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两会六大舆论焦点前瞻

来源:彭娜 彭梦汝 作者:彭娜 彭梦汝 编辑:redcloud 2020-05-20 18:37:35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5月22日将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重历史使命叠加,国内舆论和国际社会都对今年的两会倾注关切。红网智库根据网上大数据,梳理出2020年两会最受舆论关注的几大关键话题。


  关注点一:两会时间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全球关注中国“两会时间”。两会时间确定前,网友和外媒都对召开时间进行猜测,以观察中国疫情控制情况和经济恢复情况。如路透社就曾发布消息表示中国或计划在4月底或5月初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代会第三次会议。

  两会时间的确定传递出战胜疫情的光明前景和坚定信心。两会时间确定后,主流媒体和财经类自媒体纷纷解读背后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环球网4月29日发文《如何理解两会时间确定对全国的政治意义?》认为,中国两会有了5月21日和22日在北京开始举行的确切日子,当天下午北京、天津、河北宣布从防控的一级响应降为二级,取消了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的隔离措施。连在一起的这些宣布是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已经牢牢控制住新冠疫情,开始进入全面恢复经济社会活动和常态化防控的新时期。网民@风云学会陈经认为,防疫搞得如何就看开学和两会,现在都定了日期,说明防疫取得重大胜利,政府认可。北京终于取消了朝阳区的高风险,降成低风险,外地低风险地区进京也不用隔离14天了。


  关注点二:疫情防控

  受疫情影响,今年,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等话题备受关注。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取得关键性胜利,但海外疫情并未完全得到控制,输入性风险依然较大,国内疫情也存在反复的可能,两会上如何应对常态化和如何展开国际合作受到关注,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聚焦医疗卫生领域,积极走访调研,为疫情防控、全民健康,建言献策。

  一方面,舆论高度关注下阶段疫情应对如何常态化。知乎《聚焦2020两会:前瞻分析与八大看点》推测本次两会可能将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写入报告,确立“全国统筹,因地制宜”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制度,防止国内疫情反弹。一些代表委员提出相关提案议案。如人大代表葛明华认为,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控任务非常重,他建议完善社区公共卫生体系,人员的培训,建筑设计等方面应预先有布局,可以借鉴人防方面的一些经验。

  另一方面,中国将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疫也成为热点话题。如中新网刊发的《疫情图前看两会,中国与世界共寻“化危为机”之道》分析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共寻“化危为机”之道。


  关注点三:经济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各国经济备受打击,一季度中国GDP下降6.8%,财政收入下降,脱贫难度进一步上升,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如何确定?财政赤字率会提高多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如何共商决战决胜大计,再展改革发展宏图,受到了国际社会各方普遍关注和热切期待。

  5月20日,经济参考报刊发两会前瞻系列文章,分析此次两会经济热点,包括经济增长预期指标、赤字率、降准降息、复工复产等。其中在该报的问卷调查“今年两会,您最关心的经济民生话题有哪些”中,经济增长预期指标得票率最高(13%),其次是“新基建”将迎哪些利好和稳就业还会有哪些行动(得票率均为11%)。

  国际社会同样高度关注疫情下中国两会如何提振经济。第一财经刊文《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两会” 学习如何重新激活经济》称,多国学者表示,中国成功控制疫情后,稳步复工复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恢复顺利,两会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弗里德里希表示,中国两会非常重要,这对德国和欧洲都有影响。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大家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工业恢复工作以及相关决定,对德国和欧洲所产生的影响。


  关注点四:脱贫攻坚

  今年是三年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完成脱贫任务、实现脱贫目标的最后一年,更是充满历史意义的一年。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全国两会的到来,不可避免的让“脱贫攻坚”成为媒体、网民、专家关注的高频词。海外人士关注两会将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哪些新部署,认为中国有决心、有能力如期完成重点目标任务。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结合国家统计局以及各地的脱贫数据来看,目前距离三年脱贫攻坚战目标的全面达成,已经近在咫尺。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应松懈。因为剩下的不仅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而且突如其来的疫情也给脱贫攻坚出了一道“加试题”,增加了脱贫任务完成的难度。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认为,2020年后的中国扶贫将开启战略性变革,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减少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绝对贫困问题还难以解决。中国要闯出一条新路来。

  《当战贫遇到战疫 中国如何答好疫情带来的“加试题”?》《做好疫情这道特殊的加试题》等文章称,驾驭时下“战贫+战疫”的复杂局面,最大可能对冲疫情对脱贫工作造成的影响,还需国家层面加强政策统筹、出台具体帮扶举措。两会期间,与会者料将为解好疫情“加试题”排兵布阵,为打赢决战出谋划策。网友们更是对两会如何部署脱贫攻坚给予厚望。


  关注点五:民生保障

  一直以来,“民生保障”都是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定调。2020年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热词榜显示,社会保障排第三。在微博平台,教育、养老、看病、住房、就业等话题持续升温。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民生话题备受重视。排在前列的热词多与民生相关,其中“就业”排在第三位。在经济下行压力与疫情冲击双重影响下,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今年有874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稳就业”成为亟待抓紧、抓实、抓好的大事。民众期待更加具体。比如,对“医疗健康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的关注,表明我国正朝着社会服务精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迈进,政府有所为,民众有所感。

  人民网调查报告还显示,网民希望“社保待遇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等等。加强顶层设计,努力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经验”,是网民的衷心期待。


  关注点六:外部环境应对

  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我国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世界经济下行,一些西方政客为推卸自身防疫不力责任频频向我国“甩锅”,一些西方媒体丑化中国形象,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思潮升温,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会如何应对外部环境新变化,无疑将是各方瞩目的一大焦点。

  《国是看两会|特殊时期的非常两会,有哪些不寻常?》一文中“关于中国如何因应外部环境变化?”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中央高层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种判断将如何影响中国对外政策,未来中国将以何种姿态与世界相处,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此间登场的全国两会,既是中国阐明对外立场、介绍外交政策的重要平台,也将是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香港文汇报《疫情加剧大国竞争 中国做好长期准备》一文中提到,全国两会上各方聚焦中国如何应对外部环境。专家认为,当前中美战略竞争角力呈现上升趋势,西方个别大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加大对中国打压力度,中国对此要未雨绸缪,做好长期准备。相信,中国立足自身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内外统筹,保持长期战略定力,可无惧外部压力。

来源:彭娜 彭梦汝

作者:彭娜 彭梦汝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