扶贫仍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其中,“精准扶贫”引热议。代表们认为,要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关键在于瞄准、射中脱贫的“靶心”,切实解决好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另外,有代表提出,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为贫困地区“造血”,引导企业开展“产业扶贫”,也引起不小反响。
连日来,扶贫的话题也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湖南日报、红网等媒体都进行了重点报道。红网新闻《罗可大委员:引导企业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被转载十数次,新浪、网易以及搜狐等门户网站都进行了转载报道。以下是湖南“两会”中,关于扶贫的相关新闻报道:
二、“两会”话题热榜
今天,“两会”代表就环保、城市群融合以及人口老龄化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其中,省人大代表刘志红的建议,“推广长沙农村环保自治模式,并采用农村环保合作社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以及环球网等都进行了转载。以下是具体提案建议:
1、今日人大代表热榜
2、今日政协委员热榜
三、评论文章
针对罗可大委员的提案,长沙晚报的评论《企业产业扶贫是“好声音”》认为,贫困地区引进企业,让农村各种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能实现共赢多赢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当好“服务员”的角色。这种“造血式”的扶贫与《华商报》评论《“坐等分钱”难破农村脱贫困局》观点较为一致,即“等、要、靠”的思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得转变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
以下是相关评论的详细情况。
企业产业扶贫是“好声音” 长沙晚报 2月13日
摘要:
引导企业产业扶贫,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好声音”。不过,企业参与扶贫后,政府也不能做甩手掌柜。政府首先要担当服务员的角色,给企业以政策和服务上的支持,使企业不至于因水土不服、亏损严重而黯然退出;政府还要担当“守望者”的角色,对一些企业借扶贫之名掠夺资源牟取暴利,要履行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只有农民、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形成“大合唱”,贫困地区的面貌才能根本改变,全面小康的目标才能实现。
“坐等分钱”难破农村脱贫困局 华商报 2月11日
摘要:
从扶贫方式的改变来说,当前增强社会成员抵御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日益完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继续实施针对特别贫困的选择性救助和开发式扶贫仍然有效,但需要放开社会,让社会和市场参与进来,因为市场会将资源进行最大化的配置,而权力主导下的扶贫,很难考虑到扶贫政策与资金使用的绩效问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170人的村子是否需要巨额的扶贫资金?巨额资金如何分配使用,如何改变那些不劳而获的心理期待,如何让那些试图改变命运者获得资金扶持?在一个市场优化资源的空间里,从根本的权利贫困上着眼,人们有对公共资源如何配置的话语权,人们不受户籍限制自由迁徙流动的自由,城乡之间各项资源的互相流通成为可能,那么告别“输血式”的扶贫,走上公民“自我造血”式脱贫的轨道便会成为一种必然,贫困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精准扶贫才能消除怪相 新民晚报 1月27日
摘要:
一些地方不想摘掉“贫困帽子”,是为了背后的利益,也在于官员考核机制亟需“补漏”。如果以GDP论英雄,而不看扶贫工作的成效,官员的工作重点当然会发生偏差。既然做不好也没什么后果,就很可能只看重“贫困帽子”带来的好处,以此来换取政绩,甚至不愿“脱贫”。
贫困县“脱贫摘帽”需自身努力 长江时评 1月4日
摘要:
要确保扶真贫,还必须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尽快建立全国农村扶贫信息系统,对扶贫对象实施动态管理,稳定脱贫的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及时纳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到实处,同时实行跟踪管理,做到扶贫资金全覆盖,一旦用做他用,必须严惩不贷。
努力实现贫困县主动“脱贫摘帽”还必须建立健全贫困县退出的正向激励机制,促使贫困地区的党政领导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把减贫绩效作为主要追求目标,积极主动争取早日摘除贫困帽子,从而到国家政策真正目的之所在。
四、网民意见
(一)微问答
2月13日16:00-17:00,新浪湖南邀请省人大代表钟飞做客微访谈,整个访谈过程谈到了湘西扶贫的问题,其中,特别提到了旅游扶贫的现状和未来。
(二)网民评论
1.教育扶贫
在今年的湖南“两会”上,省政协少数民族界各位委员热议贫困山区教育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网民所关注的,针对湖南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若干建议。
梵017:湘西也是湖南教育水平最落后的地方之一,要确保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得起学,不输在起跑线上,如何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还有很艰巨的任务要做。
谷欣妍2013:看了温暖之痛那一季,再次哭惨啊。然后看了湖南后期拍的回访,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对学校的捐助。但还有更多镜头外看不到的贫困需要政府来出力来关注,让义务教育落实到更要落实好!
武汉陈志远: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要解决童工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广高中免费教育。孩子们读完高中再出来做事,就已经不是童工了,他们也已经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不会浑浑噩噩了。湖南一个贫困县都实行了高中免费教育,我们国家已经具备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实力了。
2.精准扶贫
连日来,出席全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围绕“精准扶贫”展开了热议。而在此之前,一部分普通网民和官方媒体也对此进行了讨论。
@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用制度让不愿“摘帽”的贫困县“让位”】“贫困县”让人艳羡,27年只增未减,个别县为不“摘帽”重金打点、费力包装。央广夜新闻调查,“贫困县”越扶越多,凸显考核与退出机制的必要。专家表示,要推行定向扶持,精准扶贫,对滥用资金实施一票否决制,多管齐下,才能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检察日报:#法治时评#【贫困户建档要把好监督关口】我国今年将完成全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要弄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这些致贫原因进行帮扶、帮扶效果如何。此外,贫困也是一种隐私,如何既能保证扶贫信息公开接受监督,又能保护个人隐私,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中国日报:【社论观点】精准扶贫、贫困县退出机制等扶贫工作创新是为了扶贫款物尽其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扶贫还应通过改革理顺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收入,保障低收入人群受教育的机会,促进其充分就业。贫穷不可怕,但有些地方穷过三代,就必须反思扶贫工作了。
机器人产业将成就中国梦:技术的贫穷才是贪困之因,而不是扶贫不力。政府应办公益技校让贫困者学习再就业。
晴天:只有扶贫对象被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扶贫济困才有根据,才能"量身定做"帮扶措施。
风雪燕山:这样好,把弄虚作假吃空额的治了。其实,印度扶贫早就是直接划账到人了。
caosheap:很好的事情。
3.产业扶贫
罗可大委员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大会上有关产业扶贫的建议引起舆论关注,一些网民认为在产业结构上进行帮扶是解决问题之道。
@农业博士:农村致富的困难有几点:1、绝大多数农民依然信息闭塞,没有致富的方向;2、对某种产业(养殖,加工等)有认识后,一般很难有资金启动,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持;3、对政府政策依然所知甚少(国家政策很多,但很少有基层乡村干部向百姓普及),无法合理利用政策致富;4、经不起失败挫折..目前中国的一些状况。
寻梦向前方:主要是知识、资金、环境问题造成农民致富道路漫长,在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加快信息与市场的对接,并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发展培育增收产业,城乡同步小康才能变成现实。
梁孔超:要在产业结构上帮扶,要找到适合扶贫的商业模式才可以啊,必须能给到能发展下去的出路才可以提高积极性,目前,中国最好的模式应该是赵永亮做的了。
4.其他
另有一些网民在贫困公益行动、媒体宣传报道和贫困地区现状这些方面发表个人看法,对一些媒体的作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给予肯定。
天理:看过湖南台变形记之后,我觉得国家应该把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地区的地址在一个平台上公布出来,然后,所有要邮寄到那的物品国家给出邮费。这样就能促使人们把那些过时的衣物,书籍,玩具。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我只是希望您这样有影响力的人帮忙呼吁一下,帮帮他们,人多力量大嘛!
blue黑暗扎基1992:湖南卫视聚焦湘西这一国家贫困地区,走进“化石级”苗寨—吕洞村,探索新闻节目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结合,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敏_taby:说到石门,这个湖南西北部不可忽视的小县城,用他自己的节气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也算奇迹!国家级贫困县起步,却用了让人惊叹的几年脱掉这一头衔。石门柑橘等特色经济产品迅速在全国打响知名度!看看现在的石门县城、尤其是火车站,已经俨然一文艺小城市的节奏!父母官们做没做事,看看当地的发展就知道。
红网舆情分析师:白杨波 袁思蕾
来源:白杨波、袁思蕾
作者:白杨波、袁思蕾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