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适房变福利房 媒体质问其存在有何意义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redcloud 2013-06-25 15:43:11
时刻新闻
—分享—

  2013年5月,有媒体爆出,深圳海关“为解决员工住房难问题”而修建的福利房——深圳海馨苑,不断有房源放租,并已有出售或准备出售房屋套现的案例。近日,公务员“福利房”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北京一个叫“广华新城”的在建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用地规模超过108万平米,总建筑面积为243.7万平米,计划建设83栋住宅楼。将来入住的人员除了公务员,还有央企职工。当然,房价仅为周围房价的五分之一,一平米净赚四万元,基本不成问题。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出现。

  一、来源分析

  二、媒体报道

  《潇湘晨报》发表题为《经适房成公务员福利如何“亡羊补牢”》的文章指出,诸多经适房在具体操作和分配中,已经让保障性住房的性质彻底失守。就此,仅仅按照管理办法追究相关者的责任,如隔靴搔痒,与动辄几十万元的收益相比,一个行政处分太过轻佻。当务之急,是对业已失守的经适房进行“亡羊补牢”。

  《扬子晚报》在题为《海关福利房揭出“撑死胆大”怪相》的评论文章指出,胆大就“捞钱”,胆子小就“受穷”,本质上是公权力的严重失范问题。“捞不捞钱”竟然完全取决于公权单位和公务人员自觉,这样的“自律”当然是靠不住的。能不能搞福利房,仅仅有一个原则性“不允许”的说法,却没有配套性的“禁令”,缺乏全国性统一的制度性安排,这就造成了各地此起彼伏的公务员福利房“牛栏关猫”现状。

  三、网友评论摘要

  网友“应届临时工”认为: 自经适房开工那天起就应该想到会存在这样的腐败,中国式腐败已经到了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地步,只是没想到这样的腐败居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隐匿那么久。

  网友“沪城学士”认为:公务员之所以成为社会争相报考的对象,因为公务员的吃住行都会变成有形或无形的福利,而且远远在一般人之上。一套福利房,就抵得上普通人一生的努力和梦想。

  网友“正理11”认为:广华新城卖给公务员,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产权,5年内不得出售,5年后如出售,获益的百分之七十归国家,不是福利房。广大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在北京根本过不上有尊严的生活。

  网友“许仙启示录”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早几年前舆论就抨击:经济适用房大部分会变成“特权阶层”的福利房、腐败房。

  四、相关背景

  北京:面向部委公务员和央企职工

  资料显示,这个名为“广华新城”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用地规模超过1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43.7万平方米,计划建设83栋住宅楼。据了解,这个项目将面向部委公务员和央企职工。对口单位公务员未来不仅可以用成本价购买,取得产权5年后,还可以根据北京市的政策转为商品房上市出售。目前这里的定向售价很可能是1万元/平方米左右。而周边东四环区域新房售价已经达到5万元/平方米。在这个项目中,有20%的住宅楼是提供给中石化公司的。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个项目支支吾吾。

  事实上,不只是在北京,全国多地均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包括一些特权企业存在着面向他们销售的“定向经适房”项目。

  郑州:仅1/3经适房供市民公开选购

  郑州市房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05年至2009年间,开发商上交至郑州市经适房管理中心供市民公开选购的经适房房源,仅占总房源的1/3,其余的都流入“暗渠”。

  据调查,流失的房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在繁琐的审批过程中,职能部门为了部门利益强留房源;二是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为便于疏通各种关系以及照顾自身社会关系,自行预留部分房源;三是管理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审批职能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索要房源。

  青岛:各级机关向公务员违规分房

  提起青岛,当地人都称之为“公务员小区”,因为这个经适房项目入住的都是青岛市各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其中的住户、青岛某机关公务员李先生告诉记者,青岛市公务员定向的经适房项目有好几个。

  记者了解到,除了市级机关公务员有这种“福利分房”外,青岛市各个区市也都有面向辖区范围内公务员的经适房项目。

  深圳:福利房20万买入卖400多万

  今年5月,有媒体爆出,深圳海关“为解决员工住房难问题”而修建的福利房深圳海馨苑,不断有房源放租,并已有出售或准备出售房屋套现的案例。2009年海关员工只需要以20-60万元不等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过百平方米的福利房。但是现在公然以450万元的价格叫卖,有人说这明明就是特权房嘛。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