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江投河少女事件:救援机制和社会心理怎么了

来源:舆情中心 编辑:白杨波 2020-12-09 09:58:47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近日,“安徽望江一名17岁女孩投河自杀,涉事民辅警被指救援不力”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一边舆论认为警方救援不力,难辞其咎;另一边舆论表示不应轻易苛责警方,呼吁静待全面调查结果。两方观点在网上激烈交锋;与此同时,施救未成功所暴露的基层治理问题,更是引发全网热议。

警察是否失职,网友观点两极分化

12月4日,一段以“安徽女孩在警方目视下溺亡”为题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显示,女孩跳水后,救援民警没有立即跳河施救,最终女孩抢救无效身亡。民警的救援方式瞬间被推到风口浪尖,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质疑。一些媒体报道中“注视”二字,更是直接就把警察送上了道德审判台。

12月4日夜间,望江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12月4日13时许,望江县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报警:望江县城吉水桥边有一女子欲投河自尽。接警后,处警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处置。在民警安抚劝导过程中,女子突然扑入深水区。处警民警展开施救,后将该女子打捞上岸,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涉事民警、辅警已停职接受调查。

截至目前,微博热搜话题点击量超过上亿人次,相关的几段其他视频持续在网上流传,“女孩在民警的注视下溺亡”等话题引发舆论对警方救援的大量质疑,认为警察行动迟缓,救援不力,难辞其咎。

图片

▲网友质疑救援不力

针对“见死不救”的质疑和指责,12月5日,当地派出所回应:“这是网络谣言歪曲事实,是无良媒体给我们的道德施压和道德绑架;警察不是超人,我们尽力了,真的尽力了”。同时,不少媒体刊发评论文章指出,安庆的事件确实是悲剧,但这一事件里没有恶意的加害。舆论不应该上纲上线、无限放大,并呼吁静待调查结果。中央政法委公众号发声表示:“没有依据事实真相的批评,只会让施救者寒心”。不少网民也呼吁,民警不会游泳,不应轻易苛责警方,希望大家静待全面调查结果。

图片

▲网友呼吁理性看待

一个心理健康的严峻课题

笔者对发生这样的悲剧表示痛心和惋惜。我们也确实需要对类似事件进行社会反思。

正如,南方日报《民警目视女生溺亡被停职,冤不冤?》评论提到的,苛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效的反思与改进才最重要。涉事警察有没有错,该不该处理,绝不应该受舆论的影响,还须依法依规依纪。

近年来,“警察下水救人”事件时有发生,十月份“绵阳警察因救人牺牲”“苍溪救人民警身亡”等事件还历历在目,不少网友也在网上科普不会游泳的人贸然救人会是什么后果。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命换命”的“正能量”报道,特别是抗疫期间,广大医护人员和党员干部、公安干警、武警官兵的向死而生。

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出现的自杀事件警示我们,光在警察同志舍身救人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无助于社会心理的真正治疗。警察担负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那是指你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对于一个一心寻死的人而言,再多的警察也只是救得了一次,救不了第二次、第三次……

当然,笔者不是说这次明显的救援不力可以被免责,望江警方也大可不必为涉事警察做过多辩护,该停职的停职、该反省的反省。正如微信公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所指出,“没有成功挽救生命的救援,就是失败,人民警察的‘人民’二字饱含了老百姓的期待,故在群众心中,未能挽救望江投河少女的生命,就是一次失败的救援。”引发众多网友转发,认为这是最客观理性的定论。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背后基层救援的缺陷。微信公号“半月谈”提到,前来救援的警察明显缺少一套高效有序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流程,救援过程无序甚至慌乱、基层各部门联动失灵、救援沦为“几个人干,一群人看”的尴尬境地等问题都暴露出了基层治理的问题。红网红辣椒评论《民警“注视”溺水少女:单纯指责民警意义甚微》也提到,作为个体的民警背后是整个制度在发挥作用,此次救援失败,不能归咎于民警自身“玩忽职守”,而是整个公安局接出警工作制度的漏洞。观潮君以为,这个漏洞主要是要进一步明确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施救、怎样施救,什么情况下可以量力而行……

图片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我们的年轻群体严重缺乏挫折教育,动辄抑郁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加强社会群体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严峻的时代课题!

我们不能因为有警察、有众人在身边就以为死一回是好玩的,甚至怀揣侥幸心理叫板一回。万一身边的民警“玩忽职守”呢?万一周边的人都是“围观的观众”呢?抑郁,是一种病,惟有社会心理更健康,才能更好地治疗这种病。

来源:舆情中心

编辑:白杨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