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舆情观察:河北燕郊爆燃事件引发的网络次生舆情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柳纲辉 编辑:白杨波 2024-03-15 10:58:18
时刻新闻
—分享—

13日上午,有关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河市燕郊一店铺发生爆燃事故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大量关注。

当日10时许,廊坊市三河市三河市应急管理局通报称:13日7时54分,三河市燕郊一炸鸡店发生疑似燃气泄露引发的爆燃事故,应急、消防、卫健等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救援处置。

央视记者现场直播遭遇阻扰

除了事故本身引发广泛关注外,13日中午12时11分,央视2套天下财经栏目与事故现场记者进行直播连线,中途被黑衣男子挡住镜头,直播突然中断。另外,还有视频显示,一位身着央视总台工作服的记者,被十多名工作人员推搡、驱赶。上述视频引发了舆论关注。

多家媒体和大V当天就此事进行了评论。

澎湃新闻刊文《马上评丨牵挂群众安危,保障正常采访》,指出记者在现场实地报道事故情况,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也是对群众安危的牵挂和关心。在不影响现场救援的情况下,应当为记者的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这既是为了更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场情况,也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网友的知情权。无论如何,第一时间在第一线向公众报道的记者不应该被阻挠、干涉。

红网评论《挡住记者的镜头,遮住的是面向公众的“窗口”》:记者的镜头,是公众了解世界的“窗口”。在这个信息化、透明化的时代,公众对于突发事件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应当得到充分尊重。而新闻报道,正是实现这一权利的重要途径。事故发生时,记者们冒着危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的就是将真实、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消除恐慌情绪。知情权不仅是个人的权利,更是社会的责任。当今时代,公众对于信息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挡住记者的镜头,也是遮住了面向公众的“窗口”。竟,镜头或许是小事,挡住了公众的“视线”可就是大事了。

环球时报原总编辑胡锡进评论称,非常支持央视总台记者今天上午迅速赶到燕郊爆炸现场做直播报道,同时坚决反对当地警察阻报道,并且驱离记者。对非涉密且公众关心的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事件开展现场报道,这是新闻机构的权利,也是职责。各地政府应当在现场救援不受打扰的情况下为新闻报道提供便利,而不是干涉、制止。

记协表态:正当采访是记者的权利

13日晚21时31分,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刊文《正当采访是记者的权利》,针对央视记者采访受阻和另一段网传视频(一名穿着带有“CM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标志的女士说“我们三个央视记者被十几个人推搡啊……”)发声,并提出了三个问题:记者应该进行采访吗?记者是添乱吗?一纸通稿真能代替现场报道吗?

中国记协的发声,刷屏各大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百度、抖音等各大平台热搜榜。

14日凌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爆燃事故处置指挥部发布通报,主要对保障记者正当采访的不足深感自责,并向央视等媒体记者表示歉意

通报中称“由于一线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不强,方式方法粗暴简单,引发了记者朋友的误解和舆论的质疑,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指挥部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随后派员向相关记者朋友多次表达歉意。”

但是,官方通报仍没有平息争议的声音。

不少网民认为,河北地方政府的通报姗姗来迟!在中国记协发声以后才发通报,感觉很被动,“要是记协不发话,当地就不道歉?”

处置建议:科学有效应对舆情

首先,抓住“第一时间”。要把握“黄金节点”,1小时快速介入,主动发声,有效对冲舆情;4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赢得主动权;24小时内召开新闻发布会,努力“一锤定音”,如有必要,应当持续滚动发布权威信息,从而避免大众被负面流量的追逐者和极端误解者牵引,点燃负面情绪。争取短时间内利用网络发布信息,主动发声,避免延迟发布造成被动局面。

其次,实现有效回应。次生舆情的爆发,往往是随原生舆情产生的,因而对原生舆情的应对效果,对次生舆情的产生、发酵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回应之前,应对当前舆情态势作出多维度分析,突出回应网民关切,精准释疑,避免回应不当,引火烧身,激化矛盾,产生不必要的负面舆情。

最根本的,做好线下处理。先有事情,后有舆情。事故、事件、事情,都可能引发舆情。要想处置舆情,先要做好事情。在应对过程中需树立舆情意识,掘弃“亡羊补牢”的落后思维,做好线下风险防范,从根本上消解舆情危机的火苗,不要放任“小事故”滚成“大危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柳纲辉

编辑:白杨波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646847/59/136329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