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舆情点评:从响水特大爆炸事故审视基层形式主义

来源:卢永春 作者:卢永春 编辑:redcloud 2019-04-01 09:43:09
时刻新闻
—分享—
阅读背景

  截至3月26日12时,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已造成78人死亡。惨重的伤亡代价让社会各界十分痛心,围绕涉事企业安全生产环节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引发反思,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基层治理与监督“形式化”问题。


  3月23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召开会议指出,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十分突出,表明江苏省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吸取过去事故的惨痛教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上不认真、不扎实,走形式、走过场,事故企业连续被查处、被通报、被罚款,企业相关负责人仍旧严重违法违规、我行我素,最终酿成惨烈事故。会议要求,要扎实细致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

  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文章《评江苏响水“3·21”事故:是时候为形式主义送葬了!》指出,教训是什么?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回溯近年几起令人扼腕的重大安全事故,都有形式主义的阴翳。事发地陈家港化工园早已“劣迹斑斑”。当地部门对出事企业不是没有监管,但总结看来就两样:开会,罚款!明明“出事”早有预兆,却一路“整改”,一路“绿灯”。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随后发文认为,如果安全状况一直堪忧、安全隐患一直存在,那这都已经不是麻痹大意的问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不是刷在墙上的,挂在嘴上的,而应落实在行动中。

  过去一周,报刊媒体关于“形式主义”的各类评论文章有3100多篇,微信平台相关文章达到1.6万篇,总阅读量接近2226万人次。

  形式主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打虎”“拍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有效遏制了“四风”蔓延势头。但必须清醒看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仍然突出,每年被互联网曝光的群众反映强烈的舆情事件也较多,例如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江苏金湖过期疫苗事件均因监管不尽责引发问责风暴。

  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多起形式主义典型案例:如福建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国华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行动少落实差,仅以文件贯彻文件问题;大连市发改委原党组书记顾强等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消极应付,在市领导十几次批示提出要求后仍未重视,一味反复请示报告,致使问题拖延半年未得到解决。

  分析舆论热议的各类案例发现,形式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不作为、不负责、不担当。这些受到处理的党员干部,对上级的部署要求多数是机械地执行,照本宣科,层层发文、层层开会,急于高调表态和高调宣传,行动少且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虽认识到形式主义问题,却不愿对形式主义问题“亮剑”,把“向下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有些干部对形式主义问题,既深恶痛绝又深陷其中,将精力忙于应对上级检查让“领导满意”,对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诿扯皮。形式主义归根到底是慵懒怠政。

  3月25日,《学习时报》刊发文章《形式主义为何游而不离》认为,理想信念缺失、功利主义作祟、宗旨意识淡漠是导致形式主义硕鼠流窜的三大原因,呼吁通过严查形成震慑。

  面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一些地方执行面临的“肠梗阻”和走过场问题,一方面亟需加快推进基层微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形成先进的制度性安排,消除当前基层职能配置和政绩评价存在的弊端,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另一方面,积极释放基层活力,提高一线干部抓实效、干实事的动力与专注力,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

  前不久,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在基层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解决“痕迹管理”重“痕”不重“绩”问题,不妨多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声。

  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这起带血的教训充分说明,仅靠地方部门的罚款和不够治本的行政处罚,很难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当前,事故还在继续调查,需要尽快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一丝形式主义。

来源:卢永春

作者:卢永春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