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7月和11月连续关闭合肥两家门店后,沃尔玛在中国的瘦身计划——关店潮愈演愈烈。2014年3月4日,沃尔玛重庆南滨店正式停止营业;3月19日,沃尔玛江苏盐城店、湖南常德店同时关店;3月31日,沃尔玛位于马鞍山的两家门店也将停止营业。
沃尔玛闭店遭到了员工的激烈抗议和抵制。据外媒报道,沃尔玛重组中国业务计划正受到官方工会的挑战。在计划关闭的门店本月爆发的3场抗议中,官方工会至少参与了其中一场抗议。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前此若干沃尔玛闭店所引起的员工剧烈抗议和抵制,都是由员工自发进行的,但在3月19日,沃尔玛湖南常德分店的关闭引发的员工抗议活动则是在工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的,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热议。
一、舆情综述
常德沃尔玛关店员工维权事件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这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维权行动,官方工会的参与更是让维权行动成为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焦点。
从红网舆情中心对常德沃尔玛维权事件的监测结果来看,事件舆情主要发生在网站媒体、微博以及博客等三大舆论场中,在后续报道中,境外媒体的报道有所增加,事件走势和关注度都在不断持续上升。在微博中,主要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的微博发布消息为主,作为意见领袖,他发布的相关信息成为了网民每日关注的焦点;其次,在博客中,主要以“沃尔玛中国员工维权博客”为主,持续不断发布维权事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网民舆论。
据此,红网舆情中心对网民观点进行整体抽样分析,网民对此次维权事件的看法主要体现在六大观点中,其中,有32%的网民支持员工维权行动,与此同时,也有网民呼吁正确维权;而部分网民则对政府相关态度和做法表示反对。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消息,也有网民呼吁抵制沃尔玛。
事件涉及到工会和员工、政府以及沃尔玛公司三方,媒体报道、员工自身的呼吁、网民的评论让事件舆情变的更为复杂,舆情还在持续不断发展。
二、舆情关注度
(一)关注度走势
(二)微博情况
常德沃尔玛员工维权事件从2月份已开始筹划,但事件在微博中引发舆论是从3月中旬开始,结合关注度走势图和微博关注度情况来看,3月18日到27日,事件舆论出现一次高峰;从未来走势来看,相关事件舆情很有可能走向另一高峰,舆论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三)相关博客
此次事件舆情,除在微博舆论场中爆发之外,在相关博客中也引发了高度关注,主要以“沃尔玛常德店工会维权博客”、“沃尔玛中国员工维权博客”两大博客为主,持续发布了常德沃尔玛员工维权的慨况和进展。博客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事件,图文并茂让网民更加贴近事件、了解事件,是引发网民和各界权威人士以及媒体关注的焦点。
三、舆情观察
阶段一:舆情发酵——沃尔玛单方关店引发维权倾向
2014年2月,各方信息显示,沃尔玛公司可能有关店动向,这引起了常德分店(2024店)工会的警觉,2月21日,2024店工会在工会主席黄兴国主持下,召开了一次委员会议,讨论了公司可能出现的闭店问题,并拟定了具体、详细的维权计划,提出了如果关店,员工将提出的具体诉求。
2014年3月4日,2024店开始执行关店计划,没有提前一个月告知突然观点引发了员工的抗议,对于沃尔玛公司3月5日单方面贴出的《停业公告》和《员工安置协议通知》,员工并不赞同,3月6日,员工在水星楼沃尔玛区域集体表达诉求,强烈遣责公司不尊重人权、粗暴关店和剥夺员工劳动权的行为,维权行动开始。
3月7日,常德当地各报纸、常德红网、常德论坛、百度贴吧相继刊登出2024店闭店的新闻!员工的维权行动引起了政府,媒体及各方关注,舆情开始发酵。
阶段二:舆情发展——协议未达成引发对峙
3月7日之后,沃尔玛常德工会主席与市总工会进行了沟通,3月13日,2024店工会终于收到了市总工会的回复,表示市总工会一直在全程参与,并要求员工理性对待沃尔玛停业这件事情。
3月14日下午,2024店工会出席了由地方政府、派出所、地方工会以及沃尔玛方面的代表参加的斡旋会议。但并未达成协议,3月17号,沃尔玛的区域总监来到店里企图强行执行请仓,与保卫梯子的商场员工发生对峙。3月18日,警方直接出动警力协助沃尔玛打压工人的维权活动,一名女工倒地受伤,常德分店员工的维权活动引起网民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事件舆情走向高峰。
阶段三:舆情高峰——多方力量介入将舆情推至高峰
3月19日,员工继续集体维权,商务局雷局长率队前来帮助资方撤离,指责员工和工会违法,并声称要调派警察前来抓人,维权行动陷入僵持阶段,中华总工会也介入维权行动中,甚至给美国方面发出信函,沃尔玛工人维权博客也发出呼吁信向美国工会求援,称维权人员遭到了当地政府殴打、拘捕等不公正对待。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内外媒体以及相关维权组织、专家和网民的关注,舆论焦点从维权上升到“与境外势力勾结的政治事件”,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工会介入常德沃尔玛闭店‘不寻常’”,境外媒体开始关注报道事件进展,网络舆情走向高峰。
在微博舆论场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以及劳工互助网的微博对事件发展进行跟踪报道,从3月19日到26日的相关微博发布引发了网民的高度关注和评论,转发量也持续升高。
阶段四:舆情持续发酵期——媒体追击报道
3月26日,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微博舆论情况有所平息,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媒体不断跟踪报道,与沃尔玛闭店的相关新闻层出不穷,网易网3月27日凌晨四点发表“沃尔玛涉嫌违法解聘员工,一月内连关5家门店”新闻到下午两点转载量达42条,网民评论量达322条;凤凰财经发布的“沃尔玛疯狂扩张留‘后遗症’,本月连关6家店”也引发了网民的评论。
事件在微博舆论场中,关注度也不断上升,常德沃尔玛维权事件网络舆情在这些相关新闻和微博场中持续发酵,走向另一个舆论高潮。
四、舆论反响
(一)网友观点
观点一:支持员工维权(32%)
@沙海金地_36973:中国工人通过工会对外企提出要求,这是一大进步;在中国企业工会组织很少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维护工人权益作用。
@醒眼醉人:常德沃尔玛工人是新时代的榜样!下岗、失业、被剥夺生存权利者联合起来。
@顺义刘建伟:不合法律程序的关店,就是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支持劳动者依法维护权益!当地政府参与清场不妥!
观点二:呼吁正确维权(11%)
@罗木辛火华:维权可以,请使用合法途径,不要以为用维权,弱势等做理由,就可以成为违法的借口,就像上次幼儿园给孩子喂毒一事,当事人都被警方控制调查了一些家长还组织起来堵马路。以暴易暴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还是那句话,就算你杀死了一个即将枪毙的死刑犯,你也是犯罪,这就是法律!
@阿房宫工程项目部:关于评论维权,是不应赋予政治动机和前瞻的,因为中国文化注定,那虽是社会态势毫不容情下的必然,但毕竟还是遥远或说无视现实的梦,没有个体参与的发端,组织和领袖反而是有害的,世界工运史上的民国事件走向反面,就足以说明问题,我以为应少坐以论道,多起而呐喊。
观点三:政府应妥善处理事件(19%)
@孟子君律师:现在的警察为何喜欢站在老板一边插手劳资纠纷?是老板出钱请的警察,还是老板买通了可以动用警察的官员?纯属合理怀疑。
@肖-雪慧6:政府长期的、习惯性的滥用警力,把警察推到跟维权民众对立的第一线,已经导致警察部门和很多警察职能认知的错乱、颠倒。这个拥有和运用特殊权力的部门发生这种变异,很危险。
@山西的韩东方:政府引火烧身将劳资纠纷转化为政治对抗的经典作!在国企时代,政府这么干虽不能接受但还可以理解,可时过境迁,今时今日,政府与全世界头号反工人跨国公司联手镇压工人合法诉求,何必呢?
观点四:质疑工会(13%)
@Mc苗:中国工人向美国工会求援?我们号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那些人去哪了?
@QD-Y:中国的工会是行政化的,是政府的一个机构,怎么可能真正为基层工人说话!
@黄蕴章:资方能够假手衙门权力黑工人,这又佐证了工会还未具备维权的平台功能,仍属维稳的组织。
观点五:呼吁抵制沃尔玛(11%)
@景祥99:我提议,在沃尔玛纠正错误,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前,拒绝到沃尔玛及其下属商场购物,抵制沃尔玛,直到它遵守中国劳动法律,尊重中国工人权益为止!
@昌平赢家:沃尔玛,对中国老百姓放尊重点!中国的消费者们,用脚投票,反对沃尔玛违法关店,反对地方政府暴力打压维权工人,支持常德、马鞍山分店工人维护劳动者权利和尊严的正义行动!
观点六:其他(14%)
@DU撰:工会能否起作用取决于是否拥有用于反制的法律手段。
@网海箭鱼:直面劳工诉求,需要气魄,而正是侵权者缺乏的。
@湖涂0601:在市场经济中,就业失业为常态!我理解打工者们的诉求,但这违背经济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行为准则!我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执政当局,把这么多年老百姓辛苦赚的钱用在钢筋水泥上而没有积极建立一个全覆盖有尊严的福利体系,失业者毫无所托总有一天全掀起滔天巨浪,再多维稳经费也挡不住这个怒流!
(二)专家看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常德沃尔玛店不按法定程序关店,员工因合法权益遭到侵犯而奋起维权,当地政府一边倒,表示将派遣干部和警力清场,保护资方撤离。履行工会职责的工会主席黄兴国因而向社会各界请求关注和支持!工会主席公开站出来履行维护工人权益的职责,这是极为罕见而宝贵的勇敢正义之举,值得全社会保护、珍惜和学习!
@汪正楼V:涉及到关店裁员等大事,沃尔玛难道没有专业劳动法律师为他们进行策划吗?为什么总要用激化矛盾的方式,只要方式方法正确,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同样可以创造和谐的劳资关系。
五、总结
此次事件不是突发性舆情事件,维权行动是在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在自媒体时代,通过网络来维权已是常见之举,但常德沃尔玛员工维权事件它所引发的舆论从前期微博客到后期媒体的关注,逐步形成了重大舆论事件,值得关注。
事件涉及的到三方主体——工会和员工、官方政府、沃尔玛公司,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来看,起舆论主导地位的是工会和员工这一群体,他们通过微博客来引导舆论,呼吁媒体、网民以及各界权威人士来关注事件;而作为对立方沃尔玛公司从事件发生到现在还未发布任何正式说明,对于媒体和网民质疑为什么关店、是否属于违法关店的一些焦点,并未给出任何解释,在这些方面,沃尔玛公司的危机公关与舆论引导存在一些缺陷,这让事态发展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官方政府的一些举措也存在一些缺陷,警方的介入更是让一些网民表示反感。
综合事件来看,在员工诉求未得到认可之前,相关舆情还将持续不断发展,沃尔玛闭店潮也将引发新一轮舆论高峰。而且,从舆情走势图上看,前期以微博为主的民间舆论占据主导地位,其持续的“维权”已引起媒体的关注。从走势图上看,3月27日,媒体报道量飙升。一旦维权员工的行为引起媒体界的广泛关注,舆情将会再度升级。
红网舆情中心就此次舆情事件提出相关建议:
1、事件矛盾关键点是员工诉求,平息舆情的主体是沃尔玛公司,因此沃尔玛公司应及时回应员工诉求与舆论关切,派出专业代表与工会代表进行洽谈,以最大能力实现和谐的劳资关系。
2、鸵鸟政策不可取。沃尔玛公司作为全球500强,先进的管理理念、危机公关理念不应对中国大陆区别对待、区别实行,应站出来,勇于面对问题,面对员工。否则,一旦事态不断扩大,只会使沃尔玛在中国的品牌形象一跌再跌,最终丧失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失去中国市场。如民间舆论场中,约有11%的网民呼吁抵制沃尔玛,就是不好的苗头。
3、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次维权事件中,商务局以及警察的逐渐介入,使事态逐渐复杂,同时,其过度的行为已招致了部分舆论的反感。因此,政府应在此事件中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促成沃尔玛公司与员工的沟通、谈判,甚至给沃尔玛方面施压,并维持现场秩序。而不是以生硬的行为方式介入其中,致使事态不断扩大,发生次生危机。
来源:彭梦汝
作者:彭梦汝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