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开始流行付费问答软件的应用,一个付费问答类产品火了。果壳的“分答”与知乎的“值乎”、“live”类似,都是知识变现、知识共享的探索。作为问答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入驻,成为“问题回答者”,介绍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给自己的答案定个价。其他用户感兴趣就可以付费向其提问,回答必须是语音,时间限制在60秒内。如果还有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感兴趣,可以付费1元选择“偷听”,提问者与回答者可以五五分账,也就是说提问者也可以赚钱。
从企业家到明星,从微博大V到知乎大神,就连有着首富之子、电竞公司董事、网红三重身份的“国民老公”王思聪,也入驻该平台,开启问答模式,截至5月31日,王思聪共回答了32个问题,总收入198552.5元。
付费问答究竟怎么玩?它的模式是知识变现还是贩卖隐私?它会改变互联网知识传播的格局还是又一场实验性的狂欢呢?它会给自媒体人开辟一个新的变现渠道?引发舆论热议。大部分网民认为付费问答只是在消费网红和隐私,知识变现难以实现。
网民观点:
一医一世界 :有人问我怎么看“分答”等互联网产品,回答是:让网红更红、让无知更蠢。真正的知识、思维,上面估计没有,即使有了,也不一定被认可,不一定广泛传播;众多无价值的信息被金钱化之后,无知者会觉得别人也就那样,而放弃对自身的认知。
珠水碧空:网络上的知识,大多数是碎片化的僵硬的知识。要真正专业的、有流动性的、能用于实践的知识,还是存在于人脑和系统化的书本里。很多人以为网络能够提供一切,其实这是很蠢的想法。
二次元艺术:“分答”热仅是昙花一现,付费问答对明星和股神是最大的利好,对知识界只是多了一个聊天解闷的工具,很快就会退烧。
无东西_不南北:太有生意头脑,不过这个能赚到钱的只能是公众人物了,作为一名普通人别人不会对你感兴趣,所以也就没有好奇心,没有问题了。
爬上西山:这样的名人效应是不是有点过于盲目呢?不知这样的名人到底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点什么?
天天:直播平台、付费分答,敛财无错,方式尚可,只是关乎底线和道德。这是和我无关的领域,就不做太多关注和评价了。
如果:到底是在消费网红还是传播知识很难说,如果付费方式旨在传播知识在中国是很难维持下去。
小卒 :王思聪让分答火了一段时间了,分答这个点子很棒,我觉得分答的最终归宿还会是社交网络,以后的发展方向不会局限于知识分享,评论功能需要进一步开放,其实在微博上做分答是无缝的。
来源:彭梦汝
作者:彭梦汝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