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权力巨大,月工资却多在3000-5000元之间,加上奖金、福利,年工资往往仅有8-10万元;而在县城经商的个体老板,生意不错的一年也能收入10万以上,更不用说国有企业的老总、知名企业的CEO了。
同样是精英,经商的老板发大财,为其服务的官员腰包瘦,经济问题是人生大计,处在收入反差的“闹心”区域,手握大权的公务员如何hold得住?
“又让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当下,低薪和愈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日益引发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失衡,对此,人员流失、服务质量不高、以权谋私都是可预见的后果;然而,公务员在稳定和福利方面的优越性、各种名目的灰色收入,也让百姓诟病,负面揣测、愤愤不平、质疑指责的情绪表达并不鲜见。
两种心理失衡何解?是一个难题。
这一难题也再次成为网友讨论的热点话题。据红网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截至7月6日16时,该话题的关注走势如下:
专家观点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是公务员队伍内部收入差距显著的制度原因。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参照农村改革经验,财政也搞了包干制,奠定了现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基本格局,即“灶”里“饭”多的地方可以多“吃”,“灶”里“饭”少的地方只能少“吃”。正是在这一体制下,我国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同级别官员收入差别很大、甚至低级别官员收入多于高级别官员的现象。财政包干制造成了地方市场封锁和中央调控能力下降,结果并不成功。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研究员胡仙芝:“高薪养廉”一词把“公务员工资水平”与其“廉洁水平”变成了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尤其是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具体做法被认为是成功范例,甚至有学者要求全面借鉴这项制度,用于我国的廉政建设和公务员制度建设。然而,对于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对于不同认识和文化,公务员工资和政府廉洁水平的相关性有不同的独立而客观的分析,尤其是对于具有千年文官传统、仅有百年市场经济的新中国。
中直机关公务员龚慧:或许你会说,既然觉得工资低,你就别当公务员了呗。身边的确不乏因收入低而离开公务员队伍的人,只是他们都很低调,并不愿吸引公众视线。我相信,绝大多数报考公务员的人,并不是为发财而来。公务员发不了财,也不能发财,人生的意义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地方公务员孙平:无论如何,相信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人事干部制度的日益完善,国家对公务员的需求将最终打破门第羁绊,到达唯才是举、良性竞争的境界。所以,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要做的不是埋怨工资待遇,而是抓紧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准备迎接日益公平且残酷的竞争,最终实现个人价值,让普通变得不普通。
网友观点
一、在为公务员涨工资造势。
凤凰网友“laoji9610”在为利益集团谋取更多利益造势?
凤凰网友云生blog:又想涨工资!
二、嫌工作重、压力大可以辞职经商。
凤凰网友“惠--惠”:太可怜了,压力又大,都要养家,太不公平了,为了让你们享受被服务的感觉,请你们辞职让,我们去为社会大众奉献。
凤凰网友“天津蝎”:得便宜卖乖,真嫌不好,辞职,我干。
三、其它观点。
新浪网友“theiyoh”:不要再为贪污腐败找借口了吧!你想想许许多多的农民工,多幸苦才挣一两千元一月,没任何保障,你看下行政单位,什么经济适用房、福利房、单位自建房以及相当于或数倍于农民工工资的住房公积金,公开工资背后的隐性收入,无处不在。这样的文章,无异于给享乐和贪婪之风煽风点火,更无视全国十多亿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的艰幸和苦难!
新浪网友: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写得还算客观,也理解别人的不同看法!我是公务员,如果时光倒流十年,我绝对不做公务员,如果是经济发达地方或者某些好部门的公务员我还是很乐意的。
新浪网友“杵着拐杖过河“:"县委书记权力巨大,月工资却多在3000-5000元之间,加上奖金、福利,年工资往往仅有8-10万元;而在县城经商的个体老板,生意不错的一年也能收入10万以上,更不用说国有企业的老总、知名企业的CEO了"。党刊啊,你说当县委书记不如县城一个个体老板或做生意的!什么叫老不信啊!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