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打击“三非”外国人力度、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劳务派遣公司准入“门槛”提高……进入7月,《出境入境管理法》、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连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一批新法律法规开始正式施行。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该法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让人欣喜,体现去法律人性化的一面,也引发网上对“违法执行”的热议。
一、媒体关注走势
全部(601) 网站(365) 论坛(141) 微博(83) 博客(8) 境外(3)
二、网上舆论反响
1.违法执行存在难度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丁一元表示,依据相关法律条文,“经常”并没有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而法律条文不适合也不可能规定具体相隔时间,不能用法律硬性要求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时间间隔。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为父母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该项规定执行起来却存在一定难度,实际生活中,即使孩子不常回家看看,又有多少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告上法庭呢?大部分老年人都舍不得举报自己的孩子。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竹认为,由于新条款在本质上没有增加任何新的法律上的义务,对那些忽视、冷落父母的子女也暂无任何惩罚措施,所以该条款只是一个倡导性的行为规范,不存在强制执行落实的问题。在《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中早就有了相关规定。该规定的表述是“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探亲假权利”,而没有表述成“所有单位应当给予准假”,而目前的探亲假规定,只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适用。若要真正保障所有职工探亲假,还要先修改相关规定。
2.法院判案将有法可依
彭州法院蒙阳法庭胥道全法官认为,目前的法律条款有点空,不利于真正落实“常回家看看”。法院判决了子女常回家看看以后,如何执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回家本来是一个高兴的事,如果强制其回家,就完全达不到回家看望的效果。总之,强制执行的难度很大。
3.网上关注“探亲假”等配套规定
华声在线评论《“常回家看看”入法,权利应切实落地》称,有媒体调查显示,有9成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探亲假”,现实执行情况也就可想而知。当《老年人权益法》再度将“常回家看看”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时,像这种“不知且难行”的问题就必须要切实解决,否则,难免又会使“常回家看看”沦为纸上的风景。
三、外媒热议 “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英国广播公司(BBC)今晨评论称,这项条款并没有指明“经常看望”到底是指怎样的频率。
报道称,现在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占了总数的八分之一,但是一半以上独自居住,因为子女在离家很远的工业中心城市工作。同时,中国人口寿命的延长更是使这种情况加剧,一个家庭中有能力赡养老年人的劳动力人数不断下降。中国老龄化日趋严重。
纽约《每日新闻》称,在中国,看望父母已经成了一个命令了。如果孩子不回家看看,难道父母会因此而上诉吗?
加拿大《全国邮报》报道称,美国辛辛那提的大学生奥布里·爱尔兰刚刚获得了法院的许可,禁止其父母在她身边150米范围内出现。而中国则刚刚通过了截然相反的草案,即要求成年子女多看望自己的父母。
美国《赫芬顿邮报》分析,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再加上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越发导致年轻人养老负担太重。
来源:慕策
作者:慕策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