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罍王归湘”网络舆情分析

来源:彭娜 戴必珍 作者:彭娜 戴必珍 编辑:redcloud 2014-11-12 11:27:28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事件概述

  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宣布:有着“方罍之王”之称的皿天全方罍由湖南收藏家联合洽购,即将重归故里,入藏湖南省博物馆。皿天全方罍,全称“青铜饕餮纹方罍”,1922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该器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是目前所见商周方罍中最大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由于皿天全方罍珍惜罕见,出土后历经盖身分离的坎坷旅程,此前又曾错失三次合体机会,此番洽购成功,国宝即还桑梓的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舆论热议。媒体湘军在此次报道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和《三湘都市报》均积极发文关注动态,红网发文18篇,盛赞湖南省博物馆等多方合力铺就合璧之路,“方罍之王”归湘为富民强省加分发力,系列报道获得舆论好评。


   二、报道走势



媒体报道走势图(单位:篇)


  3月17日,@中华遗产杂志发表微博“王者归来”称,3月19日,纽约佳士得即将拍卖方罍之王。湖南省博物馆或参与竞拍,让国宝“团圆”。微博随后详细介绍了这件离散国宝的故事,引起不少网民关注,转发达72次。@长沙简牍博物馆官方微博于当日参与转发。

  3月20日7时,@佳士得国际发布微博称,经过与皿方罍当前所有者的积极沟通,促成了买卖双方圆满达成协议,“方罍之王”即将重归故里。11时,湖南省博物馆官网与官微证实称,湖南省博物馆将永久收藏。在该消息的助推下,当日微博关注度达到峰值。参与讨论的包括@南都周刊@荆州日报@湖南卫视艺术玩家等媒体官微和@梁国勇-联合国贸发会议、@易拍全球等业内人士。媒体和业内人士发表微评称,国宝合璧,楚弓楚得,乃国家民族之大幸;湖南收藏家群体功不可没。相较而言,媒体首发和关注高峰略晚于微博,3月21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和《三湘都市报》均参与报道。

  红网舆情系统数据显示,“方罍回湘”相关文章667篇。其中省内媒体发文107篇,红网以18篇报道居媒体湘军第一。各商业门户中,凤凰网和新浪网表现出极高关注热情,报道量分别为83篇和63篇。此外,还有微博话题共计702条。


媒体报道分布图


  三、舆论观点

  (一)媒体观点

  在此次新闻报道中,湖南媒体和商业门户表现出彩。省内纸媒主要做动态报道,如《长沙晚报》关注此番洽购过程是否顺利,皿方罍何时回家等现实问题,《湖南日报》和《潇湘晨报》从历史文化角度对“方之王”的历史渊源,湘土情结和此前错失的三次合体机会进行解读。网络媒体标题则多强调方罍流失时间之长,突出文物回归道路之漫长,如和讯网的“飘零80多年的皿方罍将回故里”,荆楚网的“青铜器之王颠沛流离近一个世纪”和新浪网“失散90余年方罍之王完罍归湘”等。此外,还有一些行业网站参与报道,如新浪旅游、凤凰文化、人民网书画和中国文物网。

  媒体除了围绕 “方罍之王”珍罕非凡,盖身分离命运坎坷等方面做动态报道外,还盛赞湖南省博物馆等多方合力铺就合璧之路,称其落叶归湘激起华人“祖国情结”,在此基础上,流失海外的文物如何追讨引发讨论。

  1.公私合力促成“国宝回家”成功案例

  前后为铺设国宝“完罍归湘”绿色之路的各方机构和人士,比如湖南省博物馆和馆长陈建明、“艺术长沙”举办者谭国斌、收藏家曹兴诚,以及多位藏家联名发表《华人藏家集体致纽约佳士得的一封公开信》……这些人堪称“非常之人”当之无愧。(红网)

  “方罍之王”青铜重器皿方罍之所以实现华丽落叶归湘,乃公私合力而成。这里面有湖南收藏家、企业家筹集资金,湖南省博物馆和政府支持,最终才得以完成了私人洽购。这是个比较成功的“国宝回家”案例。(红网)

  2.“方罍之王”归湘为富民强省加分发力

  “方罍之王”的回归,给湖湘文明古库又增添了一个筹码。它们与电视湘军、动漫湘军、出版湘军、路桥湘军,古今呼应,前因后果,互为注脚,相辅相成,构成了文化强省的巨大的立体背景,为建设文化湖南、两型湖南,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三景齐升,传递了又一个正能量。(红网)

  3.文物落叶归湘激起华人“祖国情结”

  “方罍之王”青铜重器皿方罍,实现“完罍归湘”的世纪“回家”之路,这不仅是湖南人的骄傲和自豪,还是我国收藏界和“史记”上的大事件,更唤醒了国人团结一心促成游离他乡的国宝回家的“中国情结”。(红网)

  4.追讨文物亟需建立长效机制

  这要求我们建立长效机制,政府和民间形成“合力”,一方面政府组织积极的与海外主要文物流入国签订双边协定,落实联合国公约,为追讨文物提供更加扎实、可靠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广泛吸收各方面力量,专门应对文化财产的追索。(红网)

  (二)专家观点

  著名收藏家朱绍良:说明湖南的藏家是很有觉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给湖南的藏家掌声。

  上海龙门雅集掌门人李亚俐:湖南藏家的影响力就已经开始显现。

  香港鉴赏家、翟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翟健民:这是中国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公司,公开私盘的第一樁!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季涛:私下里洽购完全合理,但是公开出来,难以让也喜欢这件青铜器的竞买家理解这种“霸道”的行为。作为国家博物馆公开说出这件事,有损于形象。

  著名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遂:文物回流民间集资购藏更好,首先民间行为比博物馆出资更有灵活性,可以减低博物馆的财政压力,同时在回归形式上更为低调、更为灵活,减少了官方色彩。

  业内知名瓷器、杂项鉴定家@骨董时光:万众瞩目的皿天全方罍经湖南方面与佳士得洽购成功,撤拍荣归湖南,以后也可能是这个趋势。各位,特别重要的文物收藏不要再有长久获利之心。

  (三)网民观点

  流落海外近一百年的国之重宝盛世回归,广大网民留言同祝“完罍归湘”。经分析,网民评论中“祝贺”和“心痛其他国之重器依旧流落海外”成为主旋律,此外有部分网民就此对如何加大力度推进文物回国和做好文保工作展开讨论。



网民观点分析(抽样160条)


  代表性网民评论摘录:

  我毋需粉丝:只要不毁坏在谁的手又何妨,何必花钱去买回来。有些东西要不是在海外当年破四旧之后能幸存的又能有多少。

  半闲空间:古物身首异处,总有合体的希望。只要得到珍藏就好

  南山祝余:不管在哪里,只要能够好好地保存下来就行。

  润古雅林:国之重器,盛世回归,庆贺!

  自在筱浏:流失百年,终于荣归故里呀。

  老竹根:建议在湖南省博物馆新馆落成之际举行隆重捐赠入馆仪式,对此事勒石记盛,垂范后人。

  马德光微博:祝贺湖南省博物馆圆合壁之梦。

  九砖学士21:庆幸的同时也觉得悲痛,国家孱弱之时,不知多少国宝流离失所?祝国家富强。

  亡灵诗人:哎花一亿多人民币买一个离散的文物,就为达成一个夙愿,个人还是认为不值。那些钱不如投到野外文物保护上,或者用于提高考古工作者待遇或者工作环境,岂不更好?

  茅庐草堂:皿方簋乃国之重器,流失国外已近百年,现用重金买回,心中虽略感酸楚,但亦可喜可贺。

  艺术长沙 :方罍之王得以重归故里,得幸于全球华人藏家共同祈愿,纽约佳士得积极促成与湖南方面得力举措!终楚弓楚得,国宝合璧!感激!庆幸!

  Curie居里:2000万美元,可不是小数目,要三思!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企业家联合拍来捐赠放馆里!


  四、舆情点评

  海外拍卖中国文物,总能刺激到国人神经,2009年圆明园兽首海外拍卖事件,就一度让网民愤怒。但此次“方罍之王”归湘却收获了“共襄盛举”“普大喜奔”的不错反馈,媒体湘军和新浪、凤凰等门户网站作为重要新闻策源地和推广媒体功不可没。《潇湘晨报》作为首发媒体,于3月18日最早关注方罍回湘一事,后续又多次发文关注进展,新浪网、凤凰网旅游、文化多个频道积极转载,转评中突出重器归家来之不易。《湖南日报》称“工作人员3天只睡10个小时”,网民纷纷留言呼吁给省博点个赞。舆论普遍认为,正是湖南方面的不懈努力,佳士得的积极协调,收藏界人士和媒体的热情响应,多方努力才让这件国之重器可以向世人完整展示其艺术魅力。

  为国宝回家不惜重金点赞,从这个角度来说,保护文化遗产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致共识,是群策群力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在文物流失尴尬问题上,应激励更多的博物馆和收藏家乃至政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发展事业作努力。对此,网民和媒体提出了诸多可操作建议,如鼓励民间组织、公益组织先行一步,推动民间运作和公益捐赠不断完善,政府和民间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等。回购国宝不止于拍卖场上一锤定音后的扬眉吐气,舆论场中反映的“国宝回家”以后的一系列问题更值得各方思考。

来源:彭娜 戴必珍

作者:彭娜 戴必珍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