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舆情传播的心理诱因及引导策略

来源:慕夏溪 李 圆 作者:慕夏溪 李 圆 编辑:redcloud 2020-07-01 15:32:21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连续性和全球性特点,既是一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卫战,也是一场舆情引导战。重大疫情发生时,社会结构会在短期内出现震动、混乱与调整,更需要关注舆情,监测当下的社会风向和社会成员的意识分布。

  1、疫情期舆情传播的特点

  官方有序,民间失序

  官方舆论场是主流媒体打造的“宣传场”,民间舆论场是民众对社会事件自发形成的解释与传播。为保障官方舆论场的有序运行,政府要经历信息的甄别与上报过程,导致重大事件突发时信息公布滞后,其所产生的时间差,就是民间舆论场生长、发散甚至畸变的地带。

  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信息早期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由于信息不对称,民间舆情在理性警惕之外迅速出现感性恐慌,引发民间舆论场第一波失序。随着疫情的发酵,官方媒体也开始跟进新冠肺炎的病征及防范重点,进一步激化民众的恐慌。当“不会人传人”的信息被证伪后,民间舆论场开始第二波失序,出现了对官方信息的选择性接收,比如质疑媒体报道的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率等。可见,官方信息的公布过缓、不全或不实均会使舆情引导陷入僵局。

  线上扩张,线下收缩

  线上线下之分指舆情形成的主体、途径和程度的区别。以往线上舆情与线下舆情呈分离态势,但疫情期间全民隔离,使线上成为信息传递最有效的方式,舆情形成线上扩张、线下收缩态势,并逐渐呈现出合流局面。

  最直接的例证是“戴口罩”问题。疫情发展之初,#如何劝说长辈戴口罩#的话题两次占据微博热搜,抖音和微信里大量“父母戴口罩攻略”的话题刷屏,体现出青年群体对网络的接触程度更高,观点逐渐从线上向线下蔓延。以往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因个体传播属性不同产生差异,但疫情关系到所有个体的生存权利,在防疫宣传中,线上动员能力出现短板。河南等地的农村地区率先利用“大喇叭”“拉横幅”等方式进行防疫宣传,打通了防疫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激活线下舆情。这种线下行为被上传到网络之后,引发了反向锐化和示范效应,网上兴起“河南村长硬核防疫”的新一轮舆论热潮,形成线下向线上靠拢并协同发力的态势。

  国内主动,国际被动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造成舆情态度差异化与舆情范围全球化。差异化指国内积极舆情与国外消极舆情的差异,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疫情的全球化讨论。但在差异化和全球化双重演化的过程中,国内的负面形象在国际上占据主要地位,体现出舆情背后的意识形态争夺。

  国内疫情的负面舆情随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成,追评李文亮等14人为烈士等举措逐渐消解,国内媒体始终拥有较大话语权。但很多国际媒评仍为负面,《纽约时报》称封城的做法“侵犯人权”;BBC在Breaking News上宣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华尔街日报》更是刊出了《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的歧视性文章。随着国内防疫成果凸显,中国的国际形象有一定程度的挽回,但仍存在大量负评。

  

  2、疫情期舆情传播的心理诱因

  两个舆论场蕴含的“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指木桶的盛水量并非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由最短的木板决定。民间对官方的信任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制定力、决策执行力及信息公开力,当三者变量发生波动时,会影响公众的社会安全感、降低政府公信力。

  疫情期,民间对官方的心理预期上升,公开、及时的信息发布是公众的首要诉求,但非常时期,官方宣传场出于意识形态引导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强化信息审核、谨慎公布,反而在短期内加大信息落差,使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

  木桶效应的核心在于,一旦政府在信息公开上失去信任,就会影响公众对政府政策制定力和执行力的认可,致使民间对官方的信任度下滑,导致短期内负面舆情急剧上升。

  上下协同隐藏的“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指群体压力在认知和行为的双重意义上使群体内部的个体趋向一致。由于“网络水军”等现象的存在,网络群体压力更易被人为建构,影响网络舆论生态。

  舆情的从众既指线上舆情内部的从众,也指线上与线下之间的从众。线上舆情言辞激烈,弱势观点易向强势观点“从众”,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形成能被监测到的主要舆情。疫情期全民宅家,提升了网络在意见表达中的地位,也制约了线下舆情的形成。线下实现向线上的“从众”,一定程度消解了线下舆情自身具备的可能性观点,又推动了线上观点向线下的流动。疫情期内,加强互联网建设,警惕网络中被虚假建构的群体压力所带来的“伪从众”效应。

  内外割裂背后的“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指为了让飞轮转动,施力者要耗费极大力气推动,让飞轮加快旋转,在到达一定速度后,使其停止所需的外力随之加大,故而飞轮能够克服外界阻力。飞轮效应暗示任何行为在起始阶段都会遭遇更大阻力。

  武汉最先暴发新冠肺炎,疫情“飞轮”成为挑战。国务院介入、武汉封城,拉动了飞轮的第一圈转动。这系列举措却被国际舆论称为“侵犯人权”,国内外舆情极大分化。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暴发,诸多国家也开始参考中国的疫情策略并寻求帮助,国内防疫的影响力开始显现,国际舆论重新评估中国的疫情应对行为。国内初期的高效防疫所采取的手段多数是飞轮“从零到一”的过程,但在疫情“飞轮”转动后,国内有能力对部分国家进行援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国际声誉的影响。

  

  3、疫情期舆情传播的引导策略

  政府发力,补齐“木桶短板”

  重大疫情发生时,社会运行的原有机制被扰乱,政府的常规治理暴露出诸多弊端,政府内部信息的通达速度落后于疫情发展和公众心理变化的速度,需采用特殊手段予以填补,以确保社会稳定。

  政府在疫情期的首要短板是信息公开力,应加强信息公开的双向建设,在官网实时跟进信息,淡化层级壁垒,一则助力官方信息的定向输出,二则加强公众话语的反向输入。同时,可赋活政府机制,激活基层政府的行动力,发挥基层工作者深入群众的优势,让宣传真正进入民间舆论场内部。

  平台建设,打破盲目从众

  网络平台建设是引导舆情的有效手段。加强平台建设能屏蔽不法分子的恶意言论,进行舆情的差序分析。疫情期线下活动的数量锐减,线上舆情对线下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平台秩序成为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平台建设依托网络建设,核心在于政府和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对发声渠道进行监管,规避舆情的网络风险。疫情期的恐慌性言论和煽动性言论借助网络大行其道,形成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间的矛盾。在社会正常秩序失位的情况下,言论自由要以公众安全为基础,加强网络平台监测,对传播不实消息、瓦解防疫战线而引起公众恐慌的行为实行管控。

  渠道拓展,保持“飞轮惯性”

  网络打破了国内外传播的界线,疫情的发展使国内进入国际舆论漩涡,而对疫情的有力应对是平衡负面舆情的关键点。

  要主动收集海外舆情,了解国外民众对疫情的反应,宣传国内的防疫成果,输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媒介渠道整合资源,加大宣传中的文化含量,将抗疫过程故事化,向国际展示中国大国形象和大国担当;建设对外公布疫情的新闻网,利用智能技术识别外网及外籍用户的网络浏览偏好,进行针对性话语输出。拓展宣传渠道的核心在于保持对国际舆论的敏感性,对恶意抹黑的言论加以抵制,及时公布真相,利用国内迅速有效的抗疫成果及经验反驳疫情前期的“中国病毒论”。

  木桶效应、从众效应与飞轮效应共同构成了疫情期舆情传播的重要心理诱因,认清官方与民间、线上与线下及国内与国外的舆情变化,才能准确认知疫情期社会的舆情分布,助力社会稳定发展。

来源:慕夏溪 李 圆

作者:慕夏溪 李 圆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