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何大家都爱喝名人牌“鸡汤”?

来源:刘紫欣 作者:刘紫欣 编辑:redcloud 2016-05-26 18:19:01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事件概述

  据新华社消息,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以下统称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逝世。消息刚一传出,各种纪念文章就开始在网上疯传。一时间,似乎人人都成了先生的忠实粉丝,而不表达些追思反倒成了“不作为”。

  杨绛先生的作品及其她与钱钟书先生之间的点滴成为网友舆论焦点,一段署名为杨绛《一百岁感言》的话更是刷屏朋友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段看似充满哲理与人生感触的话以纯文字和手写体的形式在网络上被多人传播,经井柏然、孙俪等名人微博转载后影响进一步扩大,甚至还有媒体节选了相关词句,作为怀念杨绛先生的文章标题。

  而事件随后便迎来了反转,华西都市报在联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确认后,发文证实这段百岁感言并非杨绛先生所做。事实上,早在2013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博曾特意澄清:诸多人生感悟系拼凑而成。

 

 

  二、媒体观点

  大多数主流媒体均就杨绛先生的去世发表了悼念性文章,光明日报发文《杨绛写完人生这部大书》,新华网《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隐的士》,北京青年报《记住杨绛先生的“不争哲学”》等,而在“假名言真鸡汤”事件被踢爆之后,一些媒体尚就“假名言”事件发表评论。

  华西都市报在其报道《杨绛百岁感言疯传,从内容到字体都是假的》中分析了此类“虚假名人鸡汤”盛行的原因,称“假名歪鸡汤盛行,深层次的因素则在于,社会对这类心灵鸡汤式的名言有着“天量”需求。大多数阅读者并不真正在乎名言出处是否真实,这类名言之所以得以大量转发,根本一点在于心灵鸡汤对任何人具有“无害”性。当下社会压力大,大众心理需要按摩,这是可以理解的刚需”,并提出根本解决办法是回归书本,直接去读名人的作品原著,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辨别力,才能真正汲取到文化养分。

  腾讯网则在《杨绛逝世井柏然手写版<一百岁感言>流传》质疑了人们转载内容的盲目性,表示其实只要搜索一下,大概就可以发现它的出处其实在“触动心灵的六句话”之类的鸡汤文里,而非出自杨绛。在文中更是借编剧汪启楠的口吐槽:“满朋友圈都在转小井的字”。

  搜狐文化频道将杨绛先生去世后朋友圈假借先生之名的鸡汤文泛滥现象上升到讨论中国知识分子角色层次,撰文《缅怀杨绛,勿让“鸡汤”冲淡思想与历史》,认为后人对一个逝去的思想家或学者,最好的缅怀,是对其学问的研究和其人生遗产,能冷静公允地探讨。言语犀利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犬儒的环境下,于是才有了杨绛去世后全民鸡汤与滥情的悼念。将杨绛先生在那个扭曲时代中作为抗争的个人处世之道,披上一件鸡汤外衣,全民来唱一首温情的悼念之歌,这样的纪念很廉价。

 

  三、网友观点

  网友对于励志文字被冠以杨绛先生的名字而进行的“病毒”式传播则分为了以下几派。

  在华西都市报报道之后最快反应的一类言论就是持批判的眼光反思整个事件,将那些不知真假的转发定性为附庸风雅,消费已逝之人的行为

  @静虑苦禅言语犀利:这种转发是明显的跟风行为,更是将其与科比退役时的舆论盛况进行对比,称为“如丧科比”,戏称那些平日里张口屌丝的人们这个时候又一下子变成了娇羞又含蓄的民国闺秀和才子,可以毫无痕迹的转换话语体系。

  在反思之后也有网友提出解决此类泄露自己浅薄文化根基的行为的根本办法还是回归书本。自媒体人零林在其微信公共平台中写道:“这种随时凑热闹、生怕没文化的风气,实在要不得!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杨绛先生,除了‘钱钟书夫人’这个标签,她的身份是:作家、翻译家、学者、研究院。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杨绛先生,别急着转发伪鸡汤,而应该好好看看先生自己是怎么说的、怎么写的、怎么做的。”网友@静好忆书也称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被全网刷屏,在千篇一律的鸡汤文和跟风似的流泪点蜡烛之余,老人家连去世都要被消费就觉得不值,同意!缅怀之后去认真拜读大作才是正事。

  而与此同时,另一类网友则认为转载无罪,转发“鸡汤文”并没有是非对错之分。他们大多认为这种言论无论作者是谁,转发只是因为认同上面所写的内容。

  网友@姗姗莱兹写到:看大家朋友圈刷屏,我不轻易揣度他人转发心理,我只知道我转发理由:老人作品并非熟知,但老人说过的话,我想不管是不是署名“杨绛”二字,我都会乐意分享。不管是不是赶上老人逝世,我看到应该都会转发。

  网友@横竖都是哲理井:无意转发的伪名人名言,作为普通受众的责任并不大。井柏然这条手写微博是去年发的,本来初心也是平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结果图片被截了水印大肆转载。并质问评论里攻讦转发鸡汤者的人中有多少人也是今天才知道这段话并非杨绛先生所写。

  此外,也存在有一群人对整个事件持较为中立的态度,他们大多站在社会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此次事件。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徐瑾@徐瑾微博写到,对于杨绛的纪念单一与神化,是一种集体鸡汤之轻,也多少暴露了朋友圈不能承受之重,一切沉痛以及反思,都在温情话语以及死者为大的集体话语中消解其意义。

 

  结语

  杨绛先生曾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可是她却没想到自己没有能够保有着一份平静,又或者说宁静在万众狂欢的互联网时代本来就难以保留。再小的事件一旦进入网络的语境中就很有可能引起轩然大波,这便是互联网所天然存在的“涟漪”效应。

  并且类似事件在各种社交圈中屡见不鲜,比如流传甚广的哈佛校训,又比如充斥社交圈的各类套着白岩松,张爱玲,马云等名人的各式励志格言。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这类鸡汤的盛行,特别是贴上了“成功者”标签的励志文字的盛行反映出了整个社会的浮躁冒进之风。在社会转型面临压力的今天,我们只能借助这些文字来抒发转型的阵痛与焦虑。

  在“假名言”的传播链中任何一个传播行为的背后都天然存在着个体的传播动机,或是出于情绪的宣泄,或是追求个体话语权的凸显,亦或是纯粹想“表达”,大多数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的网民充当着传播网络的节点,用《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的话来说就是“群氓”——对群氓来说,在恐怖和兴奋、“万岁....”与“打倒....”的呼喊之间没有任何中庸之道。

  作家柏杨曾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直接地指出中国人的“酱缸”个性,爱凑热闹,这就和“群氓”一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在整个传播链条中一旦有存在求证的环节,“去伪存真”哪怕落实了一点,这些“假名言”的传播范围就不会这么广。可惜,目前看来,受众的信息辨识能力还是存在漏洞,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存在的“信息巨大”与掌握的“信息稀少”其实还是一种悖论。

    文/刘紫欣

来源:刘紫欣

作者:刘紫欣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