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僵尸肉”成网络流行热词,这一热词来源于一条“海关总署于6月起,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的新闻报道。零食界赫赫有名的“泡椒凤爪”被曝是走私冻品的“重灾区”,除被曝光是走私品外,这些被查获的走私冻品长达三四十年的“肉龄”还令公众惊诧不已,新闻报道中以“70后”猪蹄、“80后”鸡翅等词来形容这些被查获的走私冻品,网络舆论场中,公众讨论热情因这条“僵尸肉”新闻被快速点燃。
网民戏谑不断 网络传播“滚雪球”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于6月23日12时20分发布的相关微博,被网友热转热评,排名第一位的热门评论是“70年的风爪一定要搭配82年的拉菲才好~”。类似这种戏谑性评论颇受网民点赞,在热门评论排行榜上,紧随上述评论的是“这是古董,赶紧上交给国家!”“老板,我要一包82年波尔多的泡椒凤爪!”“终于吃到了奶奶年轻养的鸡,哦耶!”等网民言论。网民们对这种黑色幽默已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点赞转发中发泄对“僵尸肉”横行于市的不满,相关新闻信息以这样的方式在网络间快速流传开来,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触动公众敏感神经。
事件疑虑丛生 舆论质疑监管职能部门失职
在新闻报道出来后,针对“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的记者观察,舆论场开始流传“这些肉质冻品大多是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质’被长年冷冻保存的”的说法,网易出品的《“僵尸凤爪”:吃得一时爽吃完火葬场》一文就“国家允许的肉类冷藏冷冻时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按2007年《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规定,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冻牛、羊肉原则上不轮换,每轮储存8个月左右。
“为了战略储备和稳定价格的需要,国家其实也会主动将大量肉类冷冻储存”的媒体言论,稀释了部分网民对于冷冻“肉龄”如此之长的质疑情绪,但同时,这也持续加重了舆论对国家相关部门监管出现问题的疑虑。《“僵尸肉”:小失职汇成监管的大失序》《“僵尸肉”入境谁该感到耻辱》《40年的“僵尸肉”是如何漂洋过海的》等评论文章,将视线聚焦海关、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监管职责,这些评论作者的共识是:在谴责某些不厚道的外国人的同时,更应谴责国内一些商贩利欲熏心下犯下的错误,也应看到国内多部门监管之下造就的“谁都参与,谁都不管”的局面。
事件催生反思 耻感传递促监管职能部门作为
此事在引发网民反感、愤怒等情绪和发出“要追责”、“要严惩”等类似声音的同时,更再度引起了部分国人的羞耻感。同样是食品安全问题,有人由此次事件联想到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现在消费者纷纷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这一出自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之口的言论还言犹在耳,这回“僵尸凤爪”事件已引起舆论质问:面对“僵尸肉”入境,是否有人感到深深的耻辱?新闻跟帖和微博评论中网民表述直白:弱弱地问一句,这些冻品,是如何大摇大摆地运进长沙红星市场的?那些“有关部门”是如何检测和管理的呢?!网络民意用不断反问的口吻,想将自身感受到的耻感借由社会民意扩散到国内负责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身上。而比起让这些部门感受到“耻辱”的同时,这种耻辱感能否推动各监管部门持续作为、有效作为则是舆论更为关注的。
舆情编辑 袁思蕾
来源:袁思蕾
作者:袁思蕾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