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付宝“强行”过“六一”? 一场社交化狂欢

来源:刘紫欣 作者:刘紫欣 编辑:redcloud 2016-06-02 16:49:58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本来是一个专属于儿童的节日,但许多人打开支付宝后却意外发现,自己的昵称后面被加了“宝宝”二字,支付宝应用的启动屏也变成了“今天,我们都是宝宝”的主题海报,瞬时“支付宝昵称变宝宝”引发网友热议,这一话题也刷上了微博实时热搜榜。

 

  有网友尝试修改自己的昵称,但却收到支付宝的提示“6.1到6.5期间,由于部分服务器升级,暂时无法修改头像/昵称”,这便意味着不管你想不想,你今天都是个“宝宝”。

  对此,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该策划本来是想六一儿童节给大朋友带来点儿欢乐,当时计划的只是六一当天,用户昵称自带宝宝后缀,碰巧赶上服务器升级,导致无法修改头像昵称,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媒体反应大体呈负面评价,认为支付宝未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

  新华社转发北京日报的文章《支付宝用户名变“宝宝” 您乐意吗》,质疑了支付宝随意修改用户昵称的合法性。文章引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的话,认为“支付宝作为一家互联网服务平台,是没有权力强制用户修改用户名和昵称的,除非用户昵称涉嫌违法。”

  网易转发虎嗅网文章《为什么在支付宝改昵称这事上 我们应该较真?》,称“对用户资料乃至用户数据,任何互联网平台都必须有敬畏之心。用户资料包括用户昵称、账号、性别、密码、头像、签名档、年龄等等,它是数字账户的基础……强制改昵称,跟生活中给人取绰号一样:取绰号的人自然会觉得很有意思,但被取绰号的人,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尽管这没有违法,但违背人意愿给人取绰号的人实在难以让人称赞。”

  搜狐则转发社群媒体品牌“钛媒体”的文章《支付宝强制让你过“六一” 背后原因是什么?》,从阿里和腾讯背后错综复杂的竞争来分析此举的动机,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作为一个涉及到支付、交易的软件,在儿童节毫无预兆地擅自修改用户名字,并且用户无法自己修改回去,这个做法是绝对的错误。这背后,是支付宝对社交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

 

  微博,知乎领衔不同的舆论风向

  微博点赞颇多,网友“调侃”“卖萌”齐上阵

  在新浪湖北发起的话题投票中,超过半数的微博网友选择了“创意很赞,宝宝就是宝宝!”这个选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微博网友对支付宝此举的态度大体还是比较支持的。

 

 

  微博网友@Xuwanvita称“这辈子都没人教(叫)过我宝宝,支付宝太可爱了。”网友@原來是藍孩子说道,“别说没人爱没人宠,至少你还有支付宝啊!”

  也有网友借此事趁机调侃阿里和马云,表示“不给我发红包,你将失去本宝宝”。网友@一只猫咪miser:“叫本宝宝“宝宝”,竟然没有六一红包,给宝宝发红包才是正经事!!!”网友@我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马云粑粑竟然不给我发红包!”

 

  知乎用户倾向思考其消极影响

  作为知识问答型社区平台的知乎上关于支付宝这次“六一”营销活动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但可能由于社群的特定属性——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所以主体的舆论风向是倾向批判的。主要从用户体验,产品安全性,个人安全隐私方面来反思。如知乎用户“胡铱鑫”认为支付宝强行更改用户的昵称是缺乏用户思维的表现,“违反了产品基本定义(用户自定义内容由用户控制并负责),违反了产品基本运营规则(用户没有选择机会,且不可修改),内容不够高端(“宝宝”是一个通过示弱以获取优势的暗示)。”用户“黎郝伏”在评价时犀利指出“支付宝运营人员每个人的脑门子上都刻着几个字:亲爱的用户,我是你爹。”

 

  中间派:游戏而已,不用上纲上线

  当然,也存在很多网友对此事的态度既没有表现出过分支持,也认为过于严厉的批判没有必要,属于此次舆论事件的“中间派”。知乎用户“Captainfs”表示:“个人觉得就是卖萌好玩罢了,搞得这么认真,毫无意思,支付宝在之前就应该精密地识别一下客户群体,有些无聊没有童真乐趣的客户就别改了,我愿意在“六一”当一天的宝宝,毕竟可爱的童年我真是回不去了。”

 

  一场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狂欢

  不管大家是否喜欢支付宝这次的创意,它取得的话题性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结合春节期间的“集五福”、“摇一摇”、前一阵的“微信520红包”到今天的“支付宝宝宝”事件,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社交化模式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平台化,移动应用的社交化趋势日益明显。我们不仅身处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并且还是生活在“社交至上”的时代。

  随后,支付宝更改了“6月1日到6月5日之间,用户不能将昵称改回”的最初设定,开放了修改权限,许多网友表示“终于可以自己选择做不做宝宝了”,于是支付宝这一短暂的“强行过六一”活动就以一场短暂的互联网社交狂欢结束。

来源:刘紫欣

作者:刘紫欣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