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舆情蓝皮书”众观点让政府舆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来源:邹自淼 作者:邹自淼 编辑:redcloud 2013-08-20 18:42:36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今天发布。书中众多观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媒体关注度

  

二、媒体关注书中观点,微博首曝异军突起

   

    1、社会舆情事件传播速度加快

  中蓝皮书显示,社会舆情事件传播速度加快,干预时效提升。与前两年相比,2012年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的发生至曝光时间差缩短。据分析,舆情传播时效的加快一方面源于新媒体使用的增加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与公众民主意识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分不开。

  2、反腐舆情报告认为“苍蝇”猛于“老虎”

  蓝皮书指出,2012年地方政府反腐倡廉舆情占比位居首位,占比57.0%,但是呈下降趋势;国家部委舆情占比上升。这表明中国反腐倡廉舆情事件的主体仍然是地方舆情,其占比远远超过其他舆情主体,基层问题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虽然特大、重大案件一度影响力大,但是地方性反腐工作重要性不可忽视。

  3、2013舆情蓝皮书发布:“中国梦”成网络热词

  蓝皮书指出,2012年度网络热词更新速度加快,对抗性热词继续减少,平民化倾向明显,民众的社会心态更加宽容。有关“正能量”、“中国梦”等内容的热词比重增加。

  4、网络推进舆情处理理念革新,推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

  蓝皮书在梳理2003-2012年重大舆情案例的基础上,指出自2003年网民力量凸显,“公民权利年”形成,网络十年来不断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民主进程,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个媒体和社交平台,更是社会变革的助推器、中国民主进程的缩影。网络推进了我国政府舆情处理理念革新,推动了信息公开制度建立。2012年十八大的召开对于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将为公众意见表达提供更为畅通的渠道和可能。

  5、政府积极应对舆情成主流

  蓝皮书认为,在政府舆情应对方面,十年来,尽管鸵鸟战术、推诿塞责、阻断信源等应对模式等仍有一定的存在空间,并曾引爆重大舆情事件,但积极主动型干预模式正在成为舆情应对的主流。

  6、首曝媒介中传统媒体比例下降

  2012年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首曝媒介分布中,由国内媒介首曝的比重为99.1%,国外媒介首曝比重仅为0.9%。国内首曝媒介中,网络新闻的占比居首位,为34.2%。报纸、电视、广播作为首曝媒介的舆情事件比例逐年下降,2012年三者的比例依次为27.2%、4.6%、1.0%。

  7、企业财经舆情超四成涉嫌违法违规

  超四成企业财经舆情涉嫌违法违规。2010-2012年影响较大的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三年合计则共有422起,占比44.8%,2012年比重为42.8%,比2010年的41.1%略有上升,比2011年的51.1%下降8.3个百分点。其中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主要集中于产品/服务质量、内部管理等类别。

  8、微博力量凸显

  统计显示,2010~2012年,报纸作为首曝媒介类型的事件占比在逐年下降,网络新闻和微博作为首曝媒介类型的事件数占比在逐年上升。2012年,网络新闻占比最大,为30.1%,其次是占比25.7%的报纸和占比20.4%的微博。2012年食品安全舆情媒体和网民关注度排名前10的事件中,由传统媒体首次曝光的仅有3件,由新媒体首次曝光的有7件,其中,由网络新闻首次曝光的有5件,分别为黄金大米事件、白酒塑化剂风波、肯德基速成鸡事件、可口可乐“含氯门”和“血鸡蛋”事件;通过微博曝光的有2件,分别为兰州拉面被指致癌和老酸奶明胶事件。2012年,微博已成为除网络新闻和报纸以外的第三大食品安全舆情首曝媒体。

  9、舆情蓝皮书:食品卫生和原材料安全问题严重

  3年对比来看,原材料安全、伪造或假冒占比呈下降趋势,生产经营卫生占比呈上升趋势。2012年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占比最高的分别为非法添加、生产经营卫生和原材料安全,占比分别为28.3%、22.1%、19.5%。食品的非法添加问题是国人关注的重点,三聚氰胺、甲醛、人工色素等非法添加剂和镉、汞等重金属的屡屡出现曾令全国的食品消费者谈之色变,苦不堪言。

  10、医患冲突背后充斥网络言语暴力

  值得警惕的是,医患暴力冲突的背后,充斥着一种网络言语的暴力。2012年,哈医大医生被刺身亡的消息报道后,腾讯网调查结果显示,“4018人次在网站设置的‘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高兴’的,占了所有6161投票人次的65%”。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患暴力冲突愈演愈烈的现状,也折射出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如何正常地看待医患关系成为公众需要警惕的问题。

  三、舆情启示

  蓝皮书依托上海交大舆情研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中国公共事件数据库”,从22000余起舆情热点事件中,以社会舆情指数为标准,筛选了2003到2012年热度排行在前5000的热点事件,重点就2012年影响较大的1593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书中提到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各界政府舆情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微博力量的凸显。各界政府应该完善官方微博管理机制,从平台的建立、机构的成立,管理制度、人员的培训、应对的机制等进行着手,让微博沟通工具,发挥更多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功能。

  政府积极应对舆情成主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从冲幕后走到了幕前,成为应对舆情事件的主流,但是还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间。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2年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中,公众对政府回应评价为“中立”的事件占比最大,其次为“一般肯定”和“广泛肯定”。公众对政府回应评价为“质疑”、“广泛质疑”的事件占比相对较小,但十年来大体呈升高之势,从2004年至2008年的比重为6%左右,增至2009年至2012年每年比重均在10%以上,且这几年的比值连年增高,2012年达到峰值15.9%。。可见政府虽然越来越主动了,但鸵鸟战术、推诿塞责、阻断信源等应对模式等仍有一定的存在空间,并曾引爆重大舆情事件,如“湖南瓜农事”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政府应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化解舆情危机。

  舆情工作有章可循。如舆情事件的发生时间、舆情事件传播的途径、舆情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应对舆情事件的策略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各界政府应和专业的舆情研究机构合作,掌握其规律,提高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处置、评估、修复等能力,做一个“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来源:邹自淼

作者:邹自淼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舆情频道首页