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凤雅之死”:真相为何总是姗姗来迟?

来源:刘洋 作者:刘洋 编辑:redcloud 2018-05-31 15:44:43
时刻新闻
—分享—

  从5月24日微信公众号“有槽”发布的《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文开始,“王凤雅事件”再次被拉回公众视野。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2岁半女童王凤雅在5月4日因病离世,可她不会想到,伴随她离世的是众多网友对其家人的怒骂与指控,“诈捐”、“虐待”、“弃疗”一方面激起了网友无端的猜想与谩骂,同时恶意的谣言中伤也深深刺痛小凤雅家人的心。

  总结网络上对此事件的态度与争论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问题:王凤雅家人是否将替女儿筹来的善款给儿子治疗兔唇?王凤雅离世后余下的善款又去向了何处?随着对事件有关问题的层层追问,舆情不断升级,真相也一步步揭开。


  刻板成见助推舆情持续发酵

  据新浪舆情通全网搜索发现24小时内,与王凤雅相关的全网信息共有32157条。其中,微博 30016条,网站620条,微信491条,新闻374 条,客户端346条,敏感信息27504条。此次事件最能触动网民神经的是一直以来被诟病的农村“重男轻女”现象以及近些年来屡屡被曝的假借求助之名实则将善款中饱私囊的诈捐行为。网民在受到刻板成见机制的影响下,不自觉的任凭情感支配脑补各种情节,丝毫不在意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由此助推舆情持续发酵。针对王凤雅之死,在大量事实尚未确凿的情况下,一大批自媒体文章对此展开讨论与想象:纷纷将舆论矛头指向小凤雅的父母和家人,义愤填膺地指责与批判其“重男轻女”“禽兽”,挪用捐款只顾儿子安危不管女儿死活,甚至指控其故意谋杀女儿之罪。

 



  公众号“明白漫画”更以此事为蓝本创作的题为《“救我……”3岁女婴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借以文学手法,通过想象描绘细节,由此杜撰出一场“重男轻女”的悲剧故事。10万+的阅读量无疑强化了网民的刻板印象,网民情绪被激怒,事实逐渐脱离舆论。同时,由于王凤雅母亲并未及时公开小凤雅医疗费用以及捐款使用明细,一时间网友对其诈捐、骗钱行为深信不疑,由此加速舆情发酵。




  真相姗姗来迟引发舆情反转

  面对网络持续发酵的舆情与网民非理性的指责与谩骂,事实真相在情绪与观点中逐渐跑偏。为了进一步还原事实真相,媒体在持续跟进报道的同时各方也积极回应舆论质疑,由此舆情发生反转,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5月24日晚,此前已参与此事件报道的红星新闻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发布文章《用姐姐诈捐15万治弟弟的病?嫣然基金:弟弟的病是我们给钱治的》;

  5月25日,太康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再次回应称,(举报者)没有提供“诈骗”“虐待女童”相关证据,警方也没有了解到家属涉嫌犯罪的证据,因此未予立案。

  5月25日凌晨3点,“水滴筹”平台发布声明,表示王凤雅家属先后两次在该平台发起筹款求助,实际筹得款项35689元,并非网络上所传的15万元,表示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5月26日上午9时许,新京报跟进事件最新进展,王凤雅爷爷表示家属共筹集善款3.8万余元,会将剩余款1301元交给政府部门,同时出示了花销明细,以及部分支出收据。

  至此,随着媒体与各方的共同努力,新闻事件发生反转,事件主要疑点一一被解开,网友逐渐恢复理性,并表示静待更多事件信息的公开。

  笔者认为,真相虽至,但姗姗来迟,王凤雅家属已然受到伤害。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的脚步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而后真相时代,大众网民的“拇指”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




  后真相时代舆情风险管理机制的再思考

  情感先于事实,真相无处安放。后真相时代里,比起客观事实,网民的情绪、观点更能影响舆论,后真相时代下每一次热议的话题都与传统伦理相关,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致使网民极易在非理性情绪的影响下产生认知性偏差。刺死辱母案涉及的是人格尊严与亲子伦理,产妇跳楼事件涉及的是婆媳关系与女子生育权利,而此次,王凤雅事件触及的是中国几千年都还存在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真相被情感支配之后,舆情会在任意一点瞬时燃爆,而脆弱的慈善经不起网民无端的质疑与批判。目前王凤雅的家人深受舆论暴力谴责,同时所牵涉的相关公益组织“大树公益”也因为该事件,机构受到牵涉,数十个危重患儿的捐款项目被停。

  媒体时效性不足与片面报道引发二次舆情。网络技术的更迭加剧着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效性的矛盾,传统媒体在生产、传播以及调查取证信息方面的成本与时间要大大高于自媒体。这就导致舆情爆发时,专业媒体的失语和滞后性报道无法及时有效的地缓解舆情,网络上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化言论。同时部分缺乏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自媒体假借正义之名实则赚取流量,大量发表片面、煽动性信息,网民在猜测与质疑中一次次将舆论推上高峰,次生舆情也纷至沓来。在小凤雅事件中,主流媒体在24日舆情指数最高、网友情绪最为汹涌之时并未发声,同时,红星新闻大部分篇幅均围绕孩子家属一方展开,对志愿者的救助工作、资格认证等重要问题则避而不谈,也就引发了此后网友替志愿者打抱不平等二次舆情。

  涉事机构与相关部门话语延迟导致真相缺位。无论是之前的“杭州保姆纵火案”还是此次的“小凤雅事件”,事件涉及的“绿城物业”、“杭州消防局”以及“太康公安局”、筹款平台等相关机构与部门在舆情爆发时并未提供及时有效的细节与关键信息,在涉事机构与部门回应缺位、事实不明的背景下网民对此事件的质疑得不到解答,信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于是情感先入为主,真相渐行渐远,舆论持续发酵。

  笔者认为,后真相时代在面对社会民生舆情的风险管理时,无论是媒体、涉事主体或是相关部门都要以事实为基础,全面客观地发布真实有效的信息,及时披露与更新事件的细节与发展过程,从而有效满足受众的舆论需求,引导受众理性思考公共生活。

        文|实习生 刘洋

来源:刘洋

作者:刘洋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