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传播引导”打造清新舆论场

来源:叶梓吟 作者:叶梓吟 编辑:redcloud 2013-06-13 21:43:38
时刻新闻
—分享—

  成都市将以“做谦恭有礼的成都人”为主题,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文明旅游引导”、“网络文明引导”和“公共文明引导”等活动,重点整治行车驾车闯红灯,旅游乱扔垃圾、上网说脏话等不文明行为,提升市民整体文明素质,推动宜人成都建设。

  据报道成都市将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各级文明单位组建1000人左右的基本队伍,发展100人左右的骨干志愿者队伍和15人以上的网络文明特约评论员队伍。还计划在中心城区建立100支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和10个志愿服务岗亭。广泛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加入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围绕网络文明传播业务知识、网络博文写作技巧、网站用稿分析等,开展志愿者队伍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其网络操作技能和网络文明传播水平,充分发挥全市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平台的作用。

  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互联网的发展引领人类跨入信息时代,赋予了传播互动性、时效性、大众性、多元性的新特征,这些更为便捷的传播渠道,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更强化了舆论监督的功能。

  但互联网的虚拟性、自由性在造就开放舆论环境的同时,却也加剧了虚假信息、特别是虚假负面信息的传播。就以微博为例,你不断刷屏、置身其中,可你接受到的多是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拆迁悲剧、红会丑闻、人伦惨剧、官员吃喝、公车私用、群体性冲突、警察打人、企业污染等,仿佛身边到处都是坏消息。可这是我们的世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种种不光明事件,但互联网上负面情绪所指并非全部;网络上坏消息处处可见,不能代表说我们的社会基调是负面的;那些激昂的仇富仇官情绪并不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全部。

  可难就难在,这样一个充斥着难辨真假信息的舆论场,同时也是当下最积极、最活跃、最有话语权、最有影响力的舆论场。那么,如何弱化极端的、狭隘的、情绪化的声音,让温和的、理性的、建设性的声音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防止社会主流文化被多元网络文化侵蚀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成都市率先大规模的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建设正是迎着浪尖风口,对网络舆情的疏导做最有益的探索。当今时代,网络舆情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一个事件经由网络的传播与发酵,很有可能迅速升级为社会热点事件。如果单凭网络的自净与优化能力,很难实现舆情的自我净化,这一是需要网民在转发消息时坚持“批判性思维”,用好自己的“拇指话语权”,理性发声;二还需要传统媒体做好信息把关,坚决遏制网络不实信息的负面效果;另外,政府要尽量做到信息的多渠道、多阶段、多方联动公开,此外,法治上要建立依法查处和惩治机制。唯有如此,网络空间可净、社会百态可欣!

来源:叶梓吟

作者:叶梓吟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