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究竟谁在损害鸿茅药酒的商誉?不懂舆论太可怕!

来源:胡永明 作者:胡永明 编辑:redcloud 2018-04-17 09:19:48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有媒体披露,因在网上发帖称“鸿茅药酒是毒酒”,广州医生谭秦东于三个月前遭厂家所在地内蒙古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罪名是“损害商品声誉罪”。谭秦东曾于去年12月在美篇APP上发布《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点击约在2000左右。鸿茅药酒声称,受此文影响,有两家医药公司、7 名市民要求退货,涉及货款近400万元,造成利润损失约142万元。

  该事件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医学界、法律界、媒体和广大网民纷纷提出质疑之声。截至4月16日,全网相关新闻达2231篇,APP推送1054篇,微博20769条,微信文章473篇。


  

  图:跨省抓捕事件相关舆情走势

  与谭秦东一篇不过2000次点击的网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上舆论广泛引用了一篇来自于人民日报社旗下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该文指出,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曾被江苏、辽宁、浙江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如此频繁遭受处罚的记录,令鸿茅药酒不惜动用地方警力进行跨省抓捕的法理依据显得不值一提,警方为此动用公权力更有执法不公之嫌。舆论普遍认为,与其给谭秦东的网帖贴上抹黑商誉的标签,鸿茅药酒更应该反思“违法成瘾”式自黑对自身商誉的损害。

  跨省抓捕酿成的这场舆论危机,让很多原本对鸿茅药酒究竟是药还是酒并无清晰认识的消费者快速警觉起来,各地经销商的促销活动一时也成为其涉嫌违反药品销售相关法律法规的明证,网传花费上百亿巨资打造的品牌形象面临重大舆论风险,未来销售前景有待观察。

  


  一篇从专业视角出发的科普网帖,一次本以为依法办事的跨省抓捕,搅动起一个巨大的舆论漩涡,这恐怕绝非鸿茅药酒所预见的。正如舆论所评价的,在这场纷争中,鸿茅药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其所谓因一则网帖而遭受的商誉损失已经远远不再那么重要,如何回应舆论质疑,说清种种被质疑之处,让自己脱离风口浪尖,已是求之而不得的当务之急。

  姑且不论鸿茅药酒是否如此不堪,仅就企业“维权”而言,即使谭秦东网帖所发布的信息有欠妥之处,鸿茅药酒作为一家颇具知名度的消费品牌,与批评者的良性互动和自我完善也当在情理之中,而绝非只有诉诸警力这一路径。比如在尊重事实也尊重作者的前提下,与原作者就欠妥用语进行沟通,并由作者自行修改;依法依规向网帖发布平台发送公函说明情况,申请做撤除或修改处理;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网络传言发布有说服力的信息;借助新闻媒体和各类医学行业自媒体,发布事实真相,寻求权威第三方支持;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发起民事诉讼等等。正如中国医师协会的声援所称,对于科普以及科普文章中一些不同的观点,应该欢迎大家讨论,但刑法的应用应该谨慎,而且体现出其谦抑精神。

  在轰动一时的2009年河南灵宝王帅案之后,警方在涉及网络言论的跨省抓捕问题上变得更加谨慎。特别是近年来,多数企业在处理网络商誉的问题上亦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能快速和解的绝不会诉诸司法。此次鸿茅药酒试图借用地方警力强力“维权”,又一次走上了跨省抓捕引火烧身的老路,让本已脆弱的商誉雪上加霜,更引出众多媒体和网民不断深挖企业背景,披露更多有待企业去澄清的事实,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面对铺天盖地的不利信息,鸿茅药酒恐早已后悔不迭,这也是其忽视舆论规律的重要体现。

来源:胡永明

作者:胡永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