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概述】
据网友的爆料:2013年6月1日,广西北海合浦沙田镇,发生大规模警民冲突。现场来了八车武警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一辆警车被砸毁,几名村民受伤流血住院。
又是一起官民冲突的地方群体性事件。这场冲突究竟缘起何事?究竟孰对孰错?冲突的焦点在哪?地方政府舆情应对如何?
【事件相关网络信息】
注:通过百度搜索,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大旗网等社区、论坛的相关帖子已被删除。
【事件经过】
- 2011年9月27日,新港综合通过申请用海的方式,获得了沙田镇167.5317公顷海域使用权。当地渔民之前长期停船的沙田渔港,就在上述工程项目的建设范围之内。
- 2013年5月26日左右,新港综合要求当地渔民把船开到其他地方停泊。而政府所让停泊的新地方,当地渔民认为条件很差。“遇上台风,肯定会有损失。”在沙田渔民看来,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 6月1日,有渔民拉着横幅在沙田镇政府门前聚集,对奇珠集团的开发、经营活动提出了抗议。因为在沙田镇政府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当地群众开始在沙田镇对达村委进港路口设置路障,阻拦车辆进入码头。在警察清理路障时发生了冲突。
- 6月5日,合浦县公安局在沙田镇镇政府和渔民居住地的墙上,张贴了很多份《关于严禁聚众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通告》,据当地群众称,《通告》张贴出来后不久,多名当地群众被公安机关拘留。
【焦点:沙田渔港码头】
2007年2月13日,合浦县水产畜牧局(后改名为合浦县水产畜牧兽医局)以68.8万元的价格将沙田镇水产站西北侧处土地6514平方米及建筑物(即沙田渔港码头)拍卖给奇珠集团子公司北海奇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者将其交给新港综合进行整合建设。
因群众质疑拍卖非法,合浦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又对上述标的进行了二次拍卖。在第二次拍卖公告里,拍卖参考价从68.8万元提高到了116.8万元,竞买保证金也提高到了60万元。
在看到拍卖公告后,有群众筹集了60万元保证金准备参加竞拍活动。不料,在报名时,拍卖中心却不予登记。
2009年10月9日合浦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原定2009年10月10日举行的第二次拍卖活动被取消。
在第二次拍卖被取消之后,合浦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再没有公开组织第三次拍卖活动。
【相关部门对沙田渔港的回应】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电话联系合浦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对拍卖情况进行采访,但未获得回复。
记者还就矛盾比较集中的上述沙田渔港码头相关问题向合浦县外宣办提出了采访要求,但截至6月25日0时,记者仍未收到合浦县委外宣办关于上述问题的回复。
记者欲就相关问题采访北海奇珠集团董事长郑琦并致电郑琦秘书,但截至发稿,亦未收到郑琦方面的回复。
【事件走势及传播渠道分析】
据红网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截至2013年6月25日11:30,广西沙田事件的关注走势如下:
从上图看,6月1日,该事件发生后,迅速传播。
6月2日~3日,信息首先通过微博和论坛传播出去,而网媒(纸媒)没有任何报道。此时,事件进一步发酵,沙田镇部分中小学学生开始罢课、游行。
6月4日,主流媒体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当天,新华网发文《合浦县暂停一在建工程确保渔民利益及合法诉求》,从该标题看,其避重就轻,合理引导舆论,效果较好。但如果能抢在民间渠道的消息之前进行报道,效果可能更好。
紧接着在6月7日,人民网也发文《北海合浦沙田事件致人死亡属谣言》,澄清网络上的相关“谣言”。新华网继续发文《合浦有关领导倾听渔民诉求称沙田港将永久停止煤矿经营》,逐渐平息事件。
但由于主流媒体介入太迟,直到6月9日,这一事件仍未完全平息。
6月25日,《中国经济周刊》刊发了关于沙田事件的深度新闻调查——《广西北海“沙田事件”调查被禁入的渔港》,比较全面、客观、深入的报道了此事件。引起较大关注,截至当天14:00,共有115个网媒转载,相关新浪微博达177条。至此,广西沙田事件终于脱去它“神秘的面纱”。
【应对情况】
6月2日中午,合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沙田镇与10名群众代表对话。
6月3日上午和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莫亦翔、市委常委、合浦县委书记麦承标、县长熊赤锋等领导在沙田镇与50多名群众代表对话,召开群众大会,认真倾听群众的反映和诉求。
莫亦翔表示,已要求新港综合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停止码头煤炭经营,确保周边生活环境质量;在港口施工过程中,港口将与渔民沟通合理安排渔船、渔排临时停放问题,并在现有码头范围内安排停车位免收渔民停车费;在港口建设过程中,因抽沙排水设施不完善造成群众农作物受损的,将按相关规定给予补偿;对于超出规定范围砍伐的红树林,按相关规定处理。
地方政府合浦县的及时处理,与群众沟通,再配合媒体的及时公开报道,事件得到有力的平息。但由于主流媒体介入较晚,使得网络流言大肆传播,如武警打死一名女学生。
地方群体性事件,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地带。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都是先封锁信息,与此同时处理问题,最后再适当公布事件的大致经过和处理结果。但网络时代,信息一般都很难彻底封锁,况且越是封锁,有些人就越是好奇,对于“漏网的信息”就越是相信,小道消息、流言就会漫天飞;而这时的主流媒体往往又缺位,最终造成信息的失真以及话语权的丧失。即使在事件后期处理得当,亦会对地方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
【网民评论】
由于主流网媒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较少,且无跟评。本分析只摘取了微博里的部分评论。从评论来看,网民认为这又是一起官与民争利的典型群体性事件,一边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边痛斥着当地政府官员。
@xmg:眼中没有百姓的利益,手中执掌着生杀大权,心中想的是小集团私利,口吐着流氓加强盗的黑话,民岂不反?
@节能砖家:广西沙田因渔船停放引警民冲突,部分学生罢课。又是官逼民反,给老百姓留点利益,大家共享发展,能有这样的事情?
@深圳魏峰:广西沙田因渔船停放引警民冲突,部分学生罢课。典型的与民争利。只对上负责,不顾百姓死活。
@就是一种心情:好像又是一起简简单单的与民争利事件嘛!问题是:官员们很热衷,可百姓们很反对。
@土麦郎:随意侵占和剥夺群众权利,然后再用国家机器强行平复民怨,这是某些官员擅长做的事;巧取豪夺民众利益,只想赚便宜,不想承担任何责任,这是某些开发商喜欢干的事。政府决策指挥棒操纵在开发商手里,民众没有话语权,纠纷和冲突油然而生。
@jjrjw:发展当地经济?这个当地代表了谁?是少数人的钱包还是普通百姓的利益?这不仅仅是国有资产贱卖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何警察总是出现在类似地点保护那些不符合百姓利益的一方,这还是“人民警察”?
【舆情点评】
纵观整个事件的过程,当地群众希望通过求助于网络舆论,以得到上级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基本做到了。而发生群体性事件后,政府希望平息事件。所以,通过迅速对话群众,满足其要求,事件也很快平息下来。对于地方政府,只能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来形容。闹腾了一番,该给的还是留不住。所以,与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只是,事件背后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沙田渔港码头,以及其中的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还需要继续深挖。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