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房养老”政策舆情分析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redcloud 2013-09-26 21:44:51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事件概述

  9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称我国将有规划地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此文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媒体和民众的密切关注,有关养老的话题再度火爆。

  据媒体介绍,"以房养老"试点在国内并非首次展开,只是进展不大。面临70年产权问题如何解决、"到期"的房子如何养老、"以房养老"会否随着房价泡沫的破裂而成为新问题等一系列障碍,目前业内对“以房养老”模式大多持保留态度。

  而就在此前数日,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主要参与者、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抛出建议:养老金领取时间推迟到65岁。当被问到中间15年退休者如何生存时,她表示,男性退休后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人可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此言论引发网民强烈抨击,据媒体称遭到“九成四网民的反对”。

  附:“以房养老”:其全称是“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俗称“倒按揭”;老人把已经付清贷款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房主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放给房主一定数额养老金,房主去世后,房产归金融机构所有;这一“逆按揭”式的养老保险方式,发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是增加养老资金来源的金融创新产品。

 

  二、媒体关注

  三、媒体观点

  《以房养老还需持续闯关》人民日报

  http://star.news.sohu.com/20130916/n386625480.shtml

  不过,好的政策构想还需配以成熟的政策执行环境。此前,北京、上海曾有过以房养老的探索,但效果欠佳。瓶颈的确很多:代理机构信用体系不健全、经营管理能力也有限,公众不愿也不敢抵押房屋;房地产市场走向扑朔迷离,使这一政策缺少建立在“精算”上的基础,让双方心有惴惴。更重要的是,即使能够厘清养老支付的责任边界,在中国文化中,以“卖房典地”的方式来养老,也会遭遇伦理和心理的双重阻力。以房养老要达到预想的政策效果,这些都是要破除的障碍。

 

  《别急着给“以房养老”泼凉水》中国江苏网

  http://bj.house.163.com/13/0916/11/98SVOT2O00073SD3.htm

  “以房养老”将全国试点,试点即是探索,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义。今天有许多人不认同“以房养老”,不等于明天也不认同。这些年,有多少事物不是都经历了“先拒后迎”的过程吗?

 

  《愿以房养老的理想早日照进现实》春城晚报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9/16/content_2119691.htm

  相当一部分民众质疑以房养老,我觉得潜在的、也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担心政府推卸养老责任。必须明确的是,以房养老只是给部分公民提供了一种养老方式的“增量”选择,政府所承担的公共养老责任不能因为以房养老而有一丝一毫的减弱。

 

  四、网民观点(抽样调查结果及观点选摘)

  【对此政策表示支持】

  新浪用户@杨红旭:“倒按揭”,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创新!将住宅与人、与老人、与晚年幸福相联!房子是为人服务的,欧美社会看得很透彻,所以认可这一做法。但中国,受制于伦理,需要接受的过程,但最终会成功!当然,要处理好70年产权的问题。

  新浪用户fanshmanu:无奈现在不懂的喷子太多。

 

  【“以房养老”是另一种房奴的表现形式】

  腾讯用户微评天下:简单说吧,你拼到30岁有了首付能力,60岁刚还完贷款。便抵押房子养老,说是活了一辈子,其实你为政府和银行当了一辈子奴隶。如是而已。

  腾讯认证用户每日经济新闻:年轻时一个月交几千按揭,到头来还得抵押房子换点养老金,一天房奴一辈子房奴…

 

  【猜测此政策出台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腾讯用户笑流:""以房养老"和"城市大面积棚户区改造"为下一轮房地产市场投资热增添了故事,在这种故事的渲染下,房价再怎么疯狂都不是什么传说!

  腾讯认证用户韩令国:【以房养老】政策的出台,是政府甩包袱的行为,尽管多数人不看好政策,但它仍会继续实行下去,同时,由于这项没人味的政策出现,今后的中国房价会保有持续上涨的推力,也就是说,二三线城市房价泡沫破裂的希望已经幻灭,四五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的压力再次形成,买房趁早,别信经济规律…

 

  【不赞成“以房养老”政策】

  腾讯用户両仚恏漢:清化大血叫授才高九斗,真是国之东凉,想的都是好点子,再省点,65岁以上的支持让安乐死,想不死也行,每月向国家交若干的生存税,年龄越大交的越多,这样一举两得,养老问题解决了,国家收入也有了保障,才能体现天朝的优越性嘛。

  腾讯用户心若止水:几年前曾经流传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关于住房的笑话,花未来的钱还是为未来花钱,最终推高房价,打造出许多的房姐房妹,我看以房养老又是一个笑话,就是要未来花现在的钱,可现在大多数的人还在为还房贷而挣扎,子孙又该怎么办啊?真让人质疑是不是会解决养老问题?

 

  【“以防养老”挑战中国传统观念】

  新浪认证用户刘戈:以房养老在全世界都不是主流的养老方式,只有极少前卫人士或鳏寡老人参与。在家庭观念十分传统的中国社会,以房养老更不可能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真正的以房养老是有大房子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当房东,这也会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养老方式。试图把以房养老鼓捣成主流养老方式的人完全生活在金鱼缸里。

  腾讯用户李国政:一直以来,我们推崇社会养老模式,但老百姓很难接受养老院,钱的问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统观念障碍,一句"养儿防老"已是千古流传;现在,不管是不是因为社保基金严重亏空无力延续,抛出"以房养老",依然是在挑战几乎不可能改变的传统:父母咱能不给孩子留点东西?

 

  【对政策实施环节的忧虑】

  腾讯用户窝煤吻花:在法律和各项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抵押之后,子女没有了继承权,还会伺候老人吗?老人拿了钱没能力照顾自己只能住养老院。或者直接委托中介出租置换老年公寓服务,那么这个中介是谁呢?最后还可能是银行和保险机构。他们是最终的受益者,而我们将一无所有。

  新浪用户光阴似金啊:有了“以房养老”,第一代外企私企打工仔们未来退休时,国家就可以说,你们的退休金已经通过廉价商品房提前发给你们了,不要指望养老保险了。

 

  【关于养老制度的提议】

  腾讯用户燕子:我国首次提出"以房养老"。何不在小区内与幼儿园同步建设"托老所"让老人也在家门口养老,一方面省去子女往来奔波探望,二来老人和子女同住在一个小区,儿女随时随地都可以来探望,不会有被遗弃感。

  新浪用户此去经年又如何:以房养老不能成为政府推卸责任的理由。没房的老人怎么办?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什么样的论调都不可怕,出现什么样的试点都有可能,但有限政府不能忘记自身责任与义务,一推了之,只会民怨沸腾。

 

  【调侃】

  腾讯用户如锋转播:"以房养老"原来不是政府发给老人房子用来养老啊

  腾讯用户彩霞满天:无聊的时候,筹谋一下自己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俺没房!政府养老,不靠谱!子女养老,负担重! 入狱养老,我看行!

 

  五、舆情总结

      与以往舆论热点事件不同,此次关于“以房养老”事件的媒体关注度高于舆论关注度,从百度新闻的搜索量来看,相关媒体报道达到54万条。从舆论观点抽样来看,超过半数的舆论反对此政策的出台,或认为此政策是国家在推卸养老责任。从新闻媒体报道中反映出的民意观点来看,对此政策的支持率也不高。据“四川在线”报道,多数老人顾虑多,“不买账”;而年轻的“丁克族”则对此表示欢迎。《广州日报》开展的调查显示,超过7成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选择这种养老方式,主要理由有:房产是留给儿孙的重要遗产,不能抵押;有了钱也未必能买到优质养老服务;“70年产权”到期后还能否“倒按揭”有待明确。有业内人士认为,素有“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中国老人大部分可能都不会选择这种模式。这种形式应该更适合那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欧美国家倒按揭之所以流行,与高额的遗产税有很大关系,人们在“以房养老”和“留房给子女但交大笔税金”之间很容易作出选择。从新闻媒体评论来看,对此事保持较冷静、客观的看法,但普遍认为此政策的推行关键在于细节的落实。

  众多专家学者也加入关于本事件的讨论。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在其博客中对此政策表示不看好,她说,“在风险难以定价的背景下,在中国最适合的是,市场化的以房养老模式,考虑到城市户籍老人在当地多有一套甚至一套以上住房,发展合规的房租市场,由市场给予老人租金报价,不强行进行产权转让。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严防租金等方面的欺诈行为,让一辈子积攒了两套房的老人轻松当寓公,补贴养老金不中瞳部分,租金上下随行就市,就算是大功德一件。”

  对于此次政策的出台,民间舆论对此似有误解。网络名人周蓬安表示,媒体抛出"以房养老"概念,误读了民众,实际上这个政策是"以房优老",让有房产的老人晚年更幸福。

  对此,《北京青年报》评论员张天蔚指出,以房养老确实可能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却和基本养老制度的设计和落实无关。即使以房养老得到普及,老人生活普遍改善,政府在心理(如果政府也有“心理”的话)上或许可以感到欣慰,在实际责任上却不能有任何豁免。至于有媒体评论称,以房养老的普及“可以缓解政府、社会的养老负担”等,就更是妄言。

  但是,国务院有关以房养老试点的信息,恰好与延迟退休、延迟领取养老金,及“男人当园丁,女人做编织”之类的消息前后发布,不免让人以为又是一则向公众转嫁责任的招数,引起不良反应实属正常。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