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六小龄童“被死亡”拷问娱乐底线

来源:毛开云 作者:毛开云 编辑:redcloud 2013-05-27 18:42:00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13日凌晨,有微博网友爆料称,83版《西游记》孙悟空的扮演者演员六小龄童去世。六小龄童本人随后通过微博辟谣,并表示已委托律师处理,将对造谣者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3月13日重庆晨网)      六小龄童“被死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他本人回忆:“1987年我拍《西游记》时,播完前11集后因继续拍摄没有再播,也曾有谣传说我摔死了,那不属于恶意造谣,还是属于善意关注的。”六小龄童第二次莫名其妙地“被死亡”,完全属于无耻诽谤,难怪六小龄童出离愤怒,要用法律手段讨回公道了。      名人明星“被死亡”,早已不是新鲜事——从2007年8月8日琼瑶“被病逝”,到当年12月洪金宝“被异乡暴毙”;从余秋雨“被病故”、张国立之子“被捅死”,到任达华酗酒过度“被猝死”;从言承旭“被意外身亡”,到杨丞琳“被跳楼自杀”、刘德华“被枪杀”,尤其是文坛重磅人物金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两次遭遇恶意造谣:一次是2010年6月“被去世”,一次是同年12月6日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在香港圣玛利亚医院“被去世”……近几年网络上传出的明星去世的消息,内容基本为杜撰,而消息的时间、地点俱全,描述得绘声绘色,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了网友的疯狂关注。      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2004年出过一本书,书名叫《娱乐至死》。正如作家指出的: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当下,人们面临工作、生活、学习、心理、情感等多重“亚历山大”,需要释放、需要发泄、需要娱乐。当今时代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但并非每个人都必须达到“娱乐至死”的境界。      娱乐无极限,但娱乐有底线。六小龄童“被死亡”,娱乐的底线在哪里?你让别人“被死亡”,你乐了,别人能乐吗?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快乐,还应该带给别人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不但得不到快乐,而且不道德,甚至涉嫌违法,纵然快乐一时,必定乐极生悲。娱乐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妨害他人,不违背伦理道德,不违反法律法规。名人明星“被死亡”,应该扫进历史的陈迹中去了。      文/毛开云

来源:毛开云

作者:毛开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