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圈有点乱,原因是小米和乐视正在掐架,双方几轮公开“互博”下来,让在场下观战的众人表示:小米乐视互相开炮为营销还是真打斗?网友对于小米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王川公开质疑乐视电视的内容涉嫌违规一事表达不满,称这堪称腾讯举报快播的翻版。
在这场掐架中,场中的小米和乐视两方争得激烈,场下观众则看得起劲,截止目前,这场始于6月10日的口水战已进行超过一周时间,网络搜索发现超过3000篇新闻报道与此有关,各路网络意见领袖、普通网友通过微博参与评论,这场“战役”在双方你来我往的回应中呈现出一波多折的景象。
小米开战:“友商”不如我
掐架始于6月10日,当天小米小米召开名为“海纳百川”的视频内容投资进展发布会,雷军出人意料地公布了一些对比数据:在小米电视上,电影总量是友商的2.4倍;电视剧总量是友商的1.4倍,所有内容总量是友商的两倍。在手机客户端上,内容总量是友商的3.5倍,内容生态第一。而这些数据和结论的得出还经过了现场公证员的公证。
“友商”一词被熟悉视频行业和小米公司的人一眼看出,指的就是乐视。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小米的视频内容“零年费”,更是将矛头直指乐视的会员收费模式。
乐视回应并进行回击:“友商”编造谎言误导舆论
6月11日,乐视公司立即进行了回应,乐视发布声明,称被公证的谎言依然是谎言,这些谎言包括:1. 零内容库吹成行业第一;2. 内容不收费;3. 乐视没生态,业务没领先。乐视在回应声明中同样以“友商”称呼小米,表示“友商”迫于压力,编造谎言误导行业、误导媒体、误导用户。最后更送给小米一句:Too old,toonaive,sometimes a liar.
小米反击:联合创始人王川开火
在乐视第一次回应后的当天,6月11日,小米负责电视与内容业务的联合创始人王川也站出来向乐视开火,他先公布了北京方圆公证处原文件中的公证,其后对乐视一直高调宣传的“生态”加以质疑。“乐视有电视、网站、手机、汽车,这叫多元化,不叫生态。生态是自然环境,要有动物和植物,本来就是松散的。如果只有乐视一家,它和其他内容提供商的关系是生意,不叫生态。”他更是将乐视提出的“开放的闭环”形容为是个盆景。
王川还在微博上向贾跃亭喊话:“能直接回答三个小问题吗?乐视电视接的是哪个播控平台,是不是违法违规?小米电视上的视频内容是不是比乐视多一倍?乐视电视是不是捆绑了每年490元的年费?”
6月12日,王川更连发多条微博催问乐视方面,他在微博上表示:“鉴于贾总一直没有回答,我打算请证券媒体记者、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下周一下午两点到小米,我帮他回答。”
乐视以“藏头诗”应对:“萧”“迷”“无”“尺”
作为新一轮的回击,乐视并没有选择在细节上进行争辩或者对骂,而是用了一种更为戏谑的方式。乐视互联网应用事业群运营总裁高飞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雷军口吻的长文,并在最后留下了四个填空题,以藏头诗的方式对小米加以嘲讽。这四个填空题是(萧)远山、(迷)踪拳、(无)影脚、裘千(尺),暗指“小米无耻”。
从6月15日开始,小米和乐视的战役再度升级。
小米再战:沟通会上重申“你不如我”
15日下午,小米举办了一场沟通会,小米副总裁王川对到场的证劵、基金和媒体人士表示,乐视电视有违反广电总局181号文规定嫌疑,并列举各类数据重申了小米电视比乐视内容多一倍。
乐视回战:回应三个问题
随后,乐视方面通过@超级手机官方微博宣布,将在16日下午的发布会上针对小米提出的三个问题一一作出回应。这三个问题分别是:1.乐视电视是否通过播控平台,是否违规2.小米电视是否比乐视多一倍?3.乐视是否强制捆绑每年490元年费?此外,乐视还表示小米的行为已严重涉嫌侵犯名誉权及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16日,乐视如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公开回应。
小米仍在战:小米回应避重就轻
16日晚间,小米针对乐视的回应也做出了回应。在声明中,小米表示乐视的回应是在避重就轻。此外,小米还表示自家统计免费内容时并没有包含片花,而乐视则声称小米免费内容很多都是片花,这种行为损害了小米电视的商誉,将保留对乐视起诉的权利。
舆评总结
至此,梳理完小米和乐视的掐架过程回头看,双方已对战三个回合,正开始第四回合较量。双方超过一周数度曝光在众人面前,让此前不熟悉双方及其产品的观众,也在观战途中对小米电视、乐视TV有了粗浅认知,行业内人士也对这场口水战从行业现状、政策、公关等方面做出各种分析判断,但就两者在这些天的曝光度和网民议论的情况来看,此战的广告效果远大于实际“战役”输赢结果。
口水战打到现在,“这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有好处的公关大战”的舆论观点渐成主流,还有分析评论者进一步认为,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二者的撕X大战其实是一场双簧戏。为的就是给广电总局等施压,力图冲破政策的阻碍。一边是小米抨击乐视的会员收费制度,预示着视频内容增值模式或将有所转变;一边是可下载的路由器产品推出,将以下载的方式打破在线播放政策的桎梏。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观察舆论,网民们对这场小米和乐视的口水战,已显露观战疲态,对于小米和乐视来说,如需再战,如何让自己“言之有物”是关键。对于业内人士指出的“这次小米之所以和乐视针锋相对,本质上是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竞争”的说法,观战的人们也应有所认知。
舆情编辑 袁思蕾
来源:袁思蕾
作者:袁思蕾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