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0123】今日全国主要网络舆情数据

来源:朱孟洁 作者:朱孟洁 编辑:redcloud 2014-01-23 17:56:12
时刻新闻
—分享—

  据红网舆情研究中心监测系统显示,1月23日全国主要网络舆情数据(截止至16:00):

  一、今日热点

今日热门新闻点击量排行

序号

标题

来源

点击

1

印度老虎连吃三名妇女警方追杀两周将其击毙

人民网

3578832

2

北京井下蜗居老太放弃工作回京仍捡破烂()

京华时报

1651485

3

苏州官员KTV拥黑衣女亲密照曝光纪委称关注

大洋网

1120133

4

中央禁令或剥夺公务员超国民待遇含金量萎缩

中国新闻网

693887

5

温岭杀医患者坚称医院造假要用生命换真相()

京华时报

391786

6

中纪委1天通报7名官员落马为十八大后最多一天

北青网-北京青年网

368748

7

广东再现"癌症村" 居民称当地生产粮油不敢吃

新华网

245491

8

安倍回应中日关系:勿重演一战前英德故事

新华网

226293

9

习近平等23名领导人出席深化改革小组首次会议

新华网

201201

10

担保公司遗言:"4万亿政策"退潮十几名客户死亡

新京报

146263

 

 

序号

热门微话题

点击量

1

如何与“00后“做朋友

 

2

准备过年了

1587

3

小年到

238

4

吐槽妈妈说过的狠话

155

5

方舟子欲打假“中国雨人”

35

 

 

  二、今日热评

  1.张卫斌:市委书记的“我会干掉它”让人读不懂 来源:红网

  21日下午,江西省长鹿心社参加南昌代表团全团会议时强调,“城市要三分建,七分管”,他对坐在一侧的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和市长郭安说:“我有北京到南昌来出差或调研的朋友讲,南昌给他们的印象比较乱,说旧城建设见缝插针,马路上电动车夹在机动车里乱窜”。王文涛立即插话表示,“我会干掉它”。(1月22日人民网)

  新闻报道说,听到王书记幽默的回答,底下的代表们会意地笑起来。我不在现场,王书记的“我会干掉它”是不是幽默不得而知。不过,王书记的“我会干掉它给”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幽默,我理解更像是对省长发出的豪言壮语。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拍胸脯,写保证。不知道“底下代表们”是如何笑得起来的。

  南昌给外地人的印象比较乱,旧城建设见缝插针,马路上电动车夹在机动车里乱窜。这让省长的脸上无光,省长因此要求“城市要三分建、七分管”,也算是对市委书记善意的提醒。这时候王文涛应该耐心倾听,而不是马上插话说“我要干掉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试问:对于南昌城市乱象,身为南昌市委书记的王文涛难道不知情?为什么要等到省长发话了,才发誓“我会干掉它”呢?你早在哪儿了?因此,王文涛说这话的时候虽然豪气冲天,牛气十足,却少了一点底气。

  全文阅读:http://hlj.rednet.cn/c/2014/01/23/3259001.htm

 

  2.罗志华:“火车票涨价论”为何遭拍砖 来源:网易评论

  茅于轼的“火车票涨价论”一出,网友迅速反应,不出意外地引来板砖无数。在网易的数千条跟帖当中,批评的声音占了绝大多数,支持者寥寥无几。

  然而,冷静而认真地审视茅于轼的观点,就会觉得不无道理。火车票涨价的确对分配铁路交通资源有好处。并且,茅于轼的观点有一个前提,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而价格对资源调配所能起的杠杆作用,也的确是经济学界的一大共识,许多紧缺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是通过价格来调控的,而紧缺的铁路交通资源,当然也符合这一经济理论。

  但是,批评者并不会以经济学的理论与之辩驳,他预设的“经济学角度”不再是前提。也就是说,他的观点不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被放在更广泛的领域来评判。而单纯在经济学方面的正确观点,未必通用于其他领域;一定语境下的正确观点,离开了这一语境,也许就失去了讨论的基础,因而也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了。

  全文阅读:http://view.163.com/14/0114/11/9II0RG3200012Q9L.html

 

  3.办公室整改要防形式主义留后手 来源:法制日报

  虽然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场办公室清理整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表示,去年中央国家机关86个部门和单位清理腾退的办公用房面积为365万平方米。之前口口声声叫苦办公场地不够的部门也现出了原形。不过在清理过程中,走形式主义的其实也不在少数,比如有的采取打隔断的办法,有的将办公面积转为公共服务用房,这样就能多设几个保管室,多弄几个档案室,多设几个接待室等等,有的甚至在办公室多增加几张办公桌椅,便可以很轻易地逃避检查。

  虽然在目前的自我清理中,有严格的人均占用办公室面积的标准,也有相应的编制设定和办公楼面积要求,但有一点却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被纳入公用面积的工勤人员办公室、保管室、档案室、接待室、文印室等等,并没有明确的标准限制。于是对于一些超标的办公室来说,很容易就能应对检查,打一个隔断并挂上接待室或者其他名称,便可以轻易过关。如果这样,很显然违背了清理的初衷。

  全文阅读: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1-23/5771138.shtml

 

  4.付小为:切勿把海外移民当危机 来源:长江网

  对照近年来国人海外旅游购物、求学、投资等一系列丰富信息,上述数据一点也不让人意外。甚至可以说,这些数据恰恰来源于所有个体信息的汇总。只不过,现在有了更为确切的统计,将零星的“片段”整合在一起,得出了一个趋势性的结论,但这样的动向本身算不算一种趋势,我是持有疑虑的。

  本质来说,一般性移民和投资移民并不完全相同。虽然两者都与个人意愿相关,但前者更大程度上与个人自身发展需要有关,而后者则包括了资金的处置、利益最大化等不限于个人考量的因素。就移民而言,除了人的意愿,流出国和流入国的相关法律政策也很重要。

  综合这些因素,不难看到,这些年,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整个国家显得更加自信,体现于对外层面,以往的一些对外交往限制在减少,个人可以更自由地“外出”。相应的,国家国际地位在提升,其他国家对国人的入境限制也在减少。加上个人经济条件的改善,企业海外发展的可能与需要,移民意愿能够很快地转化成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被归为“趋势”的“移民潮”,只是全球流通更为自由的情况下的一种自然的情态。更确切地说,人、资本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进出出很正常。

  全文阅读:http://news.ifeng.com/opinion/economics/detail_2014_01/23/33271117_0.shtml

 

  5.王石川:被春晚改变的冯小刚 来源:新民晚报

  春晚总导演是个烫手山芋,冯小刚只愿意玩一票,不外乎三点原因。其一是累。春晚工作量远比导一部电影耗神得多,压力山大,却得挺着,冯小刚希望“明天就是年三十”,可知他是多么渴望摆脱这场“噩梦”。

  其二烦。累倒不怕,怕的是心力交瘁却施展不开手脚。冯小刚坦言:“我对春晚的改变远不如春晚对我的改变。我对春晚的改变,如果能有5%至10%就不错了。”这话耐人寻味,连“小钢炮”冯小刚都哑了火,都成了被改变的对象,可知春晚导演确实不好当。“春晚有春晚的规律”,绝非虚言。

  其三怕。怕什么?挨骂。按说喜欢骂人的冯小刚应该不怕挨骂,但恐怕没有谁真心愿意听骂声,此前《私人订制》被质疑,冯小刚不是恼羞成怒、恶言回应吗?好在冯小刚已有准备:“无论春晚弄成什么样,都是会挨骂的。看春晚是一个习惯,骂春晚现在渐渐也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时尚了。”既然如此,万一春晚播出后被吐槽,冯导还得悠着点,别急赤白脸与观众对骂。

  其实,观众愿意骂并非坏事。骂,起码说明他们关注并观看了央视春晚;骂,是希望央视春晚越来越好;骂,更是一种必然,二三十年前国人的文化消费很贫瘠,除夕那天一家老少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是享受,如今国人个个堪称美食家,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吃个够,口味越来越刁,面对老态龙钟的春晚年夜饭,当然更挑剔、更要说三道四了。

  全文阅读:http://news.sina.com.cn/pl/2014-01-23/152129327880.shtml

 

来源:朱孟洁

作者:朱孟洁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